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们常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这一方面说明校长在学校管理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表明校长的个体伴随着学校这个集体的成长而成长,而且校长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的个性特征和管理风格也造就了学校的特色和风格。校长克服以往“跟着文件走,跟着经验走,跟着感觉走”的行为模式,学会用“理性思维”去处理千差万别的管理问题,这是校长成熟的标志,也是学校步入科学管理轨道的一个重要标志。作为一名“理性”的校长,他必须具备较高的统筹能力。要努力在师生员工中建立一个共同的思想基础,能够站在全局的高度,制定学校发展的近、中、远…  相似文献   

2.
课程领导是一种分布式的专业领导,在这个分布式专业领导的格局中,校长站在怎样的位上理解"校长课程领导力"决定其行动。我们认为,不能站在"先知位"上要求校长什么都先知先觉,而应站在"合作位"上与教师共同成长;不能站在"行政位"上满足于"做了"多少事情,而应站在"专业位"上"做好"这些事情,形成专业影响力;不能站在"偏科位"上满足于无穷的细节,而要站高一个位,站在"整体位"上,从政策层面、顶层设计层面、原理层面实现对学校课程的领导。  相似文献   

3.
"我很庆幸能到北京市月坛中学挂职学习,在这里我找到了办学的方向。"北海市中日友谊中学的校长罗琴丽在其挂职学习日记中写道。作为北海市选派到北京西城区挂职学习的校长之一,罗琴丽觉得这次挂职学习收获颇多,她说:"月坛中学的管理理念让我拓展了视野,学会了用更高更远的眼光来看教育,加深了对教育本质、学校内部管理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作为教育局长,我经常在思考:学校校长在学校中到底应该扮演什么角色?触摸校长们的管理实践,自己感觉很幸福,也很欣慰。有激动,也有惶恐。只为了"教育"这两个神圣的字眼,只为了"成长"这一永恒的教育主题,让学校生长出自己的力量!这是我对校长在学校成长中的科学定位的理解与体会。一、校长是学校文化的引领者一所学校的精神文化气质,是由校长带领师生团队创生的。  相似文献   

5.
创建学校特色,是优化学校管理,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品位的重要举措。自2010年10月学校参与"校长管理能力提升"子项目以来,我们在探索学校特色创建的过程中,享受到了成长的快乐。  相似文献   

6.
谢纯杰 《今日教育》2014,(10):42-42
刚性管理只能解决"不能这样做",而不能解决"怎样做才更好"的问题。毕竟学校教育管理的核心是管理人,所以,变"刚性的制度管理"为"以人为本的弹性管理"是校长在新课改下必须研究的课题。人们常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的办学思想、教育观念往往决定一所学校的发展和进程,所以校长的责任重大。  相似文献   

7.
一个现代校长的基本职能是什么?对此,每个校长都可以说出许多条来,但又说不太清楚。因为一些校长总是在被各种中心工作、各种流行观念牵着鼻子走,按文件精神办事的时候多,自觉而深入思考的时候少。在我看来,现在有些观念、做法是必须改变的,首先必须弄清楚校长不是什么。校长不是发号施令、指手画脚的“家长”。现在学校的校长聘任制,实质上是校长负责制的一种具体体现。许多校长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学校、自己的“家”,把自己当成一家之“长”,在那里发号施令、指手画脚:这里应该怎样,那里应该怎样,你应该怎样,他应该怎样……这…  相似文献   

8.
他是山东省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中小学优秀德育工作者:他从教25年,先后担任过市教研室教研员、学校教务主任、业务副校长、校长等职务。无论工作岗位怎样变化,他始终立足于教书育人、管理助人的第一线,上下求索,潜心实践。以其仁者情怀、师者本色,感染和带动着所在学校师生的成长和发展。他就是东营市履阳学校校长——宋方报.  相似文献   

9.
《辽宁教育》2013,(8X):96-96
<正>又是一年绿树浓荫,阜新市高级中学门前两棵高大的皂角树满树蓬勃,欣欣向荣。从1980年大学毕业到阜新市高中任教,到1996年开始任校长至今,王兴文把人生中33年最美好的时光献给了阜高。他深深爱着这所学校,这里给了他成长的肥沃土壤,使他先后获得"市优秀班主任""市先进教育工作者""市十百千人才工程十人层次获得者""市优秀专家""市劳动模范""省德育工作先进个人""省先进教育工作者""省特级教师""省民主管理先进个人""省十佳校长""省劳动模范""国家先进教育工作者""国务院特殊津贴  相似文献   

