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何谓“追星族”?查了几种词典(包括最新出版的),均无答案。我想,所谓的“追星族”,大概是指那些对影视明星、体育明星盲目崇拜的少男少女吧。君不见有些中学生的课本中,夹着的一些花花绿绿的明星彩照吗?但出人意料的是我们的某些记者,在“追星”时,也是盲目得很,有时竟也香臭不分,是非不明。  相似文献   

2.
《今传媒》1996,(5)
报刊应追什么样的“星”@孙民...  相似文献   

3.
谭锐 《记者摇篮》2005,(6):39-39,41
近年来。电视节目主持人成为整个社会最风光的职业之一。人们耳熟能详的大明星,除了影星、歌星和球星外.又增加了一星——电视节目主持人。而且随着电视强势传播地位的确立和拓展,这些明星主持人也越来越耀眼。人们喜爱这些明星主持人.当然更关注他们所主持的节目。然而,这些明星主持人大多出自中央电视台或省级电视台的.而城市电视台却难觅踪影。那么,城市电视台如何打造明星主持人.这是一个迫切要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米晓彬 《传媒》2008,(6):60-61
微软“百日大收购“轰轰烈烈的微软雅虎收购案终于告一段落。从2月1日宣布收购,到5月4日放弃收购,前后历经三月有余,接近百日。中国清末有个“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我们也可以把微软收购雅虎的过程,称之为“百日收购“。  相似文献   

5.
正《史记》和《汉书》的一段相同的史料中,有对"星"的不同记载:《史记·孝武本纪》:其秋,有星茀于东井。后十余日,有星茀于三能。望气王朔言:"候独见其星出如瓠,食顷复入焉。"有司言曰:"陛下建汉家封禅,天其报德星云。"(中华书局,2013年,页598—599)《史记·封禅书》:"候独见填星出如瓜……"《索隐》:"乐产、包恺并作‘旗  相似文献   

6.
象“歌星”、“影星”时常出现于报纸和广播、电视一样,“科星”也越来越多地登上了新闻媒介的殿堂,有些报纸还为他们开辟了专门栏目。显然,大力宣传科学技术之“星”,有利于在社会上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共识,意义是很大的。现在的问题是,怎样才能使“科星”走进千家万户,达到家喻户晓?笔者最近读了《科技日报》有关科技人员的报道,很受启发,看来要在宣传的接近性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7.
“抓大放小”、“有的放矢”是许昌卷烟总厂在信息化过程中寻找到的最佳IT路径。[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追”稿记     
前几天,我写了一篇关于教材改革的稿子,四易其稿后装进信封送到了邮局。回家后,我翻出留下的底稿又仔细看了一遍,天哪,“大气候”竟错成了“大气族”,虽一字之差,意思却变完了。我想,自己一向注重严肃认真,必须把发出的稿件追回来,改正错字,不能把包袱甩给编辑。一旁的妻子看看表,差10分钟不到下午6点,而邮局下班的时间正是6点。此时窗外阴沉沉的,稀疏的雨点也飘落下来,如果不及时将稿件追回,恐怕明天一早就会随邮局的早班车发走。我急忙骑上自行车急奔县邮局,正好在值班人员拾掇关门时赶到了,听我说明来意,工作人员从打好捆的信件中找出了我的已盖好戳的邮件。回到家里,深知我脾气的妻子和我都会心地笑了。“追”稿记@丁建勋  相似文献   

9.
跟︸!足﹄追﹃迹跟“足”追“迹”@高晓建~~  相似文献   

10.
吕怡然 《新闻战线》2011,(11):54-54
仿佛横空出世,"屠呦呦"这个名字突然间在中国的媒体上铺天盖地地闪亮登场,盖因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名单上,出现了中国科学家屠呦呦。9月12日,屠呦呦荣获2011年度拉斯克-狄贝基临床医学研究奖,以表彰她"发现了青蒿素——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  相似文献   

11.
纵观每两年一次的中国科学院“科星”新闻奖的评选,如清人李渔所说:“才人所撰诗、赋、古文与佳人所制锦绣花一样,无不随时变更。变则新,不变则腐;变则活,不变则板。”不断变化、推陈出新可以说是这些获奖作品的共同特点。 盯住“富矿”不断发掘 科技新闻题材的发掘,有时犹如采矿,贫矿富矿都要关注。采用先进的方法设备,有时在贫矿中也可生产出好产品,但那种现象出现的几率毕竟不高。而在富矿上的采掘就不一样了。不仅容易出好的产品,而且时间精力的消耗也要低得多。但对懒惰者,新闻敏感性不强者,则另当别论了。 这儿特别要提…  相似文献   

