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分类推进、精准施策、规划先行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思路,对乡村发展类型的科学诊断可有效服务于战略的分类实施。以中国99个美丽乡村示范村为代表构建乡村发展"成功案例"数据库,从中深度挖掘乡村发展内外性"要素-组合"信息,结合投影寻踪分类法构建乡村振兴诊断体系,以求对乡村进行科学分类。结果表明:①生计资源、工业基础、区位交通、文化/生态环境及市场需求等资源要素是乡村发展的重要禀赋基础,其中市场需求要素决定着乡村发展的外部性,生计资源要素在乡村发展内部性要素中最为关键;②要素组合的结构直接影响乡村振兴的潜能,"成功案例"识别出10类乡村振兴要素组合,其中生计资源优越-工业基础薄弱-区位交通优势-文化/生态环境优越的组合最具备振兴潜能;③基于"要素-组合"禀赋建立包含评价体系和分类体系的乡村振兴诊断体系,将乡村发展类型划分为优先振兴型、预备振兴型、保留维持型和衰落搬迁型。中国乡村振兴工作应尊重客观规律,分门别类有序推进,避免"就村兴村"和"村村谈振兴"的狭隘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通过深入学习有关乡村振兴、"三农"发展等系列重要论述,结合内蒙古实际,分析了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乡村产业振兴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钟农 《华夏星火》2021,(3):26-29
乡村振兴,关键是人才振兴。长期以来,我国乡村人才总体发展水平与乡村振兴的要求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进入新发展阶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人才供求矛盾将更加凸显。因此,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既是中央部署的工作要求,也是基层实践的迫切需要。乡村人才类型多样、构成复杂。《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针对基层实践迫切需要,突出重点,对加快培养农业生产经营人才、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人才、乡村公共服务人才、乡村治理人才、农业农村科技人才进行针对性部署。  相似文献   

4.
郑娜 《科技风》2022,(9):46-48
乡村振兴战略是提高乡村居民生活质量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在"十四五"规划中乡村振兴战略依然是我国五年发展计划的重点内容,但是和以往不同的是"十四五"规划中对职业院校学生乡村就业创业引起了重视,并且鼓励职业院校学生毕业后到农村就业创业,以此来解决乡村劳动力不足的现象,这对农村经济的建设和农村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  相似文献   

5.
谢臻  张凤荣  陈松林  韦素琼  敖佳  高阳  伦飞 《资源科学》2019,41(6):1048-1058
分类推进、精准施策、规划先行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思路,对乡村发展类型的科学诊断可有效服务于战略的分类实施。以中国99个美丽乡村示范村为代表构建乡村发展“成功案例”数据库,从中深度挖掘乡村发展内外性“要素-组合”信息,结合投影寻踪分类法构建乡村振兴诊断体系,以求对乡村进行科学分类。结果表明:①生计资源、工业基础、区位交通、文化/生态环境及市场需求等资源要素是乡村发展的重要禀赋基础,其中市场需求要素决定着乡村发展的外部性,生计资源要素在乡村发展内部性要素中最为关键;②要素组合的结构直接影响乡村振兴的潜能,“成功案例”识别出10类乡村振兴要素组合,其中生计资源优越-工业基础薄弱-区位交通优势-文化/生态环境优越的组合最具备振兴潜能;③基于“要素-组合”禀赋建立包含评价体系和分类体系的乡村振兴诊断体系,将乡村发展类型划分为优先振兴型、预备振兴型、保留维持型和衰落搬迁型。中国乡村振兴工作应尊重客观规律,分门别类有序推进,避免“就村兴村”和“村村谈振兴”的狭隘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21,(3)
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工作内容,为了更好地推动乡村发展,促进乡村振兴,为乡村振兴建设输送优秀人才是乡村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乡村振兴战略与高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深入地分析和研究,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发挥积极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作为当前新发展阶段优先支持三农工作的重大战略部署,乡村振兴战略被赋予了推动乡村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金融支持作为乡村振兴工作中重要一环,必然需要发挥自身作用助推农业农村工作。文章立足内蒙古自治区乡村振兴融资现状,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实证分析了投融资机制对内蒙古自治区乡村振兴投资融资的效应,在此基础上对改进和完善内蒙古自治区乡村振兴战略投资融资机制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义不容辞,必须着力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能力和水平。本文分析了金融支持江西乡村振兴发展的现实基础,阐述了当前主要存在农村资金供需失衡,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滞后,证券、保险等服务"三农"力度不足,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不够等难点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写入党章,这在我国"三农"发展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符合产业发展规律,体现现代农业多重效益,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必然途径。因文化包容性、理念特殊性和技术无创性,发展中医药对于促进健康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具有独特魅力和深远意义。文章探讨中医药在助力乡村振兴繁荣富强、文明和谐、绿水青山和巩固脱贫成果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并提出相关发展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莺歌海镇是全国第一个乡村振兴服务乡镇,标志着乐东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乡镇、村服务站试点建设"政社建设"、乡村振兴协同体系迈出实质性步伐,推动了农村治理创新实践,推进了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和民宿产业建设,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1.
