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前些日子,一些报纸围绕“马丁事件”作了不少文章。从学术讨论的角度看,人们倾向于这么一种意见:需要造就一种比较融洽的气氛,一种此较宽松的舆论环境。报纸本应为造就这种气氛和环境作出努力,然而很遗憾,“马丁事件”之所以成为“事件”,却与我们新闻界不无关系。违背事实作报道,是一个原因。事情是由国外的新闻机构引起的。马丁的文章《我国经济学研究的十大转变》,早在1985年11月2日就发表在《工人日报》上,《北京周报》作了转载。可是日本时事通讯社在电讯报道中,却把马丁的原文意思歪曲了。马丁在文章中只是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面对着不同的任务”,在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许多经济问题时,“在《资  相似文献   

2.
由国内报刊转载美国《中报》社论而引起的“马丁风波”已告平息。《世界经济导报》六月三十日又转载《中报》的另一篇社论。这篇社论申明该报对“马丁风波”的立场和看法,说去年那篇社论的主旨并非针对马丁个人,而是对中国学界的善意批评。批评也不等于“扣帽子”。为什么大陆某些报刊和人士“对马丁文章提出种种议论和责难”竟会酿成风波?只要“争鸣”的权利得到保障,就算马丁被扣上  相似文献   

3.
今年五月二十四日,新华日报一版右上角显著地位刊登《“马丁文章风波”得到妥善处理》的新闻后(以下简称“马丁新闻”),受到报社内外读者的好评。《羊城晚报》、贵州《文摘》报作了转载,还加了评论。许多读者指出.这是一篇值得一  相似文献   

4.
历时几个月的马丁文章风波得到妥善处理。现在,南京大学的青年学者和理论工作者,正加紧对各个学科领域前沿阵地重大课题的研究,开展学术自由讨论,校内洋溢着一派学术民主空气。去年十一月二日,南大哲学系青年教师宋龙祥,以“马丁”的笔名在《工人日报》上发表了《当代我国经济研究的十大转变》这篇专文。不料,文章刊出后引起了北京、上海以至海外理论界、新闻界的关注。海外有些报刊在介  相似文献   

5.
《世界经济导报》在3月31日一版报道了马丁文章发表后在新闻界、理论界引起的强列反响。马丁文章最早发表在去年11月2日的《工人日报》上,后由《北京周报》译成英文、日文等摘登在12月9日出版的《北京周报》上。去年12月11日,日本一家通讯社从北京发出电讯,两家日本主要报纸也随即予以刊登。这则电讯把马丁文章本没有的意思强加进  相似文献   

6.
著名画家,原《重庆日报》、《重庆晚报》美术编辑马丁八十漫画作品展于2007年9月27日至10月20日在沙坪坝文化馆六楼展厅展出。  相似文献   

7.
我在《新闻大学》1988年夏季号发表《关于新闻若干问题的哲学思考》以后,卢惠民同志在冬季号发表了与我商榷的《关于新闻和新闻价值定义问题》(简称“卢文”)的文章。卢惠民同志与我商榷的主要之点是:我在文中,列举的全国二十所大学联编的《当代新闻学》关于“新闻就是及时公开传播的非指令性信息”的定义,是否包含着唯物辩证的观点?《当代新闻学》对新闻价值的表述,是否比较恰当?鉴于“卢文”提出了一些值得深思的观点,就有必要对“卢文”的、“商榷”进行再商榷。  相似文献   

8.
记得前两年曾读过一篇文章,题目叫《读者是什么?》。文章洋洋洒洒三四千言,可作者说得越多,我这个读者却越糊涂,被他牵着鼻子钻了几十条胡同,可“读者”究竟是“什么”?我也未搞清楚。我又回过头来在字  相似文献   

9.
最近,李连科出版了他的新作《价值哲学引论》。至此,李连科完成了他研究价值问题的三部曲:《世界的意义———价值论》—《哲学价值论》—《价值哲学引论》。从“价值论”,到“哲学价值论”,再到“价值哲学”,李连科是在一步一步地接近价值哲学研究的腹地。1985...  相似文献   

10.
邓拓写《燕山夜话》的题外话邓拓同志离开报社到北京市委工作以后,报社编委会决定,理论部的工作还请他代管一个时期,负责审阅理论版的文章,所以我还经常到他家去,送交稿件,汇报情况,请求指示;又加我们长期相处,建立了友谊,常常想念他,我总是找机会同他去谈心。有一次他问我:“我在北京晚报上写的《燕山夜话》你看了吗?有什么意见,听到什么反映?”当时我正想请他为本报多写点理论文章,所以就借这个题目闲谈起来。老实说,他当时已发表的《燕山夜话》,我是看了些,但是兴趣不大。为什么呢?因为我当时对  相似文献   

11.
今年第一期《新闻记者》杂志的“向您推荐”专栏,摘登了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记者罗伯特·卡恩1968年写的调查报告《救救国家公园》,同时还刊登了推荐文章《见微知著妙笔生花》。读了这两篇文章,感慨良多。我不想贬低卡恩的作品。在当代美国记者的报道中,他这篇《救救国家公园》算得是杰出之作,不然他怎么会获得美国1969年“普利策全国报道奖”呢?我认为《新闻记者》杂志推荐  相似文献   

