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建设符合学校实际的《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实践训练体系迫在眉睫《新闻采访与写作》作为新闻传播学科的核心课程,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新闻采访和写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学会采写消息、通讯等新闻体裁,学会处理和交流信息,该课程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新闻业务能力的高低。但目前在《新闻采访与写作》的教学上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讲授、轻实践训练的现象,学生在学完该课程后  相似文献   

2.
张海艳 《新闻世界》2009,(9):190-191
新闻学专业英语是一门综合新闻与英语的课程,实践性强,单纯讲授式的方法已经不能完全适应该课程的需要。应该积极采用互动式教学。根据实践,笔者总结出了互动式方法在新闻学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形式。  相似文献   

3.
屠凤娥 《新闻知识》2012,(10):76-77,102
新闻媒体竞争的加剧,使媒体对新闻从业者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讲稿式课堂显然已经"不合时宜"。作为新闻学核心课程之一的新闻采访写作的讲授必须"与时俱变"。结合课程特点和实际需要,笔者在该课程的教学中灵活应用探究式、对话讨论式、案例教学、模拟演练、实战训练等教学方法,旨在让学生能够学到不断发生变化的新闻媒体所需要的真才实学。  相似文献   

4.
新闻传播学教育因与思想政治意识形态的紧密关系,成为课程思政实践的先行者。《新闻学概论》课程是新闻传播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在该课程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实践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新闻学概论》课程思政的实践,提出该课程将价值引导贯穿知识讲授、能力培养全过程的思路及方法。  相似文献   

5.
一、新闻评论教学的传统互动模式新闻评论人才该如何培养,学界观点不一。有人认为要实施课题型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探索积累新闻评论的教学经验并形成系统的理论。以指导后续教学;有人认为要夯实基础。可以通过讲授、研读或观摩名家作品以及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来进行:有人认为要强化实践。多开展实际的新闻评论写作与摄制,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新闻采编、社会实践与社会调查;有人认为可安排学生到媒体评论部实习或包干一个媒体专栏,或联系媒体著名评论员以“一对一”的方式帮带学生。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新闻职业化的角度出发,结合比较研究以及亲自访谈等方法,审视了新时期新闻本科教育的阙失。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新闻本科教育要以新闻学为本位;提出课程变革需遵循广博性、深入性、经济性和务实性等原则;提出细化专业以提升专业水平的层次;提出引入媒体培训等方法使新闻教育教学直面新闻这一职业。  相似文献   

7.
贺明华 《编辑之友》2015,(2):102-106
附属医院模式是美国新闻教育界提出的一种新闻教育新模式,其理论基础是“在做中学”.该理论认为:新闻学院应为社区服务;拓展以知识为基础的新闻课程,开展数字与媒介素养教学服务;媒体实验室应引领未来新闻教育改革.为提高我国新闻教育质量和水平,大学需要改革创新校园媒体,新闻院系需要与社会媒体共建;开展以知识为基础的课程改革,拓展数字素养课程教学范围;聚合全社会资源,设立文理交叉、跨学科、产学研相结合、面向未来创新的媒体实验室.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时代的高校新闻传播实践教学,在融入互联网思维、理解"互联网+"内涵与意义的同时,应接地气地与社会广泛接触。互联网思维强调创新性、系统性、开放性,能促使高校教师教学思维要及时更新,促使学科、专业、课程间的整合,促使教师教学的沟通与合作。媒介融合时代新闻实践教学平台应开放、共享,应实现校园媒体实践与社会实习融合。校园媒体实践是社会实习的预备期,社会媒体是"真刀真枪"的生态环境,与职业发展直接挂钩。高校应在新闻传播实践教学中,合理利用校园媒体的优势,有计划地普及、推广、完善校园媒体的运作,实现校园媒体与社会媒体实践教学优势互补,充分互动,形成更加完善、完整的新闻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9.
张淑芳 《东南传播》2010,(8):108-109
文章以媒体乱象与"新闻伦理课程之死"为切入点,探讨了新闻伦理课程在教学中遭遇尴尬的原因,并提出以具体情境为依托复活新闻伦理教学的实践精神,引导学生重新回到新闻伦理学课堂。  相似文献   

