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文学性在综合英语课堂上的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英语是面向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然而,近年来为了迎合就业市场的需要,走入了重技能、轻人文的误区。针对这一问题,结合理论分析与对《夜莺与玫瑰》的文学解读实例可以看到,在综合英语课堂上体现文学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和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促进了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理想结合。  相似文献   

2.
文学即人学,大学文学教育是提升大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的有效途径,在理工科大学开设文学类课程更有利于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理工科大学的文学课程在设定教学内容时要注重经典文学作品的解读与导引,将优秀的文化传统内化为大学生自身的人文素养,从而实现文学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以“兴观群怨”细析《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孔子《论语》中的"兴观群怨"理论解读文学对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作用,说明高职院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文学教育与人文素质的培养密切相关,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西班牙语文学是高校西班牙语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西班牙语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密切相关。通过解读与欣赏西班牙语文学作品,不仅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而且还能促进学生西班牙语语言水平的提高和完善。《堂吉诃德》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享誉世界的文学巨著,蕴含了丰富的人文主义思想,积极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德语文学课以教学方法为指导、以教学技术手段为辅助构建起这门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师作为引导者带领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角色,使其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能动性,进而探究德语文学课堂实践的教学模式,以解读诗歌为例,把学习德语文学与学习语言和文化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切身感受到通过德语文学课能够提高他们的语言综合能力并了解更多更广的德语国情文化知识,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独立思考分析和表达思想观点的能力,加强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6.
英语文学阅读课程应是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但是多年来文学课程在英语学科中的式微已是不争的事实。与之相关的是,英语专业学生阅读原著少,学科能力弱,人文素质培养缺少根基,在很多学校这也成为了普遍的现象。本文以华东师大英语系综合改革过程中设置的系列文学阅读课程的实践为例,阐述文学阅读课程的作用、教学过程中得到的收获与碰到的问题以及课程设置的原则,通过介绍与讨论文学阅读课程的实践探求英语专业学生的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探讨英语专业文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如何采用研究性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形成文学意识,从而既有利于培养学生人文综合素质又能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5,(70):12-13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除了培养学生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能力外,还注意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高校英美文学课程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传统的英美文学教学存在诸多问题,面临困境,已不能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作者根据教学经历,从转变思想,改善课程设置、增加课时和有效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改革教学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9.
高校英美文学课程的最高目标在于培养学生深厚的人文关怀、感悟人生、洞悉生命的意义。然而,针对目前文学课程普遍不理想的现状,主张英美文学课既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又要开发学生研究能力。只有实践与研究并举的文学课堂,才能真正让文学深入人心,提高师生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0.
文学概论课程与许多大学课程一样,倡导系统知识传授过程中的人文精神渗透。具体地说,便是在理论的指导之下,通过文学关注社会人生,通过理性思维训练进行学术道德熏陶,通过专业能力的培养达到综合素质的提升。理论教学中所贯穿的对人类精神世界的关照和人文情怀的培养,实际上是让学生在立身之道的学习中确立人文之心,这两者恰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在走出校门从事社会工作时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相似文献   

11.
高职人文类课程的教学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不仅应为专业课程服务,更应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文学素养、人文精神与学生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是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针对高职学生抵触语文、学习兴趣淡漠的现实情况,实行人文类课程的教改势在必行。针对我院现状,笔者提出了将本院特色能力训练模式"练—学—思—拓"融入本类课程的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12.
<正>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近年来我国深化教育改革所提出的重要内容之一。职业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因此必须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人文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文学欣赏课程成为高职院校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和进行道德教育的必修课程之一。本文从高职院校设置文学欣赏课程的必要性出发,对课程现状以及新媒体视角下的改革措施进行分析,仅供参考。一、高职院校设置文学欣赏课程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我国理工科高职院校重专业轻人文现象严重,导致理工科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相对薄弱。英美文学中蕴含了丰富的人文知识,英美文学教学是大学生英语学习中提高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本文试图从所在的理工科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实践出发,运用建构主义理论,探索英美文学课程模式,培养学生英美文学内涵和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4.
新的高教改革强调人才培养的精英化与素质化。作为训练学生语言能力、培养学生人文素养重要平台的英美文学课程,其教学改革的重点应集中在增强学生对文学原著的阅读体验、利用西方文学批评理论进行文本解析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结合学生自身认知水平对文学作品进行探究解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通过英语文学认识西方文化,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综合人文素质,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这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行之有效的教学途径。本文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探索高职英语文学阅读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学内涵和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教育目标之一。高职高专院校英语专业中英美文学课程处境尴尬。该课程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有不可或缺的作用。高职高专院校应该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在重视学生技能培养的同时,努力改进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充分发挥该课程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特有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文学素养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学生迫切需要提升文学素养,本文以《文学英语》课程的教学实践为例,研究和探索理工科院校文学英语课程教学模式,旨在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8.
新闻专业开设文学课程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实现教学培养目标的客观要求和推进学科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新闻专业文学课程的设置存在教学目标错位、教学模式单一以及考核评估机制缺乏等问题。积极开展新闻专业文学课程教学改革,建立健全教学评估与考核机制,实施教学规范化管理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英美文学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人文素质为核心的综合性课程.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应综合运用文学素养测评、示范教学、批判性阅读、课堂讨论和文学评论文章的写作等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文章阐述了人文教育的内涵,在外语教师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与文学课程的内在关系,提出了文学课程改革的思路,包括文学课程的内容、形式、方法和手段。认为文学课程能否体现人文精神取决于教学方法,不能把文学课仅仅作为知识课和语言学习的手段,而应该在文学课程中尽可能体现人文方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