12.
前不久,某村9位农民在8米深的井下维修机泵时,因吸入硫化氢中毒身亡。记者迅速赶往现场采访,就在稿件发向编辑部的同时,地方领导跟踪追击,迅速赶赴编辑部,千方百计阻止稿件发表。这类地方领导干部追稿之事还真不少。如果细细调查一下,哪家新闻单位的批评稿件没有被追回的经历?像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这类名牌节目,被追稿的经历就更多了。归纳起来,地方领导如此追稿有两大特点:一是所追稿件必是批评报道;二是追稿者由下至上逐级追。至于“追”的方式,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直追式”:追稿者顺着记者的踪迹直追到编辑部…  相似文献   

13.
李文山 《记者摇篮》2005,(10):25-26
1998年8月中旬,汉江第三次洪峰直逼湖北潜江,我作为潜江日报记者奉命赴抗洪前线采访。恰在这时,从武汉长江防线撤下来的解放军某部2140名官兵进驻我市休整,由年近花甲的摊商韩天河发起募捐,园林城区拥军潮起。  相似文献   

14.
刘杰 《湖南档案》2009,(1):23-26
“巧芳,你在哪里?李巧芳?” 2008年5月12日下午2时28分,惨烈无比的大地震突然发生.与四川一衣带水的重庆市学田湾的三峡博物馆剧烈地摇晃起来。当游客和工作人员明白发生地震都纷纷朝馆外涌时,却有一个黄头发、蓝眼睛的异国小伙子逆着人流朝馆里冲.且一边冲一边高声地用中文呼唤着一个人的名字。看到李巧芳,他不容分说,将女孩背在背上就朝馆外跑……  相似文献   

15.
无“星”不成戏,无“星”不成广告——莫非无“星”亦不成报纸? 反正,报纸争聘明星作“形象大使”、“形象代言人”,在某些地方已渐成新潮。三月上旬新鲜出炉的《潇湘晨报》,礼聘湖南本土笑星大兵作“晨报大使”。此前,当地另一家综合实力较强的报纸《湖南广播电视报》,郑重邀请  相似文献   

16.
化冰 《出版参考》2005,(5S):6-8
该书稿1994年由东北几位老师写就,但书稿明显缺乏理念,攒的痕迹明显,很多出版社拒绝出版,后该书稿由希扬老师拿到龙门书局,龙门书局经过审定后,认为风险太大,经过反复研究磋商,下了很大决心才决定出版。诸位编辑将稿子细细筛选,加工,去糟粕留精华。在起书名时,在当时流行的重点,难点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知识点,“三点”有了,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中国,知名度最高的,恐怕就是各种各样的“星”了:影星、歌星、笑星、球星……他们的工作与人们的精神生活联系越来越密切,宣传和介绍他  相似文献   

18.
19.
1976年,周恩来总理逝世后,一份所谓“总理遗言”,以油印、手抄的方式悄然传遍大江南北。谣言流传,自然引起中央的高度关注。于是乎,上下齐心协力承办“追谣”——这是当年通用的一个词。案情不久就真相大白,不过,这结果多少让办案者感到意外:这个被定为大案的“总理遗言”,竟然出自杭州汽轮机厂一个23岁工人李君旭之手。一个23岁的年轻人,竟能惟妙惟肖地生造出老道如周恩来的遗嘱,不免让办案者都难以相信:背后肯定有一只高明的“黑手”。  相似文献   

20.
3月25日,我拍摄的照片《光膀赤脚穿“火海”》在第十一届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中获奖.获奖的是一张照片,背后是千万倍的付出——我前后花了5年时间关注“炼火”,最终从1万多张图片中选中了这张. 磐安“炼火”起源于远古时代先民对火的崇拜,是古代“拔除”习俗的遗存.在民间,“炼火”含有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等美好愿望.有关“炼火”活动的文字记载可上溯到宋代.宋代以后,“炼火”年年举行,成了当地仪式最隆重、参与面最广、场景最壮观的一种大型民俗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