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手机媒体是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作为网络媒体的延伸,除了具有网络传播的各种优势外,手机媒体还打破了地域、时间和电脑终端设备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接收文字、图片、声音等各类信息,实现了用户与信息的同步。随着第三代手机技术在中国的应用和逐渐普及,手机将成为随身携带、个性化、交互式、多媒体的大众媒体。  相似文献   

2.
对手机媒体分众化传播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机媒体,是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截至2007年12月,我国手机用户数达到5.47286亿,①在新媒体的作用日益凸显的今天,号称“第五媒体“的手机媒体也正在以几何级的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3.
手机媒体现状及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手机媒体以及手机媒体与传统媒体相融合的四种类型,通过手机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比较分析,得出了手机媒体所具有的八个主要特征,并讨论了手机媒体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手机媒体目前在传播信息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具体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5.
成茹 《新闻知识》2006,(12):65-66
手机媒体,是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它是以分众为传播目标,以定向为传播效果,以互动为传播应用的大众传播媒介。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除具备最基本的通话、短信功能外,逐渐被赋予游戏、上网、收发邮件、阅读新闻、阅读小说、看报纸、看电视、听广播等媒体功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之间的沟通和信息传播方式,被人们誉为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在一定程度上与报刊、网络、广播、电  相似文献   

7.
关于我国手机媒体研究的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随着通讯技术和无线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手机已经从单一的移动通讯终端日渐向即时化、个性化、互动化、大众化的图文并茂、视音频结合的多功能媒介转变。以手机报、手机视频、手机广播、手机杂志、手机搜索、手机定制信息服务等为代表的手机媒体正在中国快速崛起。作为一种新兴  相似文献   

8.
马璇 《新闻世界》2009,(1):105-106
手机媒体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出现的一种以手机为传播载体的新媒体。本文对手机媒体的发展现状进行概述,并提出手机媒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
赵莹 《今传媒》2014,(8):123-124
2014年,4G网络覆盖范围逐步扩大,其传输速率大大提升,手机媒体的传播力呈现增强态势。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受众加入到智能手机用户行列,使手机媒体具备了坚实的受众基础。4G网络实现了实时地理位置或GPS信息共享,为精准传播提供了无限可能,大大提高了传播效果。4G网络带宽的提升,使图片、视频成为传播过程中的主要信息形式,通过图片、视频提供真实信息的同时手机媒体的公信力也得到了提升。  相似文献   

10.
智能手机的诞生,让信息传播的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部手机在手,随时随地能浏览世界各地正在发生的新闻。这种集文字、图片、视频于一体的手机媒体,是以手机为试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大众传播媒介,它以分众为传播目标,以定向为传播效果,以互动为传播应用,被公认为是继报刊、广播、电视、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闻理论的发展,学者们纷纷开始寻求新角度来重新认识新闻的定义。俄罗斯文艺理论家巴赫金提出的对话理论也被应用到新闻研究中,为新闻研究者理解新闻传播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巴赫金曾认为对话是人类进行交往和生存的最基本条件。传播究其本质而言就是对话,传播只有在对话中才能达到效果的最大化。①随着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  相似文献   

12.
2006年4月底,《常州日报》与常州移动合作,推出了“常州手机报”,正式参与了自2005年发展起来的手机媒体这一新兴传媒的竞争。手机报、手机电视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是2005年中国传媒发展的一大亮点。就在通讯技术不断发展、手机用户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手机媒体的出现似乎成为一种必然。但是,在欣喜与兴奋之余,笔者以为,对手机媒体这样一个新鲜事物更多的需要的是冷思考。毕竟,手机报、手机电视等手机媒体的出现,仅仅是个开头,并不意味着真正的成功。要让这种新兴传播渠道下的传播行为,得到受众的认可并良性运转起来,我们要有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现代传播媒体是一种对个人或社会进行影响、操纵支配的力量,具有事件得以发生和影响事件怎样发生,界定问题以及对问题提供解释与论述,由此形成或塑造公共意义的种种能力。美国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威尔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中认为大众媒体有三种功能:监督社会环境,适应社会环境,传递社会遗产。可以说,这三种功能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正如美国传播学家丹尼尔·勒纳所指出的:“传播系统是整个社会系统发生变化的晴雨表和推进器。”因此本文所着重要探讨的正是传播模式和社会整体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近十年来我…  相似文献   

14.
2008年全国两会开幕第一天,人民大会堂采访队伍中一位帅小伙吸引了不少代表委员、媒体记者及工作人员的眼球.他身着印有"打造手机媒体国家队"的黑色帽衫,与其它媒体记者一道"堵"代表、"截"委员、"抢"提问.这个小伙子是人民日报手机报专门派出的上会记者.  相似文献   

15.
极高的普及率和广泛的用户群体,让手机融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影响也越来越广泛。近年来,随着通信与网络技术在手机上的应用,手机也从传统的即时通讯工具变成集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特性于一身的移动媒体终端。手机媒体的受众相较于传统媒体的受众,具有鲜明的特点。同时也对受众特别是年轻的群体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手机媒体,是以手机为视昕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截至2007年12月,我国手机用户数达到5.47286亿,在新媒体的作用日益凸显的今天,号称“第五媒体”的手机媒体也正在以几何级的增长速度从单一的移动通讯终端向传播媒介发展和渗透。相对于传统媒介的“大众传媒”这一提法,笔者认为新兴的手机媒体是典型的“小众传媒”(或日分众传媒),原因正是基于手机媒体的传播特性得出的。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和无线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手机已经从单一的移动通信终端日渐向即时化、个性化、互动化、大众化的图文并茂、视音频结合的多功能媒介转变。以手机报、手机视频、手机广播、手机杂志、手机搜索、手机定制信息服务等为代表的手机媒体正在快速崛起。作为一种新兴媒介,手机媒体以其独有的媒介特质深刻改变着传统的传播  相似文献   

18.
手机媒介与新闻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著名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曾经说过:"任何新媒介都是一个进化的过程,一个生物裂变的过程."手机媒介化的过程充分验证了这一观点. 手机最初只是移动通讯终端,全部功用就是拨打和接收电话.短信的出现使手机不但能收发语音,而且能收发文字,具有了第一媒体报纸的功能;彩信的出现使手机可以同时收发图片、文字和音频,不但更全面地接近第一媒体,而且有了第二媒体广播的功能;手机电视的出现使手机有了第三媒体电视的功能;WAP和宽带网络使手机有了第四媒体互联网的功能.在经历了一次次的进化和裂变之后,手机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当前社会拥有前所未有的庞大信息量.据统计,一个人所掌握的知识半衰期在18世纪为80~90年,在19世纪为30年,上世纪60年代为15年,进入80年代缩短为5年左右,而现在已经缩短到不到3年;全球印刷信息的生产量也是每5年翻一番,近30年人类生产的信息已超过过去5000年信息生产的总和.  相似文献   

20.
张珊珊 《新闻世界》2013,(6):160-161
在媒介融合的环境下,手机媒体在传播信息方面发挥着巨大的功效。当然,手机媒体在改变人们生活的现状下,也面临着许多生存瓶颈。本文基于媒介融合的环境,对手机媒体传播信息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向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