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让我们先来做一个实验. 取一根长木尺,放在两手水平伸直的食指上,使两指同时向木尺中间滑动(注意保持木尺水平),你会发现,无论你如何指挥,两个手指都不会同时向木条的中间移动,只能是一个指头滑一段停下来,另一个手指开始滑动,两个手  相似文献   

2.
魔法跷跷板     
《小朋友》2005,(5)
在一个用木尺做成的跷跷板上,两头各放着一个空纸杯,两边一样高,木尺是平衡的。你把脸靠近其中一个纸杯,当然并没有任何东西碰到纸杯,你嘴里念念有词,跷跷板就自动动了起来,这是怎么回事呢?道具:木尺一把、火柴一盒、两个一样大小的纸杯。表演方法:A.将木尺的中间位置放在火柴盒上,使木尺平衡,做成一个跷跷板。在木尺的两端各摆上一个盛了水的纸杯,调整至木尺重新平衡为止。B.将你的一根手指放进其中一只纸杯,那边的跷跷板就下降。再将手指放进另一只纸杯,跷跷板便向另一端下降。可以多做几次。C.关键的时候到了,你倒空两只杯里的水,大声…  相似文献   

3.
我们在进行了"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教学之后,有学生向笔者提出了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当时笔者没有给出解答,经过思索之后现将分析表述如下,敬请各位同行指正. 问题."一根均匀的棍子,质量为m,长度为L.其两端被我的两个食指水平支撑着,同时我缓慢移动我的两个手指,使它们在棍子的质心汇合,为什么棍子会在我的这个食指或者那个食指上滑动?若静摩擦系数为μ静,动摩擦系数为μ动,在此过程中我做了多少功?" 解析:通常两个食指作用在棍子上的支持力是不同的,因而棍子两端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就不同,滑动就会发生在小的这一端.然而,因为滑动端的支持力在滑动的过程中是不断增加的.相应的动摩擦力也会不断增加,到了大于另一端的静摩擦力的时刻,滑动会在第1个手指处停止而在第2个手指处开始,这样在全过程中两个手指会交替滑动和固定.具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在讲物体“重心”时,做几个简单有趣的小实验,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实验1.拿一个米尺,用两手的食指托住米尺两端,两个食指要伸直,使米尺呈水平状态.然后两手带动食指向中问一起靠拢,直到两手的食指并在一起.在此过程中,米尺要一直保持水平,拇指和手的其他部位尽量不要碰到米尺.可以发现,无论是两个食指一起向中间运动,或者是一个手的食指不动.另一个手的食指向它靠拢.米尺总要做对应的运动,最后两个食指合在一起的位置,正好是米尺的中间部位50厘米处.这十实验可以叫几个学生上来做,并注意使米尺没有刻度的一面和食指接触,极容易成功.它验证  相似文献   

5.
▲你准备好了吗?铅笔▲一起做吧! 如下图所示将一枝铅笔放在分开的两手的食指上,然后两食指同时向铅笔的中心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会发现,铅笔在食指上是交替移动的,在右手食指上移动时,在左手食指上是静止的;在左手食指上移动时,在右手食  相似文献   

6.
王猛 《中学物理》2011,(5):27-28
(1)一根粗细均匀的均质细杆,左、右手分别伸出食指支撑细杆,然后两手指缓慢靠近,手指与细杆发生相对移动,最终手指接触,则指缝中间位置即为细杆的重心;用一根手指支撑刚才所测位置,细杆处于平衡状态,实验得证.  相似文献   

7.
正这几年各地的中考卷频频出现考查学生提出探究问题的能力.例1如图1所示,将两手的食指放在铅笔的两端下面,尽量使铅笔保持水平,向铅笔的中部移动手指(也可以用直尺做).重复几次,你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就观察到的现象,提出一个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____.答案铅笔相对于两手指左右交  相似文献   

8.
游戏一则     
伸出你的两个食指并将一把尺子平衡地放在食指上。在尺子下移动你的手指,直到它们相接触。你会发现不管你怎么移动,两指总是在尺子的正中相会。现在反过来试试。尺子的  相似文献   

9.
张九铸 《物理教师》2009,30(8):31-32
问题的提出:将一支铅笔放在处于同一水平面内且相互平行的两个食指上,如图1所示.然后使两指缓慢地相互靠近,并且使铅笔继续保持水平.此时会发现,虽然铅笔相对于地面几乎不动,但是铅笔会先相对于其中一个手指滑动,然后相对于另外一个手指滑动,再相对于前一个手指滑动,如此交替进行.试解释上述现象.  相似文献   

10.
这几年各地的中考卷频频出现考查学生提出探究问题的能力. 例1 如图1所示,将两手的食指放在铅笔的两端下面,尽量使铅笔保持水平,向铅笔的中部移动手指(也可以用直尺做).重复几次。你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就观察到的现象,提出一个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____.  相似文献   