10.
新闻采访课程实践教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新闻学教育发展非常快,相关研究也不少,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培养出的毕业生难以适应媒体发展需要。新闻采访课程作为国际新闻专业的核心课程,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新闻采访的基本理论、方法、技巧,更要注重实践教学,切实培养学生的新闻实务素质,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理解和运用新闻采访的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11.
陆敏 《新闻前哨》2022,(8):74-75
基于融媒体时代对于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多种素质提升的要求,《摄像基础》课程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探究互动式教学模式,力图建构一个涵容多种形态素材的具有抱持性的互动式教学环境模型,激发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内在的求知欲与探索欲;在引导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逻辑思维、创新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等多种思维能力,力图实现专业知识学习...  相似文献   

12.
传播学研究方法本科教学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新闻传播学专业本科学生的学科基础必修课,传播学研究方法这门课程带有偏重量化分析、实证分析等理工科课程的色彩.如果教师讲解时仅停留在简单地解释传播研究方法、基本原理的层面,往往流于空对空讲授,长此以往学生会渐渐失去对这门课程的兴趣.  相似文献   

13.
闫瑞 《新闻世界》2022,(8):72-75
融媒体时代,传统固有的媒体形态被打破,新闻传播的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不仅对媒体的摄影摄像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对高校的新闻摄影摄像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立足融媒体时代的大传播环境,探讨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进行《新闻摄影摄像》课程的教学改革,并结合昌吉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产、学、研、用”平台,通过工作坊模式的项目制实践,打通学界与业界的实践渠道,指导学生主动参与媒体的拍摄实践,推动以赛促学、以学促用的新媒体实践教学常态化。  相似文献   

14.
陈日红 《东南传播》2018,(5):140-142
《传播学研究方法》作为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必修课,在分析课程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基于互联网调查的课堂教学改革目标,梳理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总结出授课模式和课程评价体系两方面的具体内容,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的原则,并以教学周安排拟出改革实施计划,最后完成该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全过程.对传统的《传播学研究方法》课堂教学进行了适当调整,以期符合该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5.
国内新闻学教育发展非常快,相关研究也不少,存在的问题之一一就是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培养出的毕业生难以适应媒体发展需要.新闻采访课程作为国际新闻专业的核心课程,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新闻采访的基本理论、方法、技巧,更要注重实践教学,切实培养学生的新闻实务素质,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理解和运用新闻采访的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16.
陈燕 《新闻前哨》2014,(10):69-70
新时期,媒体承担着舆论监督与引导、历史记录与文化传承、民意宣泄与社会平衡的责任,这也对新闻教学提出更多要求,可从思想武装、课程设置、新闻实践入手,三位一体地构建教学体系,夯实作为媒体未来从业者的新闻学子的媒介责任与职业理念。  相似文献   

17.
雷丽平 《青年记者》2016,(20):117-118
《新闻采访与写作》是网络编辑专业的核心课程,长期以来沿用着传统新闻采写的教学模式,以讲授和作业为主.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当下传统媒体人才培养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网络公司对人才的需求,如何调动在校学生对新兴媒体了解的兴趣,如何快速让学生了解“互联网+”时代对媒体人的职业要求?如何更加有效地利用课堂时间?这些问题都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关注的,也是同行教学环节中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新闻传播学科双语教学方法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毅 《现代传播》2002,19(6):109-110
双语教学是使用原版专业学科教材 ,运用外语授课的一个过渡性的阶段 ,即采用外、汉两种语言来讲授原版教材。本文分析了在新闻传播学科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课程选择、时间安排及教师要求 ,讨论了双语教学如何有效地进行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作为"文科中的工科",新闻实践教学在新闻教育中具有特殊地位,媒体融合又给新闻实践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但国内新闻实践教学依然是人才培养中的相对薄弱环节,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要求还有差距。本文在建构主义视角下,梳理和总结了目前新闻实践教学的三种主要模式及其不足,并以江西师范大学传播人通讯社为例,提出了媒体+社团+课程的"三元驱动"新闻实践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基于校园媒体"实习场",由社团情感凝聚形成"实践共同体",并连接多种课程组织起"实践支架",达到实现"实战训练"、突破"专业壁垒"、打通"课堂内外"的目的,是一种相对经济、容易实施且有效果保障的校本新闻实践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建设背景之下,各类课程和教学改革被逐渐提上议事日程。由此,本文从笔者数年讲授新闻传播理论课程的实践出发,以品牌传播作为新的视角,探讨如何更好地进行新闻传播理论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从而助推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