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今,中国纪录片已发展到比较成熟的阶段,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受众"精英化"倾向值得关注与思考。本文从文化学的角度出发,以当下热播的纪录片为案例进行具体分析,以期从受众层面探索中国纪录片的"精英化"与"大众化"的双向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表征概念对热播电视剧中利己主义形象给予分析,对于不同道德形态下的利己主义形象予以观照。目前利己主义形象及行为在热播电视剧中较为普遍,主要体现在职场道德、家庭道德和个人道德品质方面。作为大众传播的重要信息,热播电视剧形象表现出的泛利己主义以及利己主义"合理化"现象,对于受众道德认知乃至实践有可能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与误导。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表征概念对热播电视剧中利己主义形象给予分析,对于不同道德形态下的利己主义形象予以观照。目前利己主义形象及行为在热播电视剧中较为普遍,主要体现在职场道德、家庭道德和个人道德品质方面。作为大众传播的重要信息,热播电视剧形象表现出的泛利己主义以及利己主义"合理化"现象,对于受众道德认知乃至实践有可能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与误导。  相似文献   

4.
王娇娇 《今传媒》2011,(12):70-71
穿越剧作为一种新的电视剧题材,大部分改编自网络穿越小说,最近在荧屏上红极一时,甚至出现"未播先火"的现象,受到观众的热捧。除了本身的娱乐元素和故事情节之外,穿越剧中"穿越"这一行为也迎合了观众的一些新的心理需求,例如对现实的逃避。本文结合当下热播的穿越剧《步步惊心》,从穿越剧的叙事方式、表现手法、人物形象及受众的心理需求几个方面分析了穿越剧热播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电视剧<蜗居>的热播引发全社会对青年一代"房奴"现象与"蚁族"身份的讨论与审视:传统的置业观念、住房符号化的身份象征与广告效应使"蚁族"进阶为"房奴",并带来新的困惑和焦虑.<蜗居>的受众深层心理可以归纳为三点:"蚁族"定位与身份认同心理、群体现照与平衡归属心理、窥淫欲望与道德评判心理,暗合现代社会受众对文化消费品的期...  相似文献   

6.
CCTV-8与家庭消费品客户尤其是日化行业品牌的关系可以用"情定电视剧"来形容。在"2009夏日热播季"的持续中,继续发挥"新剧首播"的突出优势,以题材的多元化聚揽受众,满足观众的高品位要求。  相似文献   

7.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论证积极的媒介内容能够促进受众内心积极力量的增长,来倡导媒介中更多积极内容的传播。党的十八大以来,"正能量"传播为国家和主流媒体所重视,但有些媒体从业人员在利益的驱动下,传播的内容难免仍旧以"注意力经济"为主导。这使国家战略与媒体业界的理念惯性之间还不能完全无缝隙对接。而本研究发现,母亲受众在观看热播节目《妈妈咪呀》后,其积极人格特质会受到节目中妈妈们展现的如"坚持、热情、希望、对美的欣赏等"特质一定程度的影响。本文论证了"正能量"传播赢得受众喜爱的可能性及其对受众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多元化和大众化需求环境下,网络自制剧显示出很强的年轻化文化特点,"狂欢化""情感文化""幽默文化"等文化元素,语言风格高度贴合青年人的文化意识形态和情绪表达,剧目内容与现代青年受众的审美意识相符合。因此,满足受众心理是网络自制剧成功与热播的前提。  相似文献   

