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姚国树 《内江科技》2010,31(4):22-22,27
人们普遍认为了解和掌握跨文化交际学方面的理论知识有助于理解英语语言中反映出的文化现象。在与来自英语国家的人们进行交往的时候。口译起着语言桥梁作用。为此,我们在英语口译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相似文献   

2.
在口译中理解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口译过程中影响理解的主要有认知思维能力、脱离原语言外壳、对主题和相关词汇的专门掌握以及跨文化意识等几个因素.  相似文献   

3.
裴月华 《科教文汇》2020,(8):185-186
导游口译工作是一个复杂的跨文化交际过程。近年来,越来越多俄语国家的游客来华旅游,这对导游口译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备跨文化交际意识,消除文化障碍,灵活运用翻译策略方法,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之美。  相似文献   

4.
口译是跨文化交际中人类所依赖的一种基本的语言交际工具,是大学英语专业高年级的必修课.口译教学已成为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独立学院专业英语口译教学的现状,就其中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
一、口译课堂教学改革的提出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口译教学在我国又进入了新的高潮。在刚刚修订的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明确的把《口译》作为高年级的一门必修课,这在我国翻译史还是第一次。随着“入关”步伐的加快,口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信息交流的方式,必将受到空前的重视。 口译课堂教学是传授口译技能与口译实践最基本的形式。反观我  相似文献   

6.
作为垮文化交际中的桥梁,口译对其从业人员提出了一系列挑战性,包括扎实的双语基本功,具备多维文化知识体系,特别是拥有充分的跨文化意识,它是判断一个口译者优秀与否的重要准绳,它可以帮助减少善至消除即席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培养充分的跨文化意识对于口译者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基于关联理论的口译过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口译是通过口头表达将信息从一种语言形式等价地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形式的交流过程,它帮助人们克服语言上的障碍,在跨文化的交际过程中发挥了桥梁作用.本论文尝试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来研究口译过程,即分为意图的理解,语境的建立,最佳关联的建构三个步骤来揭示其口译的整个过程,从而为相关口译人员或者口译学习者提供相应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在口译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佳静 《科教文汇》2008,(25):242-242
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是任何外语教学中都不能忽视的重要教学内容。成功的跨文化交际要求口译者在对原语信息的分析和整合过程中,充分考虑跨文化交际所涵盖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注重中西方文化差异,准确、流畅、及时地进行口译,从而促成交谈双方达成跨文化交际的共识。  相似文献   

9.
杨海琴 《科教文汇》2011,(8):144-144,174
本文通过探讨口译及口译课的特点.结合学生的语言水平,分析了几种口译课堂训练方法.并提出了连续传译基础阶段的训练应将口译技能和口译专题训练贯穿始终的论点。  相似文献   

10.
谢四四 《科教文汇》2009,(6):153-153
随着全球化迅速发展,国内对口译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口译教学改革的研究也日益深入。笔者作为一名职业学院的英语教师,结合自身的口译教学经验,对职院口译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及需要改进之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口译质量是口译工作过程的成果体现,只有充分保证口译的质量才能有效完成口译工作任务,商务语境下的商务现场口译尤为如此。本文拟从释意理论视角出发,结合商务现场口译自身的特点,按照释意理论的三角翻译过程,动态地讨论商务现场口译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2.
盛丹丹 《科教文汇》2013,(19):122-123
评估是口译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通过对英语专业翻译方向学生口译课程的学习效果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观因素(即学生的语言能力、技能能力、心理能力)和客观因素(教学软件、硬件条件)的构成以及两类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提出基于两类影响因素进行持续性、形成性评估的原则,以促进口译课程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是信息技术和交通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随着各国经济、政治、文化间的交流日益频繁,空间距离逐渐缩短。在这种跨语言的交流中起着非常重要桥梁作用的口译工作也越来越为人们关注和重视。口译的特点决定了一名优秀的口译员必须具备基本的译员素质,这不仅包括过硬的专业知识和基本功,还包括译员本身的职业素养,如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度的责任感、保密意识、合作精神等等。这些都要求一名译员始终坚持不懈地努力。  相似文献   

14.
徐来永 《科教文汇》2014,(32):102-103
目前,我国的口译课程开设一般都是针对英语专业的大三大四学生,鲜有大学为非英语专业开设口译课程。而经济文化交流的频繁性、全球性使得越来越多的行业需要专业领域的口译人才,尤其是近两年来的英语四、六级改革对听力、翻译的侧重,使得口译教学在非英语专业开设非常具有可行性。本文将从非英语专业开设口译课程的现状着手,分析其开设的可行性及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15.
王坚 《科教文汇》2012,(31):128-129
本文对汉英口译中的显化现象进行了定义和描述,并用实例分析了翻译中的“显化现象”.  相似文献   

16.
程曼 《科教文汇》2013,(26):86-87
本文从对话口译员在对话口译中扮演的角色出发,利用话语分析和会话分析相关理论,对口译员在口译过程中传递话轮、打断或忽略话轮、制造话轮的技巧进行分析并给出实例论证,说明口译员良好的话轮转化技巧对其顺利完成口译任务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马香阁 《科教文汇》2013,(1):103-103,113
本文主要从口译的概念和形式、口译的特点以及韩国语口译教学及训练方法等方面,初步探讨了韩国语口译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并重点阐述了分“模块”的授课方式,以对今后的韩国语口译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马香阁 《科教文汇》2013,(2):103-103,113
本文主要从口译的概念和形式、口译的特点以及韩国语口译教学及训练方法等方面.初步探讨了韩国语口译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并重点阐述了分“模块”的授课方式.以对今后的韩国语口译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图式是认知心理学的概念。它是人们知识和经验的组织结构,影响我们对外部事物的认知过程。在阐述图式理论内涵及其与信息处理关联性的基础上,探讨同声传译信息处理过程的特殊性,以图式理论为视角对同声传译信息处理过程进行分析并从中得到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