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韦建文 《广西教育》2006,(7B):56-57
阅读教学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给出了明确的答案:“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学的本质就是对话。“对话”引入语文阅读教学领域之后通常理解为:教师、学生与文本三者之间的相互交流,在交流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获得感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语文教学几乎是教师一个人独白,包办替代了学生的思考权和话语权,学生没有主动性和自主性,教师与学生之间是认识与被认识、灌输与被灌输的主客体关系。而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那么,语文课上师生如何借助文本进行有效对话呢?我在20余年的教学中,有以下三点体会。  相似文献   

3.
对话是语文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之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同样明示:“教师要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实现教学相长。”“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实施新课程教学以来,“对话”已成为语文教学研究、探索和实践的热点问题,但对对话教学的实效性关注不高。“对话”及“对话教学”的涵义是什么?有效对话教学有什么特征?阅读教学中如何实施有效对话?这些就是本文要探讨的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那么,如何实现语文教学中的“对话”呢?在实际教学中,笔者试着从以下几方面来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  相似文献   

5.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那么,什么是“对话”?怎样的对话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生命体的有效发展。引领学生价值观的健康形成?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6.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可见,对话是阅读教学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仔细品味当前一些阅读课堂教学的对话,总会发现种种问题,时时会出现一些低效甚至无效的对话。那些对话看似热闹,其实只不过是一些形而上的东西。那么,怎样的对话才是有效的对话?如何确保阅读教学中对话的有效性?这些都是需要我们语文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周鹏 《学语文》2008,(6):14-15
有学者指出.我国的语文教学可望由“训诲——驯化型”和“传授——训练型”发展为“对话型”。犹如一只美丽的蝴蝶,“对话”飞进语文教学的窗口。新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的平等对话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对话教学呢?  相似文献   

8.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倡导“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应如何积极追寻智慧高效的语文对话教学,引领学生放飞想象,感受人生的博大,触摸世间的真情,从而使生命变得丰盈、滋润、灵动起来呢?  相似文献   

9.
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里所说的“对话”,包含了学生、教师与文本三者之间多方面的对话。而教学的重点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因为学生是学习主体,生本对话应始终贯穿于阅读教学整个过程中。  相似文献   

10.
新课标指出,“注重个性化阅读”,“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这是现代阅读教学的核心理念。统一在这个核心理念下的个性化阅读教学,应是对话理念下的阅读教学。教师、学生、文本相互影响,相辅相成,构成了动态的交互系统。王富仁教授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同时坚持三个主体性。那么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怎样认识教师的主体性呢?  相似文献   

11.
以人为本对话教学心声共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因此,阅读教学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对话活动”。语文阅读教学应与时俱进。通过现代意义的“对话”教学.让语文阅读教学因“对话”而精彩。究竟怎样的“对话”。才算是语文教学本质意义上的“对话”?  相似文献   

12.
自新课程改革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后,“对话”一词和以此为理论指导的“对话教学”逐渐为广大教师熟知。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是真正符合对话理论、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性的“对话教学”呢?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就存在一些与对话理论不符的现象,它们打着“对话”的旗号,却是名不副实的。笔者认为课堂教学必须有效“对话”。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对话"这一新理念的提出,给了学习主体——学生更多的发现、探究的机会。那么,如何实现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对话"呢?我们认为在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阅读理念改变着教师的教学行为,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那么,语文课如何完成这种对话,实现高效课堂呢?  相似文献   

15.
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过程,这是语文教学的新理念。阅读教学之重要,是广大教师的共识。作为语文教师,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怎样为学生创设一个与文本对话的平台,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在阅读中释放出个性灵动的真情对话?笔者认为,阅读是情感的有效载体,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  相似文献   

16.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阅读对话教学中,学生与文本之间展开对话需要一定的对话策略。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基于这一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进行了大胆地尝试,那么,实际情况如何?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享有“平等对话”的自由呢?下面两个案例给了我许多启示与思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辑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教师是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对话者之一”,“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由此可见,新课标明确要求和倡导多元对话式阅读教学新策略。那么,什么是多元对话式阅读教学新策略?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我们在语文课堂中追求的最高目标就是实现作者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作者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充分的情感交流和融合。《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那么,如何实现语文课堂中的和谐对话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0.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指出:“语文教学应该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