10.
(回应6A《智御管理--2013年中国长三角校长高峰论坛综述》)作为一名校长岗位上的新兵,面对一所学校的发展,几十名教师的专业成长,几百名学生的健康成长,深感责任之重:开门办学,应对形形色色的问题,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深感管理之难。当我带着问题来到美丽的江苏省无锡市天一中学,参加以"校长专业智慧——破解学校管理之难"为主题的2013年长三  相似文献   

11.
苏联当代教育家B·A·苏霍姆林斯基只活到五十二岁(1918—1970),可先后任过二十八年校长工作,其中二十二年(1948—1970)一直担任一所农村十年制学校——帕夫雷什中学的校长。他在这里积累了丰富的校长工作经验,这一经验博得了苏联国内乃至国外同行们的好评。下面就来看看,他在校长工作上有哪些独到见解和做法。  相似文献   

12.
如今,许多学校疲于应付负面采访和报道,有的校长甚至面对编辑的约稿也感到十分“头疼”。但我认为,与媒体的记者和编辑的交流、沟通能使自身的素养快速提升,是很好的锻炼机会。作为业务校长近十年了,这十年我和我的学校共同成长、走向成熟。而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很多媒体朋友都扮演了亦师亦友的角色。  相似文献   

13.
熊跃 《广西教育》2012,(5):13-14,52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句看似很平常的话,其实内涵丰富。校长的"好"体现在自己的实践中,体现在自己的学习中,体现在自己与师生的成长中,体现在管理的创新中,体现在努力构建和谐校园的教育行为中。通过在校长岗位的多年工作实践,我的体会是:校长要在办学中成长自己,在感悟中创新办学,在创新中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4.
“校长笔记”是作者在一个十年制中学里当校长的自述。这是一本好书。它写得很生动,用具体事实和文艺笔触来阐述教育方法;同时内容丰富,不仅有校长做行政领导工作的经验,还有许多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在行政领导经验中,除了领导教师的经验贯串全书以外,又分别叙述了领导共青团、学生委员会、家长委员会等的经验。这里着重地就作者怎样领导教师方面作一个扼要的介绍,因为校长是学校全体教师一切活动的全面领导者与组织者,他对教师领导的正确与否是办好学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正>田宝宏郑州市第九中学校长,正高级教师,研究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先后获得"河南省特级教师""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课改杰出校长"等荣誉称号。作为校长,他用一个"中"字,耕耘着他的学校。这里,人们寻中、问中、执中而得中,这里尊重差异、各美其美。这里,是郑州市第九中学,他,就是校长田宝宏。多年来,他以"中教育"理念引领学校课程改革,相信"种子的信仰"、欣赏差异之美,用特长交往改变分数交往,在学校进行了长达八年的"生态大课堂"  相似文献   

16.
"只想为课改做点实实在在的事儿!""只想为教育做点实实在在的事儿!让学生学会学习,终身受益。"这是一位农村学校校长发自肺腑的一句话。他是赤峰市翁牛特旗乌丹第五中学的校长赵国军。  相似文献   

17.
杨一青,杭州市学军小学党总支书记、校长,浙江省功勋教师,省特级教师。他是杭州市人民政府专家咨询委员,杭州市第七、八、九、十届人大代表,杭州市小学管理学会会长、浙江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浙江省家庭教育学会副秘书长,浙江教育学院兼职教授。1985年被评为浙江省劳动模范,1986年被评为浙江省特级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1996年被评为浙江省实验学校明星校长,2004年被评为浙江省科研型校长、杭州市十佳校长、浙江省功勋教师。2005年被评为首届全国小学十大明星校长。  相似文献   

18.
<正>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他的校长,有什么样的校长就会有什么样的学校,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师和学生。"作为校长,时常能感到肩上的责任和压力。在其位谋其职,校长应怎样尽己之力带好一所学校?笔者的理解是,一切用"心",视学校、教师、学生为挚爱的事业,与学校荣辱与共,与师生共同成长,在发展学校的同时也便是成就了自己。一、在学习共同体中共同生活  相似文献   

19.
培训基地学校让见习教师明确成长目标和途径,指导他们"在岗位上摸爬滚打",学会了教学,学会了当班主任,学会了学习,扎实开始了教师生涯的第一步。"我们学校见习教师的培训是:规范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育秀实验学校校长、特级校长翁肇桢对记者说,培训目标是让见习教师在工作的第一年里就有一个良好的氛围熏陶,让见习教师健康、全面成长。  相似文献   

20.
赵伟  詹华如 《教师博览》2002,(12):14-14
苏联杰出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任校长32年,不愧为一位模范校长。这里对他关于怎样当好校长的实践经验进行集中概括。1.要为学校和教师集体确立首要信条,即“要尊重学生”!2.要把教师凝结成为“由热心人组成的友爱集体”。3.要在师生中营造有创造性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