空心村是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阶段性产物,其不仅是对农村土地资源的浪费与低效利用,更映射出农村社会组织结构的失调。城乡二元结构所引起的农村经济格局失衡是导致农村人口流失、形成空心村的直接驱动因素,因而合理的经济保障体系构建成为空心村整治的核心环节。本文基于离心力与向心力的不均衡关系,提出了空心村演化的非等量动力机制,其中经济动力对于农村空心化的作用显著并同时存在着层级间的传递。通过选取滇西南的大理市和山东半岛的禹城市、青州市作为典型村落案例区,重点梳理了不同类型农区空心村整治过程中的资金分配、资源配置以及补贴政策的差异性问题。为实现空心村整治后农民的安居、就业、收入的长远保障,有必要进一步强调“保障补偿主体、发展优势产业、完善配套设施、拓宽融资渠道”等空心村整治保障对策,并重视保障对策间的统筹协调,从而协同推进中国乡村空间重构和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2.
崔卫国  李裕瑞  刘彦随 《资源科学》2011,33(11):2014-2021
以黄淮海平原南端的郸城县为例,利用157个农户、63个村干部的问卷调查数据和深度访谈资料,以及村级农业普查数据、县域遥感影像资料及各类统计年鉴数据,分析了我国重点农区农村空心化的基本特征、形成机制和调控策略。研究认为:①产业空心化、基建空心化、人口空心化和宅地空心化是农村空心化的四个主要特征;②农村空心化的形成可理解为特定城乡地域系统内城乡二元制度体系作用于农村“自然-生态-社会-经济”系统而产生的一种不良演化结果,资源禀赋与地理区位是其资源环境诱因、历史基础与社会文化是其社会经济诱因、城乡二元制度体系是其外源性制度原因,而不同维度农村空心化之间的非线性交互作用也不可忽视;③农村空心化调控的核心目标与路径应当是以健全的制度为前提、以完备的市场为导向、以当地的农民为主体,逐步实现乡村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内生发展能力的稳步提升,科学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可为其搭建新平台。  相似文献   

13.
平原村落空心化特征分析及类型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都平原村落空心化日趋成为影响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问题。本研究以社会经济数据、实地调查数据和航拍影像图为基础,从空心化程度、空废宅基地聚集程度和空心化驱动导向三个维度建立村落空心化类型识别体系,对5个典型样本村落进行空间特征分析与驱动导向判定,将其识别为高度离散外援型空心化等5种类型。结果表明,秦家庙村、中平村和先锋村空心化程度高于7.15%,属高度空心化,永和村和永盛村空心化程度低于7.15%,属低度空心化;各村落平均最邻近距离系数均大于1,空废宅基地聚集程度均为离散;秦家庙村与永盛村空心化驱动导向为外援型,永和村与先锋村为内核型,中平村为外援内核型。本研究对于成都平原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研究是现阶段中国国土空间规划和乡村振兴规划中重要的基础工作,而以往的承载能力研究多是面向大区域尺度,专门针对村镇建设的承载能力评估比较少。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自然资源部最新公布的国土空间规划“双评价”技术指南为基准,探讨了县域尺度面向村镇建设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方法,选取的案例区为地处江南丘陵地区的江西省永丰县。通过永丰县村镇建设特点及其资源环境限制因素的初步评判,建立了以土地、地质灾害、生态为主要限制因子的种植业和村镇建设不适宜区判定的指标体系,划分了以行政村为基础单元的村镇建设适宜类型,测算了高开发强度和平均开发强度两种情景下的全县人口合理规模。研究结果表明:①永丰县种植业和村镇建设不适宜区面积分别为1779.77 km2和1838.68 km2,剔除重叠面积后为1838.94 km2,占全县面积的67.81%。②按照各村不适宜区面积、现状人口、村镇建设的情况,全县216个行政村可被分为生态保护重点村、种植业发展重点村、中心集聚重点村和其他村4大类。③当地高开发强度和平均开发强度情景下,全县耕地种植业可承载的最大人口规模分别为135.38万和140.10万人。④按照人均建设用地100、140和200 m2测算,高开发强度情景下,全县村镇建设用地可承载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4.05万、60.04万和42.03万人;平均开发强度情景下可承载的人口规模分别为54.61万、39.01万和27.31万人。本文研究结果可为现行“双评价”技术指南的应用与完善提供案例支撑,也可为永丰县实施乡村振兴和村镇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张利国  王占岐  魏超  高云霄 《资源科学》2019,41(9):1703-1713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妥善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决策。村域多功能发展及管理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有效契合点和新路径。本文通过系统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综合评价法对研究区村域各项功能及多功能指数展开评价,利用纵横对比法识别村域主导功能及短板功能,确定各村域的发展类型,并提出了差异化发展路径。研究结果表明:①村域农业生产功能、居住生活功能、社会保障功能及生态保育功能的空间分异明显;②山区村域多功能指数整体不高,且各村域差异不大;③通过识别各村域主导功能及短板功能,建立发展类型划分规则,将研究区划分为极化发展型、主导发展型及综合发展型3大发展类型,并进一步将极化发展型细分为4类发展亚型,将主导发展类型分为3类发展亚型,最终对各类发展类型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本文从村域多功能视角探索乡村振兴策略,为中国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借鉴,也有利于拓展地域多功能研究视角,进一步丰富多功能研究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6.
