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纪实是电视新闻的一种表现手段也是电视工作者的一种审美态度,是电视向受众传播新闻信息的有效方法。长镜头的运用、即兴采访的发挥、现场直播的选择都是电视新闻纪实性手法的具体体现。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电视新闻中存在着诸如导演、补拍等违背纪实性原则的现象,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思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可视化新闻在电视报道中被广泛运用,它为电视报道带来了一种新的叙事方式。本文试探讨可视化新闻在报道手法、制作流程、传播效果等方面对电视新闻带来的影响,并分析在大数据时代,电视新闻可视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电视新闻直播,是指电视记者在事件现场,利用电视设备以完全纪实的手法,把现场情景同步传播给广大受众的一种新闻报道方式。是一种相对于新闻录播而言的重要播报方式。"直播"较之"录播",更具有传播迅速及时、信息丰富真实、现  相似文献   

4.
相比于大陆电视新闻报道,台湾的电视新闻非常注重运用纪实手法,营造强烈的现场感。具体而言,一秒到达现场的新闻结构、记者的出镜巧思、特殊的剪辑手法,以及将抽象概念具象化的处理,都是实现强烈现场感的纪实手段。本文通过大量台湾一线采访经验,结合新闻报道实践,以及与台湾同行的交流心得,来梳理台湾电视新闻界纪实手段的应用,给大陆新闻从业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受众需求的变化和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和创新,故事性作为一种报道的形式和风格,在电视新闻节目中的运用逐渐多了起来,而且得到了观众和同行的认可。在电视新闻中运用故事性的手法,是源自于对文学、艺术作品的创作手法以及电视纪录片创作特点的借鉴,在这些艺术作品中则更要求故事的情节化,情节细节化及细节的人物化。但电视新闻独有的个性化特征,使故事性在其中的运用具有特殊的要求,这也是电视新闻故事性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一、电视新闻故事必须遵循新闻真实性的基本原则电视新闻,是依靠先进的电视媒体对社会…  相似文献   

6.
一场成功的文艺晚会不仅能很好地体现这个电视台的综合实力,并且生动展现了晚会导演的艺术功力.电视文艺晚会越来越多的运用纪实手法来表现节目,为什么艺术创造者和导演要广泛运用电视纪实手法,将来我们又该如何很好的使用电视纪实手法来创作更多更好的电视文艺晚会,笔者就这两个问题进行探讨,旨在阐述纪实手法在电视文艺晚会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7.
白敏燕  曹彦 《记者摇篮》2009,(10):51-51
电视新闻作为电视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视宣传中起着骨干、主体作用,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最有效的工具之一。它所具有的声画并茂、鲜明生动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和喜爱,在新闻传媒的大家族中,也最富魅力,最具美感。那么,怎样才能使电视新闻给人以美感呢,这就需要我们的电视工作者,提高审美意识,选择真实、自然的新闻题材,巧妙运用电视手法,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电视新闻工作者对于发挥电视纪实传播的特性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推出了一批客观性、思想性较强,社会影响较大的纪实风格新闻专题节目。本文拟从选题和同期声运用两方面,简单谈谈新闻专题片纪实的手法运用中的得与失。就选题而言,纪实风格的新闻专题片集中报道公众关注的社会问题和事件,将目光投向社会生活中的  相似文献   

9.
邱静 《新闻世界》2011,(8):69-70
“电视新闻故事化”,就是运用电视语言以纪实、故事化的手法来做新闻报道。本文以花都广播电视台的《百姓视角》栏目为例,探讨了新闻故事化应具备的几点要素,并对新闻报道故事化的良性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电视新闻何以先声夺人?电视新闻最大的魅力在哪?笔者认为,关键在现场!现今社会,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电视设备的不断完善,现场报道已成为现今新闻节目中最重要的形式之一。如何采用现场纪实手法采制新闻报道,电视现场新闻报道的优势在哪呢?笔者的体会是:一、现场与新闻同步,新闻时效性增强电视现场直播报道,从传播学的意义上说,实现了信息生成、信息采集、信息传播、信息接受四个环节的完全同步。近段时间,全国各家新闻媒体正在开展的"走基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新闻媒介的竞争中,电视的直观性显爪出强大的威力,电视新闻纪实类节目充分发挥在传播上能直接诉诸人的感官,逼真地再现客观事物的形态和运动方式的这一电视特性,让观众亲眼目睹,亲耳聆听到新闻事件发生的全过程,凸显出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12.
方萍 《传媒观察》2006,(8):45-46
与新闻元素结合是电视综艺晚会近几年的一种创作手法,电视文艺与电视新闻,电视文艺的表现性与电视新闻的纪实性前所未有地紧密结合在一起。它的好处在于真实记录能够为艺术升华做铺垫,而建立在真人真事之上的抒情因为有感而发,避免了无病呻吟的毛病。新闻性纪实手法与艺术创作相互依托,相辅相成,最终使电视综艺晚会艺术性得以实现。最为观众熟悉的莫过于每年一度的央视春节晚会,调动了电视新闻报道的各种元素和技术,多视窗、滚动字幕、电话连线、现场大屏幕等的使用,令观众耳目一新。各种复合信息交叉汇集,多方位地将观众的视线带到了世界各…  相似文献   

