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落叶舞清秋     
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题记飘零的落叶终归尘土不忘情,化作春泥静待来年将树养。这就是我爱的,无私的秋。秋,没有春的温暖和煦;不若夏的热情如火;不及冬的桀骜不驯。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咏春赞夏叹冬。孤寂的秋依然循着四季交替的规律,忘不了的是它“承夏启冬”的职责。于是乎从零落寂寞之中酝酿出一种生命的诗情。故刘禹锡曰:“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秋,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像是稍纵即逝的美好,让人丝毫不敢懈怠。它不张扬,但涵蕴着不张扬的美丽。它的美撩人芬芳,却没有盛气凌人的嚣张,只是守着生命的承诺,默默地…  相似文献   

2.
咏秋诗话     
宋子伟 《初中生》2002,(34):23-24
咏秋是历代诗人热衷的话题,有人说古代诗人多悲秋,但也不尽然。本文选取几首历代咏秋名作,供读者欣赏。“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这是唐朝诗人刘禹锡的《秋词》。秋高气爽,江天寥阔,  相似文献   

3.
<正>"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这是李清照眼中的秋,是悲凉的秋;"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这是刘禹锡眼中的秋,是壮美的秋。我对秋的爱,和刘禹锡有几分相似,因为,家乡的秋总是那么美!家乡的秋,是丰收的秋,是恬静的秋,是壮美的秋。"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简单的诗句正是家乡秋季的真实写  相似文献   

4.
深秋书简     
自古以来,秋往往与愁相连,是悲伤的象征,寄托了文人骚客的种种愁绪。屈原说:“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宋玉说:“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但唐朝诗人刘禹锡却唱响了嘹亮的秋的赞歌:“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人杨万里也从另一个角度领略了秋天的别样美景,他的《秋凉晚步》云:“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那么,秋,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通过《深秋书简》和《秋颂》两篇文章来感受一下,领悟一下吧!  相似文献   

5.
读了很多诗词,在浩瀚的诗词海洋里看到了生活的博大,不禁也养成了观察生活、感悟季节的习惯。“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这是诗人刘禹锡的得意之作。这首诗充分表达了对秋的追寻,对秋的遐想,秋日胜春朝,又如毛泽东的“万类霜天竞自由,寥廓江天万里霜”等诗句,完全体现了一代词人豪迈的风格。可是对我来说,或许更爱春天那“人面桃花相映红”以及“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美丽景色。秋天虽说有丰收的果实,满山的红叶,但现实的秋也有“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的颇多感受。或许我…  相似文献   

6.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读着罗兰的《秋颂》,我忽然想起了刘禹锡的《秋词》。是的,罗兰笔下的秋天是一幅画,是一曲歌,是一首诗,胜过那姹紫嫣红的春天。一幅飒爽明澈的秋美图从古到今,有许多文人墨客吟咏过秋,在他们的笔下,秋是忧愁悲伤的代名词。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  相似文献   

7.
清风伴秋行     
古往今来多悲秋,但我与诗人刘禹锡的心中之爱不谋而合,“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在这凄凉的秋季,你不可以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秋风吹过,像父亲的大手,庄严而又不失关爱。画龙须点睛,清风点缀秋季。湖水没有鱼儿的嬉戏不灵动,生活没有喜怒古的穿插不多姿。倘使,天空没有风筝的舞动就少了些韵味。秋季的早晨,是放风筝的好时光。在田野里,秋风卷起许许多多色彩斑斓的风筝。它带着放筝人的愿望,凭借秋风,一飞冲天。在这个南国小城镇的秋季,中午时分,仍感到热气缠身。走出露台,秋风到来。不信,请看路人给调皮的秋风撩起的衣角…  相似文献   

8.
秋之颂     
不经意间,夏天过去了,秋天来了。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秋天总是唱着单调而凄凉的歌。瑟瑟秋风中,花低了头,叶离了干,草失了色。一片枯黄中,一切又是那么凄清而冷寂,让人不由愁从中来。自古文人,有多少咏叹秋愁、悲泪两行的诗句,引发人秋之惆怅。“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换一种  相似文献   

9.
听完窦桂梅老师的《秋天的怀念》后“,好好儿活”似乎要成为一种主旋律激荡在心中,会给将来以振奋。史铁生《秋天的怀念》中的秋仿佛不再悲,不再伤,恰如刘禹锡所言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给本是寂寥之秋以“排云而上”的生命激情。但《秋天的怀念》始终是史铁生的,它是悲伤的,它是沉重的,伤悲中给人以镇定,沉重中给人以责任。我们的课堂需要的究竟是窦老师的激情还是史家的深情?一、激情节拍与悲情倾诉“给他点掌声。”课堂上时不时响起老师这声声吆喝,于是,热烈的掌声打断了刚从文中蔓延出来的那种情感。老师在讲“有感情地…  相似文献   

10.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我选择刘禹锡这首绝句来欣赏,并不是因为它在艺术上特别有成就,而是因为它在立意上有特点,我国古典诗歌在宋玉时代确立  相似文献   

11.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唐代著名诗人,诗歌创作在当时独树—帜。这首诗是在被贬朗州后写的。秋天,草木枯萎,万物萧条,在多愁善感的文人笔下,便具有愁肠九曲的秋意,诗人一扫千古陈说,拓展出崭新的意境,在中国诗歌史上,可谓凤毛麟角。本诗题为《秋词》,所以在诗开头,诗人就用常理;“自古逢秋悲寂寥”,写出秋的意境,秋的特色,在文人墨客的眼中,秋是一种悲凉,是一种寂寞,秋是悲的象征;是孤独,寂寞、惆怅的载体。但接下来,诗人却大胆而充满豪情地道出对“秋”的理解,对秋的追求:“我言秋日胜春朝…  相似文献   

