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思想微渺,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引人于冥漠恍惚之境”,因“言不尽意、,诗人便将不可言之理,不可述之事,“立象以尽意”。所以,诗词留给读者的往往是一些多棱面的“象”,鉴赏者只有“辨象以会意”,才能与作者感情沟通,心灵相撞,真正体味到诗词内在的无穷思致。  相似文献   

2.
李贺诗歌以其鲜明的创作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貌在唐诗坛上独树一帜,自成一家,被人誉为“长吉体”。本文从诗歌题材的虚幻化,诗人形象的艺术化,艺术表现的独特化,语言风格的多样化四个方面对长吉体的艺术特征作了较深入而具体的研究和论述。  相似文献   

3.
王玫 《现代语文》2006,(10):6-7,19
词与曲在诗史上前后相邻,二者在题材内容和艺术风格上有着诸多相似点,存在着紧密的承继关系。研究者历来大多只重视元代散曲对宋词,特别是对宋代俚词的接受,但忽视了花间词中的俚俗成份对元散曲创作的影响。而更好地梳理出散曲对包括花间词在内的前代诗歌的接受情况,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散曲的美学风格乃至文学史内部的传承关系都有重要意义。元代散曲对花间诃的接受主要表现在创作题材和艺术风格的接受这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邱滨玲同志是闽西诗坛比较勤奋的中年作家之一。他的诗集《再度诱感》反映闽西山川景物和绿色邮电事业以及当代生活的独特感受,视野开阔,题材广泛,具有形式完美、韵律和谐、语言凝炼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5.
黄静 《文教资料》2008,(30):11-14
唐五代是诗词关系最为复杂的时期之一,受诗歌的影响,唐五代词的发展大致经历四个阶段:一是初盛唐,多齐言词作,多歌诗,诗词混合;二是中唐,出现"依声填词"之作,但数量不多,更多的则是具有绝句风味的词作;三是晚唐,至温庭筠,诗词开始分界,但这种自觉的创词意识在当时并不普遍;四是五代,诗词分离,词真正走向独立,但"诗尊词卑"意识依旧存在.  相似文献   

6.
章对诗集《望舒草》的研究涉及三个方面:主题,艺术技巧和风格。主要以戴望舒“诗在真实与想象之间”的理论作为研究的思路和依据,认为《望舒草》所收41首诗歌的主题可以归融为社会人生,爱情,生命与哲学思辨思类。《望舒草》中西交融的象征艺术是通过戴望舒对“淳朴与微妙”的诗歌特质的极力追求而形成的。戴望舒以《望舒草》开创了现代汉语诗歌独特的“忧郁”风格。  相似文献   

7.
南朝梁代的王籍有诗《入若耶溪》,其中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是历代传诵的佳句。在这首诗里,诗人本来着意写“静”,却从“动”处着笔,通过耳闻“蝉噪”“鸟鸣”之有声,淋漓尽致地渲染出“林静”“山幽”之无声,用喧闹写寂静,以动衬静,响中  相似文献   

8.
王灼《碧鸡漫志》可谓词学史上首部成规模的词学专著,其主要探究了自古至宋的诗、词、乐之源流、演变,论证了诗乐一体、诗词同源,且贯穿其间的是诗、词、乐的辨证关系,从而解决了词与乐、词与诗的关系问题,为突破“倚声填词”之束缚来推崇“以诗为词”,同时保持词的音乐文学特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流行音乐向来受人们喜爱,现今流行音乐无论从形式到主题,可谓丰富多彩、包罗万象。其融入社会,成为百姓生活的一部分。诗词缘于生活,历经历史淀积的中国古典诗词,语言凝练、主题丰富、韵味悠长、意境深远,成为流行歌曲歌词创作的重要源泉。流行音乐的发展,激发了人们关注古典诗词的兴趣与热情,丰富了现代人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0.
在穆旦20世纪40年代的诗歌创作中,对于战争的思虑和自我探索是主要组成部分。穆旦的战争思虑源自20世纪40年代的现实战乱但又超越了具体的历史时空,穆旦笔下的自我具有鲜明的与传统迥异的特征但又深刻地体现了传统与现实的制约力量。  相似文献   