11.
Tow Games     
Extendyourtwoforefingersandbalancearuleronthem .Slideyourfingersbeneaththeruleruntiltheymeet.Youwillfindtheyalwaysmeetatthemiddleoftheruler,whateveryoudo .Nowtrytodotheopposite .Balancethecenteroftheruleronyourfingersandtrytoslidethembacktotheends .Youwillfoundthatonefingeralwaysremainsatthemiddleoftheruler !尺子的中点伸出你的两个食指并将一把尺子平衡地放在食指上。在尺子下移动你的手指直到它们相接触。你会发现不管你怎么移动 ,两指总是在尺子的正中相会。现在反过来试试。尺子的正中稳放在你并拢的两个…  相似文献   

12.
怪小球     
请你把左右两手的食指放在距离鼻尖30厘米的地方,两只食指的指尖相对。眼睛越过指尖对面的墙壁上注视。这时候,你会忽然发现,指尖的中间似乎夹有一个奇怪的小球。这是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13.
让橡皮筋乖乖地从一个手指跑到另一个手指上!试一试将一只橡皮筋套在你左手的食指上(手掌朝下),然后用右手抓住它下面的一端,并旋转90度(把靠近自己一侧的橡皮筋扭向指尖),使两条皮筋一前一后(沿手指的方向)。接着,捏住橡皮筋,把它从手指的下方绕过中指套回到食指指尖上。需要注意,原本在前的一股在此过程中,仍要保持在前。此后,用右手抓住左手的食指指尖,再弯曲中指。这时,橡皮筋“啪”的一声,摆脱了食指,挂到了中指上。“失物招领”你能用64个正方形拼出65个正方形,真奇妙!试一试把一张图表纸按照图A所示剪开。两个边各有8个正方形,所有…  相似文献   

14.
五指开门     
目的:发展幼儿手部小肌肉的动作,训练手指活动的灵敏度。玩法:边念儿歌边做动作预备姿势:两手五指交叉相握儿歌动作大门开开进不来,二门开开进不来,三门开开进不来,四门开开进不来,五门开开请进来两手大拇指竖起,指头相碰4次,其余手指保持交叉状两手大拇指相碰不动,食指竖起,相碰4次。两手大拇指、食指相碰不动,中指竖起,相碰4次。两手大拇指、食指、中指相碰不动,无名指竖起,相碰4次两手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相碰不动,小拇指竖起,相碰2次两手手心向外翻,做开门状。五指开门@张艳群~~  相似文献   

15.
讲解摩擦力时,常演示这一实验:一把尺子平放在伸直的两只食指上,然后使两食指向内互相靠拢,可观察到以下现象,先是一只食指相对尺子滑动,接着另一食指相对尺子滑动,之后先动的那只食指又相对尺子滑动……如此交替,两指不会相对尺子同时滑动.  相似文献   

16.
1.藏手指:两人一组,一人两手合掌放于胸前,其中一个手指屈在掌内。请另一人猜猜哪个手指藏起来了。猜中后,两人交换进行。2.五个好娃娃:左手握拳,念儿歌:“五个好娃娃,乖乖睡着啦,公鸡喔喔啼,叫醒五娃娃,拇指姐姐起床了,食指哥哥起床了,中指哥哥起床了,四  相似文献   

17.
小朋友,你们大家都喜欢说OK。当你同意某个建议时,你会用大拇指和食指弯曲成一个圆,伸直其它三个手指,同时说:“OK!”。那么你们知道OK一词是怎么来的吗?  相似文献   

18.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教学中,重视学生提出问题、积极探索如何提出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有这样一道中考题:利用手边的直尺(铅笔、圆珠笔)做一个小实验:如图所示,两只手的食指水平放置,分别托住直尺的两端,然后让两个食指缓慢向中间靠拢。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请你提出一个与物理有关的问题(不要求解答)。  相似文献   

19.
<正>亚里士多德错觉是最古老的错觉,而且也很容易实现。将食指和中指交叉,然后触摸一个小的圆形物体,比如晒干的豌豆,人们会感觉自己好像触摸了两颗豌豆。这个例子就是所谓的"感知分离"。当人们交叉手指时,这两个手指平时不接触的两个侧面便"相会"了,触觉从这两个侧面分别传向大脑。由于正常状况下两个手指的这两个侧面几乎不会同时接触同一个物体,因此,人们的大脑意识不到手指已经交叉,便"想当然"地以为是两个豌豆。举一个更简单的例子。将双手掌心向下向前伸出,闭上眼睛,让别人先后敲击你  相似文献   

20.
[道具]橡皮筋[表演场所]任何地方都可以[观众]1人1“你知道物体的瞬间移动吗?我现在表演给你看看吧。”把橡皮筋套在食指上。2“橡皮筋在哪个手指上?”让对方确认橡皮筋套在食指上。3“那么,现在呢?”手握成拳。对方肯定会回答:“在食指上。”“你是说橡皮筋现在套在食指上吧?”再三追问。4“黑色魔术力量,1、2、3!”念一遍咒语,伸直手指,橡皮筋已在瞬间转移到了中指、无名指和小拇指上了。为什么会这样橡皮筋的瞬间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