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少年科学》2011,(7):33-41
还记得《侏罗纪公园》系列电影吗?在这些“气喘吁吁”的电影里,恐龙们个个都栩栩如生。这些庞然大物是怎样被创造出来的?请随我们一起去美国参观一下制作出这些特技的摄影棚吧。  相似文献   

2.
神话--原型批评是通过分析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各种意象、叙事结构和人物类型,找出它们背后的基本形式,特别是神话原型,并把一系列原型广泛应用于对作品的分析、阐释和评价的一种文学研究的方法.<侏罗纪公园>是一部具有影响力的科幻电影.该文从原型批评的角度分析了<侏罗纪公园>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和情节结构,发现<侏罗纪公园>是以<圣经>中的创世神话作为原型的一部有关人类命运的寓言.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电脑》2007,(5):40-41
阳光:不知大家有没有读过《龙迹》这本号称中国版《达·芬奇密码》的悬疑小说,它异想天开地提出了一个令全体中国人十分振奋的话题:那个盘旋在我们民族心头几千年的灵物——龙,并不纯属子虚乌有,而是一直就作为一个古老生物遗存着。虽然这只是小说的奇思妙想,但是寻找怪兽却是人类永远都感兴趣的话题。我国湖泊众多,自古就有许多关于湖怪的传说,而现在很多水怪、湖怪,都被怀疑成恐龙的后代。最近天气不错,喜欢猎奇的同学就和我一起到以下三个怪兽出没的湖泊,看看这些地方是怎样的一番风景吧。  相似文献   

4.
《科学启蒙》2009,(12):24-24
澳大利亚近日发现三个新品种的恐龙化石,其中一个食肉龙比电影《侏罗纪公园》中的速龙还要大。据推测这三个恐龙可能生活在9800万年前的白垩纪中期。其中两个是脖子很长的食草类恐龙,另一个是巨大的食肉龙。  相似文献   

5.
动物复活     
在电影《侏罗纪公园》中,我们看到恐龙复活了。在现实中,像恐龙、猛犸、毛犀牛等这些早已灭绝的动物,它们真的能复活吗?  相似文献   

6.
星云 《少年科学》2007,(Z1):141-145
在充满了神秘的恐龙"墓地"里,科学家让远古时代的化石"开口",许多遥远的故事将向21世纪的人们徐徐道来。许多悬念将一点一点解开。  相似文献   

7.
日本青年作家吉田修一以《公园生活》斩获2002年第127届日本芥川龙之介文学奖。《公园生活》是一部描述现代都市生活的作品,通过描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日本现代都市人的内心空虚感以及渴求认同的归属感刻画得淋漓尽致。本文试图通过对公园的背景设定探究小说的深层含义。  相似文献   

8.
因为五四时期与《新青年》展开东西文化论争,《东方杂志》遂长期以来被认作是保守力量的代表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对手。而事实上,1920年改版后的《东方杂志》不仅不再是新文化运动的反对者,反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扎实推进者、建设者和宣传新文化的重要阵地。从辨析新文化的内容与性质、探讨新文化的发展路径、关注新文化运动的具体实施、保持对新文化运动正确的心态等四个方面可看出《东方杂志》对于五四新文化建设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20世纪60年代以来关于《东方杂志》的研究问题涉及甚多,诸如《东方杂志》的内容、政治主张、其在东西文化论战中的作用等,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从其他角度看,仍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10.
本文考察了1904年3月至1908年7月作为“选报”的《东方杂志》的所选报刊种类,通过一番梳理对照,发现这份刊物在其创刊号上的“新出东方杂志简要章程”中宣称的“搜罗宏富”这一特色多被强调,而其“选择精审”的一面则被往往被遮蔽了。在《东方杂志》的实际选报行动中,对于激进报刊的特别偏好与对于诸如《申报》、《新闻报》等大报的相对冷淡等方面都值得正视。可以说,在这份“选报”中所呈现的并非晚清报界的实际景观,而是一个秩序化了的特殊的“选报”舆论空间。  相似文献   

11.
《生物学教学》2014,(2):70-70
据2013年9月3日《科技日报》报道,中、美、加、澳等国古生物学者近日宣布,在中国云南省禄丰县恐龙山镇发现了珍贵的侏罗纪古白蚁啃食恐龙骨的遗迹化石。这一遗迹化石被命名为“东方饕餮迹”,距今约1.95亿年。它的发现为白蚁这种最古老的社会性昆虫起源于侏罗纪或更早的假说提供了化石证据,也为白蚁作为恐龙遗体的重要分解者的观点提供了证据。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刊物《古地理学,古气候学,古生态学》上。  相似文献   

