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惠平 《小学青年教师》2012,(11):48-48
什么是朗读?朗读是一种有声的语言表现艺术。它通过语音来塑造形象、传递情感,从而把诉诸视觉的文字有声有色地演绎出来。在语文课上,朗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有感情地朗读则常常是评价学生朗读是否到位的一个重要标准。然而,是不是所有的文章都需要学生抑扬顿挫、有感情地朗读呢?一次听课经历。让我对有感情朗读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的阅读教学改革,充分地突出了读的地位和作用。课堂上书声琅琅,语文课透出了浓浓的"语文"味儿,给人一种清风拂面的感觉。但怎样才能让朗读更科学,更有效?尚有不少认识有待提高。(一)曾听过一节观摩课,讲的是《军神》,在教学"手术中"一部分时,该教师是这样安排的:  相似文献   

3.
朗朗书声,是语文教师的莫大享受。但不知从几时起,朗朗书声变成了一种声音,那声音比较尖细。乍一听,似乎全是女生的诵读,其实不然。指名一男生朗读,摇头晃脑,听来似乎抑扬顿挫,却是一种憋着嗓子的怪腔怪调。令人不解的是,在某些公开课上,某些老师还对这些怪腔怪调的朗读褒以赞誉之词:读得很有感情!更有甚者,老师的范读也带着这种特别的味道。让人不禁感叹:感情朗读走入了误区!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小学语文新大纲规定:“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语言不是静寂的符号,语文是有声的艺术,而有感情地朗读就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所以,“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语文课程标准》小学各学段阅读教学的共同目标,几乎是每篇课文后面的第一个学习要求,这足见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周文杰 《教学随笔》2016,(9):137-137
朗读是语文阅读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朗读,学生能够理清思路,感知文本内容,初步领悟作品内涵,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6.
朗读是语文阅读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朗读,学生能够理清思路,感知文本内容,初步领悟作品内涵,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牛郎织女》第8自然段【案例1】师:从哪些词语中可以体会出王母娘娘非常气愤,想要破坏牛郎织女幸福、美满的生活?自己边读边画。  相似文献   

8.
朱君宝 《考试周刊》2013,(35):32-33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其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达到阅读教学美感、乐感、语感、情感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9.
范其红 《考试周刊》2012,(51):42-43
朗读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是化无声文字为有声语言的阅读活动。运用朗读能帮助读者以声解义,领略文章的精妙之处,并对提高读者的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一篇课文如果学生能够声情并茂、恰如其分地运用感情朗读,那么说明学生对课文已经理解了,不需要再作烦琐不必要的分析。如果能使朗读成为学生的兴趣,那么阅读也随之为学生所深爱,成为他们无限的乐趣和不断的追求。因此,感情朗读在阅读教学中占有重中之重的位置。  相似文献   

10.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个重要阶段,是孩子成长的基石。低年级的教育更应该强有效的落实。那么怎样有效落实低年级情感朗读这一教学内容?从通过图片理解重点词语;朗读时加上动作、表情;创设朗读情境;朗读时断句处理;教师范读五个方面具体阐述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朗读"的外显形式和内隐机制出发,提出"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要求的不科学性,进而从朗读的内涵、感情与情感的区别以及国外母语教育的要求等方面进行了论证。作者建议"用心朗读"的提法更科学,更能体现解读者的姿态。  相似文献   

12.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明确提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朗读是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语感的基本途径。没有琅琅书声的课堂,不仅是一种遗憾,更是一种失败。而在课后朗读要求中,我们最常见的一句话就是"有感情的朗读",应该说,"有感情的朗读"这一朗读要求已经获得了语文教师的认同,是新课程标准的体现。本文将谈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朗读更要做到读正确、读流利、读得有感情。其中,有感情朗读是阅读教学需要达成的重要的教学目标,也是学生亲近文本、感受文本情感、获得语感体验的重要手段。我是这样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的。  相似文献   

14.
课堂上,我们常常听到"这个词语读时语气要重一些,这样才有感情!""这个部分要读得轻一点,慢一点!""这句话读时声音要响亮一点!"这样脱离语言环境的纯技巧的朗读指导,是现在课堂上的一种朗读指导流行语。学生的朗读渐渐地适应了这种形似感情朗读,实则是拿腔捏调的朗读方式。久而久之,任何文本语言均以这种习惯来朗读,  相似文献   

15.
于淑环 《黑河教育》2010,(11):40-40
小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不难,但要达到有感情朗读,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小学生阅历浅,知识面窄,感悟能力弱,在缺乏指导的情况下,很难体会到文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也就很难进行有感情朗读。  相似文献   

16.
朗读是生命个体语文能力形成的重要标识,是衡量语文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准。阅读教学中应该重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要从细节入手,夯实学生正确朗读的能力;从技术入手,激活学生感情朗读的能力;从文体入手,奠定学生文体朗读的能力;从情韵入手,夯实学生自然朗读的能力,借此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17.
朗读即用清晰、响亮的声音把文章富有感情地读出来,语文课程标准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在阅读方面提出了同一个要求,即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师也逐渐重视起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尤其是如何让学生做到有感情地朗读。笔者认为,要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就要夯实学生的朗读基础,尊重学生的个人体验,注重拓展文章的背景知识。一、夯实学生的朗读基础朗读的总体要求是正确、流利、有感情,而语文课程标准针对低、中、高学段作了进一步的细化,分别用学习用用  相似文献   

18.
低年级的阅读教学是帮助学生打基础的,阅读是贯穿学生的基础教育、初级教育、高级教育的核心内容。因此,教师帮助学生学会阅读,让学生掌握良好正确的阅读方法极其关键。本文积极探索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让学生提升阅读能力,增强语文学习趣味,培养学生的语感,使学生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19.
颜雪冰 《考试周刊》2014,(12):58-58
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提高阅读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训练,而且要贯穿于各学段的目标之中,即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何为"有感情"?应该是能深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融会读者的情感,披情入境,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如果仅仅是力图表现作者之情,而少自我之情;或者是自我之情澎湃,而无视作者之情,则皆不能谓之为"有感情"地读。文章围绕对低年级学生的感情朗读的指导方法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20.
随着阅读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师对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意识也在不断加强,但在实际教学中还是暴露出不如意之处.那么笔者根据调查所得提出几点建议,例如注重范读,多元评价、定量评估,检查与督促同步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