9.
林皎 《东南传播》2012,(10):103-104
2011年底,以当代青年感情、事业为题材的电视剧《北京爱情故事》热播,2012年获得各大省级卫视和观众的热捧。本文尝试从传播过程的几个基本要素,对该剧成功背后的原因进行剖析。发现传播主体与传播内容的接近性、传播内容与受众之间共同意义空间的扩大、系统化的立体式传播和受众的"使用与满足"是其成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张娟 《青年记者》2007,(10):79-80
2005年9月,湖南卫视在黄金时段播出韩国大型历史剧《大长今》,由此,韩剧在我国又掀起了一股热播浪潮。该剧的热播,再一次以实践证明受众在大众传播中的主动性与参与性地位,从而模糊了受众与传播以及媒介中人的界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2014年数量众多类型各异的喜剧综艺节目陆续登陆各大卫视,形成该年度电视荧屏上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本文以收视率名列前茅在观众中产生一定影响的《我们都爱笑》为例,分析了高收视率背后受众的"使用"与"满足",并对此类节目热播现象进行了理性思索。  相似文献   

12.
随着以《非诚勿扰》为代表的电视相亲节目的热播,各电视台开始争相开办此类节目。本文对相亲类节目的现状及热播原因进行分析,认为此类节目在不断丰富受众文化娱乐生活、取得高收视率的同时应该坚持正确引导,保持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谍战片持续热播,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也成为一种文化现象,这不仅关乎编剧、导演和演员,更关乎社会转型期受众的集体期待和心理寻唤。本文试图从受众社会心理学视角,探寻谍战剧热播与当下社会大众集体寻唤心理间的契合关系。借以证实,电视剧的创作,与受众心理的成长与迷失具有微妙的联系,只有契合了时代性的受众心理需求,才可能生产和播出真正的优质影视作品。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谍战片持续热播,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也成为一种文化现象,这不仅关乎编剧、导演和演员,更关乎社会转型期受众的集体期待和心理寻唤。本文试图从受众社会心理学视角,探寻谍战剧热播与当下社会大众集体寻唤心理间的契合关系。借以证实,电视剧的创作,与受众心理的成长与迷失具有微妙的联系,只有契合了时代性的受众心理需求,才可能生产和播出真正的优质影视作品。  相似文献   

15.
电视交友节目《非诚勿扰》的传播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卫视新派婚恋交友栏目《非诚勿扰》的"热播"与"火爆"引起了业内和业外人士的广泛关注。本文运用传播学的相关知识,以传播内容、媒介分析以及受众分析为主要切入点,探讨《非诚勿扰》节目热播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传播学的相关知识,以传播内容、价值观和受众心理为主要切入点,探讨《非诚勿扰》节目热播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热播IP剧审美效果的文本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奕  梁煖 《传媒》2016,(13):75-77
根据美国大众学者约翰·费西克的"文化经济"理论,电视作为文化产品,在流通过程中所产生的意义、快感和社会认同是由电视观众所决定的.电视之所以受到观众的喜爱,是因为它实质上是现实生活中各种关系的再现,是电视受众各种欲求的主体体现.本文通过对走红荧幕的热播IP剧进行文本分析,分别从"世俗叙事""奋斗神话""美人计"三个层面来探讨热播IP剧是如何顺利实现意义、快感和社会认同,并"生产"和产生审美效果的.  相似文献   

18.
刘凯 《传媒》2015,(19):72-74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及媒体传播方式的改变,商品的广告宣传手段已从传统方式向多屏、多类型节目植入的形式转变.本文结合前段时间热播的综艺节目《花儿与少年第二季》为例,分析"互联网+"时代下我国综艺节目广告的植入模式、传播效果及受众细分等问题,并对"交互式"的广告植入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穿越剧一度活跃于电视和网络,受到观众们的热捧。本文分析了其热播的原因,探究了其传播功能,认为其具有文化传递、消遣娱乐和弥补受众心理缺位三种正功能,具有麻醉低龄受众和扭曲历史误导受众两种负功能。  相似文献   

20.
张红军  王瑞 《现代传播》2012,(10):50-54
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和"80后"收视群体的崛起,电视剧(尤其是热播剧)越来越呈现出"碎片化"接受的特征。即:对同一部电视剧,不论是通过电视媒体还是通过网络媒体观看,不同受众所关注的元素和方面愈发多样化;并且,对同样的元素和方面,观众的立场和观点也愈发多样化、离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