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学《自然》学科的内容虽不深奥,但如果不根据《自然》学科特点来实施教学,单纯依靠教师讲、学生记、背这种划一乏味的教法,把生动具体的自然科学启蒙课,变成自然知识的大脑储存课,那么,这样的教学不仅不会激起学生学习《自然》的兴趣,反而会把学生引进死记硬背、脱离实际的死胡同。这样的教学方法危害确实不小。因此,我认为《自然》学科的教学  相似文献   

2.
创造性思维课是小学《自然》八种课型之一。这类课多见于探索和发现事物规律等方面知识,如《什么力使苹果落地》、《物体的重量》、《地球引力》、《无限宇宙》等。这些课虽然不多,但通过教学能够指导学生学习前辈科学家发现和研究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随时注意观察周围自然事物、动脑筋想问题的习惯,发展创造性的思维。现以《什么力使苹果落地》(《自然》第三册第十一课)为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科学》课将取代《自然》课。经过一年多苏教版《科学》教材的教学实践,使我们亲身感受了《科学》课带给教师和学生以及课堂教学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王新明 《今日教育》2006,(7S):65-67
【教学设想】《了解空气》是新课程实验教材《科学》三年级下册空气单元的第一课.是引导学生探究空气这种自然物质的开门课。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自然》人教版第十二册第九课课前准备:教学课件,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古今动物的资料。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提出问题。师:同学们,这节课学习第九课《动物的进化》,请同  相似文献   

6.
初中语文课文教学中反映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生态文明教育的渗透是语文教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人文性教育元素,《敬畏自然》及课文所在单元的教学无疑是这方面很好的切入点,本文试图从《敬畏自然》一课的教学,讨论如何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生态价值观。  相似文献   

7.
审美教育是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一个重要方面。自然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既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观,使他们受到爱家乡、爱祖国、爱大自然等思想品德教育,也能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促使他们在美的环境中去学习、了解、掌握自然科学知识。下面结合教学义务教育人教版《自然》第一册,试作教学总结如下: 一、在观察中使学生感知自然美《美丽的大自然》是小学自然教学的起始课。我在教学中,为了启发诱导初入学的儿童建立自然美的意识,采用课  相似文献   

8.
初中语文课文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的渗透是语文教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人文性教育元素,《敬畏自然》及课文所在单元的教学无疑是这方面很好的切入点,本文试图从《敬畏自然》一课的教学,讨论如何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生态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在自然教学中指导低年级学生学会自行获取知识,是自然教学大纲对我们的要求。现就指导低年级学生自行探究知识谈几点认识及作法。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通过语言创设情境。如在教学自然起始课《美丽的大自然》时,教师可用谈话法导课:现在大家都是一年级学生了,...  相似文献   

10.
《各种各样的茎》属于指导学生运用观察的方法去认识植物形态的课,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类能力是这类课教学的主要任务。尽力提供充足的实物性材料,让学生直接感知是这类课教学的重要条件。 夏明先老师执教《各种各样的茎》一课,在如何根据自然教学大纲的精神,结合当地实际,充分发挥农村学校  相似文献   

11.
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浮和沉》一课的教学欧阳娅(南昌市育新学校)《浮和沉》是'九义"教材《自然》第二册第二课,从教学目标来看.主要是培养实验能力。在此以前,一年级学生从来未获得实验技能的训练,因此这一课具有启蒙性质的特点,应掌握好以下几点:一、...  相似文献   

12.
《昆虫》这一课是小学自然第八册的内容,本课是在低年级《蚂蚁》、《蟋蟀》等课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建立初步的昆虫慨念。对本课教学步骤我是这样安排的:观察——比较——抽象——结论。  相似文献   

13.
小学《自然》六册课本中有关生物学内容共有四十九课,占全部课文的40%,其中包括:动物、植物、生物进化、生态学和人体生理卫生等内容,是小学《自然》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划分自然课的类型,可使教师对每一课课文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有明确的认识,从而有助于设计每一课的教学结构,这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抓好“双基”教学,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提高教学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这次课改的浪潮中,《自然》课将更名为《科学》课,如何对学生进行很好的科学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呢?教学实践中我越来越认识到:科学,务必求真。 我曾在不同的地方讲过《保护大自然》一课:乡村学区小学讲过,镇驻地小学讲过,平度市实验小学讲过,奇怪的是地方不同出现的情况却相同。  相似文献   

15.
我从事自然教学多年,曾教过三种版本的自然课,都有《养蚕》的课文,现在回忆起来感触很深。同是教《养蚕》,由于教学观念不同,教学方法不同,教学效果也截然不同。1989年,我初教自然,当时教育观念是应试教育,自然成绩将影响学生的升学。“分数是学生的命根”,老师的教是为了考试,学生的学也是为了考试。《养蚕》这课要求  相似文献   

16.
技能训练课是小学《自然》八种课型之一。一般说来,这类课型的教学侧重于训练学生掌握某种技能,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例如,《养蚕》一课培养饲养动物的技能;《种向日葵》一课培养种植植物的技能;《制作叶的标本》一课培养制作植物标本的技能;《怎样测定物体的温度》一课培养使用仪器进行观测的技能等等。这些课常采用“讲”、“做”、“练”、“延”的教学方法。下面就《怎样测定太阳的高度》一课,谈谈技能训练课的教学问题。  相似文献   

17.
学习小学《自然》新大纲问答(上)新疆吉木萨尔县一小唐铂1.学习新《大钢》有何意义?《义务教育小学自然教学大纲》是小学《自然》课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它是编写《自然》教材、进行《自然》课教学、教研、教学质量评估的依据。只有认真学习和正确领会、理解、掌握、贯...  相似文献   

18.
自然教材第四册第一课就是认识《水》,科学教材中也有认识《水》这一课。同一内容但是教学观念不同,教学方法不同,教学指导思想不同,因此,教学效果也就不同。 在自然课中《水》的教学重点是认识水的基本物理性质。教学观念是: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收器,教学方法大多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通过书上的  相似文献   

19.
在自然教学中,教师如何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决定着教学活动的效果。现结合小学自然《弹性》一课的教学,谈谈自己的探索和体会.  相似文献   

20.
缘分     
易爱国 《小学自然教学》2009,(8):M0002-M0002
1998年暑假,我的一篇反映我市自然教学研究与改革的短文《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发表在《小学自然教学》杂志上。编辑部的张之仁老师写信给我,说我们的研究与他们正在进行的研究不谋而合,邀请我们参与他们的研究。1998年下半年,我们以《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一课为案例,就自然教学如何落实“指导学生学会自行获取和应用知识”的理念开展专题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