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现代社会广泛存在异化的现象,即人们自愿去做一些并不是真正想做的事的状态。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在于社会加速,由于人们在社会上的竞争和对丰富生活体验的追求,形成了加速的动力,并导致了异化。这同样可以解释教育异化的现象。如果科技的进步没有正确回应教育促进人们美好生活的根本目的,那么科技进步就可能成为导致教育异化的起点。科技进步可能带来教育空间异化、教育“物”的异化、教育行动异化、教育时间异化、自我异化与社会异化等五种教育异化的形态。借鉴罗萨的“共鸣”理论,可以为教育规避异化提供策略,建立三种共鸣轴,即“水平的共鸣轴”“垂直的共鸣轴”“对角的共鸣轴”,具体来说,就是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重视高尚理想的培树、加强教育与生活的联结。  相似文献   

2.
教育正义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处理教育生活或问题的某种合理性、正当性、公正性。弘扬教育正义要关注社会背景中出现的教育异化问题。教育异化是指教育事物中的性质或正义因素出现了某种范围与程度的转变或蜕化。现实中的教育异化可以主要归结为办学思想的异化、教育目的的异化、教育管理境界的异化、教育家园品质的异化、教育学术品格的异化及师生关系的异化等。消除教育异化与弘扬教育正义的主要策略:结合从严治党活动切实端正教育行业中的党风政风;把微妙无形的教育规律像有形的庄严建筑那样凸显在我们心中并加以遵循;突出教师主体地位和民主监督作用,让教师真正成为学校的灵魂与主人翁。  相似文献   

3.
教育异化是伴随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出现的新问题,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马克思异化理论中,教育异化既是指教育对人的异化而阻碍了人的发展,又是指教育失去其本身意义,被人异化为牟利的工具。对教育异化现象进行合理审视,对其产生的根源进行理性分析和探讨,有助于从根本上消解教育异化现象。  相似文献   

4.
试论教育的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也不可避免地进入了商品化的时代。生活价值的追求与技术知识对教育的统治,使受教育者在获得教育权力的同时,却丧失了生命的自由。教育异化包括两方面:一是人对教育的异化,二是教育对人的异化。本文旨在探讨新时期教育异化的宏观和微观表现,分析其根本原因,使教育异化变为教育解放的艺术就在于寻求个体内在生命的成长与外在生活的发展之间的平衡,只有当教育真正确认人的自由本性和智慧生活的人生意义,教育最终消除异化才有可能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5.
教育异化问题是现代教育反思的奠基性问题。教育的异化可以理解为社会铸就方面的异化与人的精神的自我异化两个方面。社会铸就方面的异化表现为官僚化、技术化和群体化。教育世界异化的精神实质在于人的精神的自我异化即人的生命与人的生命价值的异化。教育异化的精神根源乃机械论教育哲学。超越教育世界的异化必须超越机械论教育哲学。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向学生传递新知识的过程,更是学生掌握新知识、提升语文素养、使其身心得到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推进,当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却出现了一些异化现象,这与新课程要求在教育实践中要"以人为本"等理念不符。本文旨在希望语文课堂教学应回归到其真正的轨迹,先分析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异化现象,再从面对多媒体技术的态度、如何引导学生采取正确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师如何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给予学生积极课堂反馈几个方面入手,提出了语文课堂异化现象的消解策略。  相似文献   

7.
师生关系异化与回归浅析--教师身份在知识转型下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云红 《教育科学》2003,19(1):56-58
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是教育的全部蕴念所在,这种关系的价值远远超越知识的价值。而现代教育中实然的师生关系多局限于科学知识的传递,出现了种种异化现象,其症结主要在于科学知识型状态下的科学霸权。人类知识第三次转型为教师身份的螺旋式回归提供契机,师生关系将是教师与学生在这关系中寻找自己存在和人类存在的真义所在。  相似文献   

8.
幼儿园教师异化行为是指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对幼儿进行教育,甚至完全背离初衷,改行或辞职.从经济学角度解析,从教效用低、投资与收益不对称、选择市场背弃教育、异化行为具有"负外部性"是民办幼儿园教师异化行为产生的原因.从物质利益、非物质利益、社会制约机制三方面采取措施可以有效避免民办幼儿园教师出现异化行为.  相似文献   