12.
中国当代知识分子最缺乏什么?中国当代文化语境中最缺乏什么?” 这是北大学生余杰在《距离“底层”有多远》(见《新华文摘》98·6)一文中对我们提出的质问。他抱怨说,在包括文学、报刊、影视、音乐、绘画等各个方面的中国当代文化语境中,“95%以上的中国底层民众的生存状貌居然像阿伯丁神灯一样不翼而飞”,“数年前的人文精神讨论试图回答这两个问题,最后却又远离了问题的答案。”他指出,答案就是:“底层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之书——人类基因组计划透视》、《真科学——它是什么,它指什么》、《奇异之美——盖尔曼传》、《我思故我笑》、《反物质》等新品陆续“亮相”,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哲人石丛书”已悄然推出了整整50种,颇为业界所瞩目。作为国内最大规模的自主策划引进国外优秀科普作品的“高端”科普工程,“哲人石丛书”相继被列入国家“九五”、“十五”重点图书出版计划,其三大系列“当代科普名著”、“当代科技名家传记”、“当代科  相似文献   

14.
“中国当代名人随笔”,八本,摆在面前,明净亮丽,沉厚茁实,极想点评散笔式地写点东西,只缘这几本书“等闲拈出便超然”。 蒋子龙卷 曾与一刊物编辑闲话。他说道,极想得蒋子龙一篇文章发发。因为他的文章大气,丈夫气,一篇文章出来,就足以扫荡一大片柔媚与琐细有余了……的确,翻开卷帙,《小人效应》不消说了,就是《爱情欺负什么人》、《男人的私房钱》,充溢着的,又何尝不是这种大气韵。  相似文献   

15.
100年前,卡夫卡在《变形记》中让格里高尔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100年后,导演哈维尔·吉亚诺利在《超级明星》中让马丁变得万众瞩目,这是互联网时代的变形记。生于巴黎郊区的马丁碌碌无为,在一家电子产品回收站工作,与几个有轻度智力障碍的同事一起拆散报废的电脑。在同定的时间午餐,早晨走过固定的线路,乘坐地铁去上班,晚上回到独居的家中。本来,他将一直如此,直至死亡。但是,一切都被打乱了。一天早上,马丁坐上地铁,看到一位年轻姑娘羞涩地望着他笑。这个沉闷的男人以为自己即将迎来一段艳遇。对面的女人突然打断了他的幻想,谦卑地问他“您能否为我签个名?”这个半生庸常的男人从未被如此隆重地对待。他笑着询问原因。那位女士解释说,是帮自己的朋友要的。语气中仿佛马丁理应知道以自己的声名,给公众签名是一种义务与礼貌。马丁羞涩地推辞。但车内已经开始骚动起来。几乎所有人都掏出了手机,粗暴地用摄像头对准马丁,大声呼喊他的名字。  相似文献   

16.
文化知识基本书目──摘自《中华读书报》1995年5月24日作者:张岱年《中华读书报》提出“跨世纪中国人该读什么书”希望人们参加讨论,编者要我发表意见,开一书目。我是研究哲学的,“三句话不离本行”,难免偏重哲学书。姑且开列,聊供参考。这里只开列最基本的...  相似文献   

17.
1980年,编辑部收到一篇来稿,题目是《英雄幕后》。文章写的是一位农学院园艺系的女大学生,在农村扎根苦斗了二十多年,曾经得到党和人民给予的信任和荣誉,可是如今她却陷入了困境。文章题目很醒目,但“幕后”究竟有些什么,作者吞吞吐吐,什么也没有说明白。从文章本身来看,可以说“言之无物”,作者似乎还有点故弄玄虚;但文中写的这个人我熟悉,她是一个实干家。1962年《人民日报》曾有过报道,1976年《文汇报》、《河南日报》相继报道她《坚持农村二十年》。来稿虽然写得空洞、飘忽,但这个人物却牵动了我的心。于是我们给作者(一个区干部)写了一封信,提出了要求,希望他能将文章写得扎实些,如有  相似文献   

18.
今年五月二十四日,《新华日报》在一版上刊登了《“马丁文章风波”得到妥善处理》的报道,受到读者们的好评。这是一篇针对性、指导性强的理论新闻。它的特点是:立意比较新——新鲜的主题思想;角度比较新——选择了新的报道角度,读者关心的报道角度。它用具体的事实说明:繁荣社会科学,需要一个宽松的环境和良好的学术气氛。人们对“马丁文章风波”的强烈反响,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诸如:贯彻“双百”方针问题、学术民主问题、理论发展的障碍问题、理论研究方向的问题。随着这些问题的深入探讨,必将  相似文献   

19.
写杂文应该注意什么问题?怎样才能写好杂文? 夏衍同志给《杂文报》写了一篇小文章《杂文三忌》(《人民日报》也转载了),他认为写杂文忌三点:一忌教条八股,二忌“怕”字,三忌冗长。他从“忌”的角度讲了杂文写作应该注意的问题。我今天从“贵”的角度讲。杂文“贵”在哪里? 我先念唐弢同志的一封信。二十年前,我在中央高级党校理论班学习,当时唐弢同志也住在中央党校编教材。我就把自己写的几十篇杂文剪报交给他,请他看看,提提意见。唐弢同志挺认真,看后写了封信给我。那时我三十出头,勉强可以算个青年。唐弢同志是老前辈了,他专门写了这封信,体现了他对青年作者的关怀和帮助。这封信中这样写道: ……今晚灯下,把全部剪报读了一过,其中有好些篇,报上发表时我就读过的,而且至今还留有  相似文献   

20.
阅读梁实秋先生的散文集,我几次联想到了浑身是戏的演员:会表演的演员演什么都像,而梁先生是写什么都“中”。人们日常的一言一行,生活中的琐碎小事或普通物品,在他的笔下都能熠熠生辉。借用《苍生》中田大妈的口头语:他咋恁能写呢! 初读时,我曾有过上当感:诸如《喜筵》、《喝茶》、《洗澡》、《超级市场》等等,不就是“吃喝拉撒睡”之类的事嘛!不能再简单了,恐怕连中小学生也能写一通。后来,才发现我的领会和认识,乃系“荞麦皮打浆子——不沾板!”在《鼾》里他有这样一段描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