12.
告别了冰雪交融的冬季,也告别了艳阳高照的夏季,剩下的是最能让人陶醉的季节——春和秋。大凡读过朱自清先生《春》的人,无不发出声声赞叹。“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这是春天的活泼,是春花扇动着美丽衣裙的舞蹈;“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是春天的浪漫,是春花为生活增添的无限色彩。春天让人精神抖擞,春花更是那样生机勃勃。“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此乃刘禹锡《秋词》之诗句。如果说春天是山花烂漫之时,那么秋天就是月光璀璨之季。“一轮  相似文献   

13.
秋高气爽,天高云淡,就连生命的颜色也凝重起来。遥望那娇嫩的翠绿一天天走向成熟,沉思那冷竣挺拔的劲骨于凛冽寒风中飘逸出的洒脱,我想那活脱脱的顽强拼斗定是孕育着一种既刚毅果敢又粗犷豪放的春色风韵。是啊,没有了春的精神,谁又甘愿随秋风舞落叶呢?金秋硕果对于春花蓓蕾来说,固然是一种圆满;落叶悲秋对于春的芬芳来说,恰恰是一种终结。这几乎刹那间展示的凄清空白,恰是季节给生命抹上了一片严肃,提出了一个问题:是秋天的过错,还是看错秋的悲哀?  相似文献   

14.
诚信的价值     
诚信像自由的春风,擦亮人们的眼,让他们看到了生活的本色。都说诚信的价值无限,那诚信到底是什么呢?一位革命家说:"诚信胜于生命。"一位思想家说:"诚信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宝贵的东西,如果失去了它,生命将会黯然失色。"一位文学家说:"如果生命的宝石用诚信镶边,那么它就会变得更加夺目。"一位画家指着天空说:"那最美的一道风景线便是诚信。"诚信不是天空中的白云,飘荡无依;诚信不是狂风中的沙粒,轻浮而没有方向;诚信也不是单薄的小草,摇摆不定。我不敢说诚信是什么,我只能说它像什么。诚信像小溪,清澈见底,能滋润万物,滋润每个人的心灵。  相似文献   

15.
秋赋     
自古以来,秋是永恒的写作主题。既有悲秋佳作欧阳修的《秋声赋》:“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奋发。”又有颂秋诗作刘禹锡的《秋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本期特选两篇以“秋”为主题的作品。《秋赋》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娓娓道来,富于哲思;《秋林晚步》写景、议论、抒情综合运用,句式富于变化,行文寓意深刻,阅读时应认真体会。  相似文献   

16.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的《秋词》是古代诗歌中写秋景的绝唱。严阵的《绝唱》与《秋词》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17.
唐朝在时间上和空间上虽距我们很远,但唐诗和刘禹锡却离我们很近。翻开典籍,我们会感到那唐代的佳音越过荒凉的原野、狭长的山谷疾驰而至,文化敲击我们的声音恍然启悟着人生的真谛:文化是一种千年不绝的交响。而品读刘禹锡《秋词》更会给学生带去内在的精神愉悦和理性精神层面的提升。刘禹锡《秋词》共两首。刘禹锡的一生坚持改革社会的理想,蔑视和嘲笑那些攀龙附风的权贵,而遭到权贵们的压抑贬斥。刘禹锡一生坎坷,但也风骨凛然、志向远大,从未妥协与屈服,他不仅用行动,而且用诗歌,留下了光辉印记。带着对诗人的敬佩与膜拜,现在我们就来赏析他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这首诗是刘禹锡被贬郎州时的作品。“自古”句点出逢秋而悲,古今皆然,有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之慨。“我言”句以响遏行云的一声断喝,推翻悲秋主题一新天下人耳目。“晴空”二句勾勒出一幅壮丽的秋景图:我们看到,在那一碧如洗的寥廓高天上,一只白鹤腾空而起,直冲九霄,把我的诗思也引到了高空。目击此情此景,怎能不使人惊喜和感奋?融诗情与画意是“秋日胜春朝”的形象化说明,景致飞动,笔触轻灵,极易引发读者的联想。全诗有直抒胸臆之妙,而无“含蓄不足”之嫌...  相似文献   

18.
如果我们承认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的主题是“伤秋”,那么我们就得承认《林莉诗五首》的主题就是“伤春”。伤秋的情思是说得通的,因为秋天虽然是成熟的季节,然而也是万物走向哀败的开始,特别是深秋,秋风瑟瑟,让入感到生命消失,所以中国有“伤秋”的传统;  相似文献   

19.
夜,很寂寥。偶尔的一阵蟋蟀声让我全身觉得发麻。现在的我,就像一盏油灯,快燃尽了,依稀可见昏黄的烛光。我知道,我是在生命的边缘徘徊。我还很年轻,从出生到现在还不到半年。一直以为“死”是很遥远的事情,可在突然之间,它就靠过来了,那么近,那么近……我好害怕,我不想死……黑夜似乎要将我吞噬,我快要发疯了,我想冲出去,但却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孤独一层层袭来直至包围了整个房间,我身边没有一条狗,甚至连小女孩也不在……噢,小女孩。  相似文献   

20.
每当读到刘禹锡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心中就涌起了一种莫名的冲动.是啊,美丽的秋天是那样的天高气爽,排云直上的大雁又是那样的壮观,引起了人们无限的遐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