13.
电视新闻的同步纪实,就是电视新闻中运用音响和画面记录一段生活流程,展示生活原貌而精心剪裁制作的过程。改革开放30年来,各种新闻媒介都以各自的优势吸引和影响受众群体,相互间进行着心照不宣的新闻竞争。在这场竞争中,电视新闻以它声画并茂、同步纪实优  相似文献   

14.
电视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各个电台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电视新闻报道中也不断创新、吸取先进摄影与编辑手法,来增强电视新闻的生动感、真实感。长镜头的运用是电视新闻中最重要的摄影手法之一,在拍摄新闻与新闻纪录片中对于事物或场景的细节描写时,所起到的作用是无法取代的,能提升新闻报道质量,吸引观众的眼球,成为了业界人士关注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5.
电子采访录像设备的使用,使电视现场报道真正成为现实,并且成为电视新闻中最真实、生动的报道形式。所谓现场报道,一类是指记者在动态事件发生的现场完成的报道,这种报道与新闻事件是同步的,它的时效性也最强;另一类是指记者对某件事进行的现场采访和报道。不论是对正在发生的动态事件的现场报道还是对某件事的现场采访,记者记录下的镜头,应该体现事件过程的完整(这里所指的完整,并不是自然主义拍摄的东西)。而完成这一目的的最佳表现方式,就是纪实手法的运用。纪实,是对正在发生的事件的记录,是对行进中的生活的取材,它不仅…  相似文献   

16.
电视新闻现场直播因其最具电视特质的传播形态而成为电视及电视新闻的利器所在。电视新闻的现场直播指的是将新闻事件现场发生的新闻事实图像.声音和记者报道、采访等转换为电视信号直接发射即时播出的一种电视节目类型。它的特点是播出和报道同步进行.是最能体现电视媒介现场感和即时性的节目形式。目前现场直播作为一种电视手法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如何真正把握其特性、发挥其魅力确是大有学问。  相似文献   

17.
电视新闻发展了几十年,逐渐已经取代了报纸杂志在新闻传播方面的主流地位,成为人们"看"世界的重要窗口。作为一名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者,在日常的工作中笔者提倡运用电视化思维去拓展自己的新闻工作,不管是文字编辑、声音编辑还是图像编辑。本文仅就电视新闻编辑如何运用电视化思维这一个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力求抛砖引玉,和广大电视同行一起交流学习。  相似文献   

18.
现代社会,人们随手打开电视呈现的电视节目形式多种多样,我们可以根据电视节目的内容及性质对其大致分为纪实类和艺术类两种。纪实类的拍摄作品主要分为:电视新闻类如《新闻联播》《朝闻天下》,电视纪录片类如《大国崛起》《我们走在大路上》,电视纪实类专栏节目如《东方时空》《新闻1+1》等,而根据节目拍摄现场的不同特点又可分为演播室类摄像和外景类摄像,电视节目不同,其拍摄方式也不尽相同,对电视摄像人员提出的拍摄方式要求也不同——要求摄像记者在纷繁复杂的电视新闻节目拍摄中掌握精准化的摄像技巧才能顺利高效地完成拍摄任务。  相似文献   

19.
纪实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纪录片的发展历程中 ,1 991年出现的《望长城》是一个现代标志。它对电视界的震动是巨大的———“这一声呐喊给中国的电视纪录片带来勃勃生机 ,使其向现代纪录片的品味大大地跨进了一步”① 。它一扫我国电视纪录片过去画面加解说、“随心所欲”和“全知全能”的作风 ,开始用镜头说话 ,开始了纪实手法的成功运用。人们称这是纪实美的回归。此后 ,崇尚纪实风格 ,崇尚纪实手法 ,逐渐成为整个纪录片创作的追求和特征。由于纪录片的推动 ,纪实手法也越来越受到了其它的电视节目的青睐。大量的同期声、跟拍、长镜头等的运用 ,纪实手法几乎…  相似文献   

20.
电视新闻故事化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电视新闻报道中出现的"新闻故事化"是记者们应用越来越多的一种新的创作方式。它是采用纪实的手法来反映某个新闻事件。故事介入电视新闻报道可分为两类。一类像中央电视台《生活空间》栏目的"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这类栏目播放的节目多以新闻专题的形式出现,节目主题再现一个个新闻人物或事件,每个节目长度都在5分钟以上。另一类是在新闻消息中被运用,这类新闻消息在广播电视新闻评奖中又分为短消息(1.5分钟以内)和长消息(4分钟以内)。新闻故事的拍摄,不仅关注事件的结果,更要重视新闻事件的过程,注重展现新闻事故情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