伴随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中国不少村镇出现“五化”(非农化、老弱化、空废化、污损化、贫困化)现象,成为制约中国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障碍。构建村镇建设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理论与测算方法体系有助于支持村镇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水、土等资源优势,振兴乡村经济,改善村居环境,提升居民幸福感。本文梳理了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研究脉络、应用领域与尺度特征,并以村镇地域系统为对象,从综合性与地域性视角界定了村镇建设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概念,从承载力与承载体及其相互关系切入,剖析了村镇建设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内涵和外延。在对村镇建设类型总结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类型村镇建设与资源环境要素的互馈关系,探讨了村镇建设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相互作用机理。最后,通过指标体系与系统模型构建,采用“短板原理”,初步构建了村镇建设资源环境承载力测算体系的理论模型。本文主要贡献为完善了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理论体系以及系统评估方法,同时对于乡村振兴具有一定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不同农村宅基地资本化模式中农户参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新华  王晗 《资源科学》2016,38(9):1702-1710
基于天津、广东、成都三地问卷调查所获数据,探讨不同农村宅基地资本化模式中农户参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户主年龄、宅基地距城镇距离、人均住房面积对农户参与宅基地资本化改革的意愿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户主受教育程度、家庭参保人数、家庭主要从业类型、非农收入比例、家庭拥有宅基地数、经济发展水平、村庄特色、对政府行为的评价、对改革的预期对农户意愿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从模式差异来看,农户在政府主导模式下的参与意愿更多地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和“对政府行为的评价”的显著影响;在市场主导模式下的参与意愿更多地受到“家庭主要从业类型”和“家庭拥有宅基地数”的显著影响;在自主治理模式下的参与意愿更多地受到“村庄特色”和“对资本化改革的预期”的显著影响。因此,地方政府应根据本地区资源禀赋及经济发展水平,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选择适合的农村宅基地资本化模式,同时构建合理的收益分配规则和农民自主治理机制,从而提高农村宅基地资本化改革绩效。  相似文献   

18.
文登市农村宅基地整理潜力调查及类型划分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宅基地整理的潜力测算是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必要环节,也是顺利开展农村居民点整理的重要前提。在实地调研和对大量相关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文登市农村宅基地利用现状的特点为农村宅基地闲置总体比重偏高、宅基地密度低和一户多宅现象普遍,并对其闲置状况的成因机制进行了分析。据此,将文登市农村宅基地整理的潜力类型分为人口减少型、居民点粗放型、一户多宅型和宅基地面积超占型等4种类型;再通过选取可能造成农村宅基地闲置的10个因素,运用因子分析法,将文登市各镇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划分为其中的一类或两种类型结合的混合型。结果显示:在18个镇(办事处)中, 1个镇属人口减少型,3个镇属居民点粗放型,3个镇属一户多宅型,2个镇属宅基地面积超占型,剩下的9个镇属复合型;在文登市宅基地总闲置面积的比例中,单因素型镇所占的比例为61.15%,复合型镇的比例为38.85%。这种区分宅基地整理潜力不同成因的方法,可以为居民点整理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基于整治潜力与迫切度的村级农村居民点整治时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整治潜力测算和迫切度评价是安排农村居民点整治时序的基础与依据。本文运用实地调查与访谈、GIS空间分析等手段与方法,深入分析山西省武乡县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结构,并根据用地类型与整治性质的差异将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划分为浅层潜力和深层潜力,测算结果表明武乡县农村居民点的浅层潜力占总潜力的71.88%,说明武乡县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较为粗放,具有较高整治潜力。通过分析村庄属性与发展前景,从自然、社会经济、基础设施和农村发展等4个层面选取16个指标评价抽样村整治迫切度,并根据迫切度评价结果将抽样村分为迫切、较迫切、一般迫切和不迫切4个整治等级。从抽样村迫切度评价等级、抽样村浅层潜力占总潜力比重和总潜力占居民点面积比重等三方面入手分析,选取8种组合类型纳入农村居民点整治规划范畴并安排整治时序,确定近期整治抽样村18个,中期整治抽样村17个,远期整治抽样村19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