12.
1933年1月,《东方杂志》"新年特号"刊载了畅谈"新年梦想"征稿活动的相关稿件。征稿活动由"未来的中国"和"未来的个人生活"两个主题构成,100余名知识分子参与投稿。其中,"未来的中国"主题的来稿数量更大,内容也更为丰富。分析这些"梦想"内容,既可管窥当时的知识精英对国家、民族未来走向所作的思考,又可观察时代大潮在知识精英群体中的思想烙印。  相似文献   

13.
蔡胜 《巢湖学院学报》2015,(1):119-122,126
民国时期,农村金融问题日益突出。时人纷纷认识到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必要性,舆论界引发了一场关于农村金融问题的讨论。《东方杂志》积极参与探讨农村金融问题的解决对策,各论者充分拓展农村金融投资主体,从商业银行、政府主导的农业银行和信用合作社三方面提出了构建“政策性---合作性---商业性”的农村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14.
人口问题历来是一个关切经济社会发展与政治稳定的重要问题。民国时期,鉴于国家经济疲敝、社会动荡、政局不稳等情势,以及西方各种新思想新思潮的输入,学界纷纷就如何实现“民富国强”的诉求展开讨论,而人口问题亦是其中的热题之一。《东方杂志》从创刊之初即刊登人口研究文章,且在人口理论、人口数量、人口质量、人口调控、人口统计等方面成效尤著,这些文章既有理论探讨又有实证分析,既有不同观点的激烈交锋又有相同主张的反复呼吁,然救国则是学者们的自觉目标追求和共同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20年代末至七七事变期间,日本对华扩大侵略。《东方杂志》分析了日本侵华的经济因素和国际情势,呼吁当局对日经济绝交,当战则战,国内各派应当团结对外。这是在民族危亡下,有识之士申诉的救国主张,是一种高调的民族主义。  相似文献   

16.
《东方杂志》知识分子认为近代中国的新闻传媒的现状是:发行量小,种类少;内容贫乏;与外国报纸在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新闻记者素质低下。未来新闻传媒要发展,必须要注意:多设报馆;调整报业的社会功能;选用良好的新闻记者;多设英字报;报纸自由;新闻与意见分离。《东方杂志》知识分子还对报纸与杂志进行界定,并认为社会性是近代新闻传媒的一个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7.
<正>1932年11月,将届而立之年的《东方杂志》向社会各界发出400余封征稿函,约请"于一九三三年新年大家做一回好梦"。仅1个月,就收到160余件回复。应征稿文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外,其中上海78篇,南京17篇,北京(时称北平)12篇,杭州8篇,广州4篇,天津2篇,其他还有济南、武汉、西安、青海、日本、新加坡等。作者中最年长者为94岁的马相伯,最年轻的是学生,如时在日本大阪商科大学留学的周伯棣(32  相似文献   

18.
杜亚泉在1911年至1920年执掌《东方杂志》期间,在对立宪、革命的结果进行冷静的反思之后逐步转向温和的调和论,他即以调和论为思想主旨,与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激进派在《东方杂志》和《新青年》上展开了东西文化论战。由于当时思想界对激进、革命彻底产生了心理上的偏好,再加上杜亚泉在论战的布阵和论战的手段选择上的原因,这场论战最终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形式遮蔽内容的倾向,杜亚泉即被误解为那个时代的保守派。杜亚泉的新闻思想与他的文化调适思想和市民社会思想相关联,构成了他新闻思想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9.
长篇小说《面纱》是英国小说家、戏剧家威廉·萨默塞特·毛姆的代表作之一,同时也是最具争议的一部作品。女主人公凯蒂在经历了幻想破灭和生死离别之后,将生活的面纱从眼前揭开,并且实现了精神觉醒。本文试运用萨义德的东方主义理论深刻分析小说中作为"他者"的东方人身份与作为"自我"的西方人身份,从而剖析毛姆小说中所体现的东方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20.
罗南·阿兰,法国古生物学家,最近得到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提供的资助,继续在老挝开展恐龙研究。阿兰将会前往老挝收集一条食肉恐龙包括头骨在内的整个骨架化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