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肖康元 《中国科技信息》2008,(5):247-248,251
选修课的产生主要源自于学分制的管理改革,而学分制的运行依赖于选课制的完善与否。由于许多专业是文理兼收的专业,学生的来源不同,具有不同的知识结构,兴趣和志向,也会出现不同的偏好,因此实施知识的交叉和互补大有必要.大学教育的普及化已无法在专业的“专”字上大做文章,必须以全校性的任意选修课的宽广知识面对学生进行有机的补充和完善。任意选修课则给了学生发现自我的良好机会.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立足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高职课程设置应处理的几个问题以及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同时以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改革为例进行了阐述,为高职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一定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3.
周雪 《科教文汇》2009,(24):30-30
高等职业教育既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正加紧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要途径之一。作为职业教育改革核心问题的课程设置研究也越来越受到职业教育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吴秀艳  赵福生 《科教文汇》2008,(19):141-141
英语学科课程教学模式构建了学科课、活动课、环境课组成的完整的课程体系。形成一个完整的课内外结合体系,文章对于我校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营建了浓厚的语言环境,使学生具备了较高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交际能力等方面做了论述,为广大同仁提供英语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高职学院发展迅速,但多数院校是在原中等职业学校的基础上转化而来,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等方面仍沿袭传统普通教育模式,不能适应市场对高职人才的需求。因此,高职院校须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其中课程设置是一个基础。本文试从课程设置改革入手,探索新的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6.
高职学院课程设置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高职学院发展迅速,但多数院校是在原中等职业学校的基础上转化而来,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等方面仍沿袭传统普通教育模式,不能适应市场对高职人才的需求。因此,高职院校须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其中课程设置是一个基础。本文试从课程设置改革入手,探索新的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高职学院发展迅速,但多数院校是在原中等职业学校的基础上转化而来,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等方面仍沿袭传统普通教育模式,不能适应市场对高职人才的需求.因此,高职院校须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其中课程设置是一个基础.本文试从课程设置改革入手,探索新的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8.
杨劲珍 《科教文汇》2007,(10S):57-57,60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是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课程的改革和发展,是在科学合理的专业建设理论支配下进行的。本文力图从教育观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考核评价等方面谈谈对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意在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9.
高职计算机课程项目化教学是基于"工学结合"理念下,形成的以学习项目为载体,侧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创新思维与创造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与方法。随着高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在高职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愈发广泛,并以其交互性、开放性等优势,为高职计算机课程项目化教学提供新活力,有效推动计算机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的优化发展。基于此,本文从云班课相关概述出发,联系高职计算机课程项目,就云班课助力高职计算机课程项目化改革策略进行简要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高职教育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为基层和生产第一线培养应用型、技能型高素质人才的就业教育。因此就业率应作为评估学校的一项重要指标。而要提高就业率就必须创新教学模式 ,提高教学质量。1 高职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随着社会产业化发展 ,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不但体现在数量上 ,而且体现在质量上。高职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为目的 ,以适应社会、顺利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体系 ,只有在教学上不断创新 ,紧密结合实际 ,开设与社会需求、企业需求的适时对路的专业与课程 ,高职教育才能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1 .1 教学内容的创新现有许多专业…  相似文献   

11.
理论研究和实践表明优势学科发展是搭建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和支撑。本文通过深入研究吉林省优势学科的现状,筛选确定出具有我省特色的优势学科。这些优势学科在推动我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现实和潜在存在的问题也阻碍了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最后对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和加快培养特色学科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李武斌 《技术与创新管理》2012,33(3):249-251,255
《陕西“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了陕西建设创新型区域的目标.创新理论认为,企业是区域创新系统的主体要素,培育和壮大企业实力是欠发达地区实现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分析陕西省企业创新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陕西省培育企业创新主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基于创新主体引导的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营建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资源型城市众多,这类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亟需进行转型使其摆脱对单一自然资源的依赖,从而谋求可持续发展。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的营建为解决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了新的思路。根据创新主体引导的区域创新体系营建模式,在我国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创新主体的能力和经济实力两方面分析了资源型城市对创新体系营建模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中小企业创新基金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我国科技部门相继启动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工作。我们认为,这两项工作彼此间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和目标关联,可以充分利用彼此,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集成功效。  相似文献   

15.
从制度创新看中国票据市场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票据市场的发展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我国金融业迎接WTO挑战的客观需要。由于金融改革与创新的力度不够,特别是制度层面的创新明显滞后,严重地制约了我国票据市场的发展。体现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新制度,已经成为经济社会中的“稀缺资源。”本文认为加大制度创新的密度和频率,是推动我国票据市场快速发展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新型产业构建全产业链和实施垂直集成的演进趋势,所要构筑的是以技术因素为主导的创新系统的集成;创新系统集成包括技术因素、创新方式、商业模式三个方面的集成;微软和三星的创新系统集成具有企业成功运作的引领性,对中国的相关企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The most critical factor in building an innovation-ori- ented country lies in the im-provement of “indigenous” innova- tion capacity, says Prof. BAI Chunli, executive vice president of CAS. Enhancement of such a capabil- ity is key to success in develop…  相似文献   

18.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1 经济全球化下区域经济的特征 在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的同时,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很强的区域化特征.区域正逐渐成为经济协调的重要基础.这种经济区域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并具有独特的发展规律和特征.  相似文献   

19.
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系统的创新与动态调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创新理论和系统工程思想,讨论了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内涵和系统思想,描述了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系统的创新机制,进而提出并建构了区域可持续发民菜的战略动态调控系统。  相似文献   

20.
关于中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琪 《中国软科学》2008,(5):148-151
"中部崛起"是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中部崛起的重要推动力量。本文分析了中部地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现状特征和主要障碍,提出了中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