9.
教育的本质是"影响"人,但是当前教育中存在着教育目标异化、教育过程异化和教育管理异化等现象,造成我们对教育本质的认识产生偏差,导致教育出现竞争化、功利化和技术化倾向。要改正这种倾向,就必须回到教育是"影响"人这一本质属性,通过各种措施优化其"影响"效果,而不是让教育背负上过多的职能,成为"异化"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从普及迈向深化”这个新方向 ,可以使通识教育发挥教育的本质性作用 ,一方面矫治现代大学教育中知识的“自我异化”之弊病 ,另一方面也可以厚植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能力  相似文献   

11.
社会科课程体系中的历史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知识及方法关乎人们认识自我和社会的深度,关乎公民教育的质量,以至凡涉及人的权利、义务、道德、态度、价值观等教育内容时,历史知识及方法就成了理解人、社会和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内容之一。我们之所以为人,除了历史成就的人文文化外,还因我们有推进自己的历史不断文明且更具智慧、更有道德、更为人道主义的愿望和能力。公民教育正是依靠这种愿望和能力养成有知识、有道德、负责任的公民。因此,与其说社会科教育需要包含历史教育——作为人的基本的知识素养,不如说公民教育要求社会科必备良好的历史教育——作为现代公民所必需的、与现代意识养成密切关联的一整套观念体系的核心部分。  相似文献   

12.
教书育人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方面,也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两课教学的重要补充。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文章主要探讨了大中专院校教师在教书育人,促进学生科学发展方面要明确哪些内容,具备哪些品质,掌握哪些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3.
经济知识化,知识经济化的时代即将来临,社会学习化,教育终身化是大势所趋。新时代呼唤教育加速现代化变革,而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正以它的开放性,民主性,公平性,多样性,选择性及现代技术,集中体现了现代教育的特点,实践将证明它是学习化社会人们接受终身教育的最佳选择,建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体系是世界之交教育创新的时代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高师地理野外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随着社会的发展,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成为高等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方向。其中作为高等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师地理野外实践教学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上更显其特色。文章据此阐述了复合型地理人才的内涵和高师地理野外实践教学在培养复合型地理人才方面的作用以及现阶段针对复合型地理人才的培养目标存在的不足。为了适应面向新世纪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发展,我们对传统的野外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教学方式、方法、内容、时间和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全新思考,以适应21世纪复合型地理人才培养的需要,并服务于地方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前,素质教育是整个教育界谈论的话题,是教育事业期望实现的教育目的,是培养顺应时代特征的,高素质人才的重大举措之一。现今社会,知识经济的大爆炸,人类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去学习新的知识才能不落后于人,新时代的文盲将是不懂得如何学习的人。  相似文献   

16.
法国教师的新使命与教师教育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知识经济时代和学习化社会中,法国社会对教师的期望越来越高,教师的使命不仅是传授知识,还要承担许多社会应当共同完成的任务。法国在未来教师职业化的进程中,教师的继续教育将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培训也会更加个人化。但能否吸引足够的优秀青年加入到教师队伍,如何实现教师队伍的新老交替,将是未来若干年法国教师教育领域中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与政治的迅速发展,国家对人民的文化素质要求也逐步提高。面对这些新的挑战,人民都希望可以自我提升,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对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它满足了人民对文化知识学习的要求,让人民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自己的科目进行深造,本文将通过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的现状及趋势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8.
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终身教育,传统的一次性学校教育已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人的自身发展的要求,学习将成为人的终身需要。作为“为人师表”的教师通过继续教育之路,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和知识创新,这不仅是教师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9.
论准教师实践性知识的习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教师职前教育中,我们更多地关注的是准教师理论性知识的学习,而对其实践性知识的习得重视不够,甚至认为实践性知识的获取主要是在职教师的事,使教师职前教育中的实践类课程长期处于边缘位置,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若要促使教师更好、更全面的发展,就必须重视准教师实践性知识的习得。为此,我们要致力于旨在促进准教师习得实践性知识的理论研究和制度创新,重建教师职前教育中的实践课程体系,进而培养出知识结构合理、具有专业发展潜质的现代教师。  相似文献   

20.
重智轻德是我国中小学教育存在的重要问题,也是中小学教育内部失衡的表现。重智轻德导致青少年道德素质低下,给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危害。当前重智轻德主要是受功利主义教育价值取向、人才选拔制度以及"学历社会"倾向的影响。要解决中小学教育重智轻德问题,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改革考试制度;确定科学的人才观念和社会用人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