11.
以"唐诗宋词"代表"一代之文学",主要是元代以来边缘文人的观点,而正统文人多以"唐诗宋文"代表"一代之文学"."唐诗宋词"说只有限定于韵文系统内,文体自身历代纵向比较特别是与后代比较,才最具合理性.王国维、胡适以从西方引进的纯文学观念改造"唐诗宋词"说,使此说上升为现代主流学术观念,胡适更"误读"为"唐诗宋词"胜过同时代其他文体.事实上,"唐诗宋词"代表"一代之文学",是元代以后"追认"的,远离文学史原生态."唐诗宋词"并提,但不"等值",唐诗比宋词更有资格代表"一代之文学"."唐诗宋词"说对唐宋文学研究格局和撰写模式都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从特定的角度看,此说具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不应当作"定论"接受.  相似文献   

12.
中国诗歌经历了唐诗的极度兴盛之后。发展到宋诗阶段形成了新的独特的诗歌风貌。宋诗体现出对唐诗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享乐人生是唐宋词与当代流行歌词所共有的主题之一,它体现着及时行乐和追求快乐的情绪。表现享乐的作品之大量涌现不仅与词体本身的文体特征有关,也与受众和社会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一主题的存在,固然有其合理性和积极意义,而它内在的种种弊端所造成的消极影响,也是绝对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4.
韩白殒没,温李并起,绮丽华艳,深情绵渺,开一代诗风,光芒笼罩整个晚唐,源本伏流,影响波及宋元.但无论从研究的深度还是研究的广度看,人们对温庭筠诗歌的研究都远不及对李商隐的研究,远达不到其诗歌应有的价值地位.本文力图全面查检历代书目题跋,汲取前人今贤的研究成果,考察现存温庭筠诗集,尝试理清温集的版本源流,弄清温庭筠诗早期的结集情况和在宋元的流布.  相似文献   

15.
晚清民国时期的唐宋词选本中,“名家词选”的编纂体例较为盛行,选者各矜手眼,注重于凸显各自不同的词学主张和观念,故而名家词地位的高下成为选者甚至词坛风尚的反映。经过历代词选的遴选和积淀,在晚清民国时期,唐宋词逐步完成了接受史意义上的经典化过程。  相似文献   

16.
帝王或朝廷往往以命人应制的方式直接推动词的创作。唐宋应制词长盛不衰的原因首在于帝王需要娱乐,其次是颂升平、美风俗的政治导向。早期应制词表现出由诗向词演进的轨迹,对词体的正式确立有特殊意义。唐五代应制词较为集中地描写宫廷生活以及塑造宫廷女性形象,对词的香艳本色特征具有凝定作用;徽宗朝为主体的北宋应制词以歌功颂德、粉饰太平为主,在词风上主要向俗与谑的方向发展;孝宗朝为主体的南宋应制词,仍以歌功颂德、粉饰太平为主,在词风上显现出雅俗共赏、避俗趋雅的追求。这一特殊的词体与宫廷文化环境息息相关,随之而变。富艳精工是历朝应制词人的艺术追求。应制词在具体技法上显得单调程式化。  相似文献   

17.
词体观念即人们对词的体裁特性的认识和见解。词是韵文之一体,是词体发展和词体观念嬗变的结果。词由唐五代时配合燕乐歌唱的纯艺术歌曲发展到宋末完全脱离音乐,成为新体格律诗,是一个漫长的动态过程,人们对它的认识也随着变化。元代以后,词已成为“古典文学”,人们站在各自时代的立场对其做倾向性的理解,认识越来越深刻。应以开放的思维,动态地认识词体和词体观。  相似文献   

18.
唐宋词中有大量抒写愁情的词作,这既与那个时代词人的气质有关,也与词的体式和传统有关.伤春悲秋、离别相思、忧国伤世是唐宋愁情词的三大主题.这些词作之所以流传千古而仍显示着旺盛的生命力,除了共鸣效应外,还主要在于它独具的艺术魅力和人生意蕴.  相似文献   

19.
在元曲使用的宋玉典故的语义语用分析中,可以获知:一、几乎将元以前宋玉典故表述艳情的义项全部继承下来并广泛使用;二、新生的宋玉典故是因表述情事或艳情的需要创作的;三、原有的宋玉典故出现了引申义项的增生,而新的引申义项均与表述情事或艳情有关;四、对元代以前已有的与男女情事无关的宋玉典故赋予了表述情事或艳情的色彩;五、绝大多数宋玉典故是使用于表述男女情事甚或艳情的剧曲或散曲之中。这些现象说明了元曲使用宋玉典故的目的在于表述情事或艳情的需求。这种文学行为给民间的宋玉接受带来了历史的误会,即误导性地将宋玉定格成"风流多情"的言情符号。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