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孟广文 《资源科学》2021,43(2):217-228
海南自由贸易港规划建设不仅是海南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实现经济转型及应对国际竞争与挑战的重要战略举措.本文在总结与归纳自由贸易区的含义、类型以及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对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基础与条件、功能与作用、属性与类型、产业选择、空间结构、监管模式、政策法规、营商环境以及风险防控等方面作了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2.
正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中发[2018]12号)精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海南要坚持五湖四海广揽人才"重要指示,更好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扎实推进海南全岛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以下简称"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港)"]建设,海南省结合实际,实施"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  相似文献   

3.
黄庆平  李猛  朱捷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23):124-129
在数字化和网络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源自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而生的数字内容产业有可能成为未来我国推进文化产业加速发展的重要引擎,而在“十四五”期间探索建设的自由贸易港,既需要统领全局的基础性制度也需要具体的探索领域。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于2020年6月联合印发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明确要求把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成为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为了把我国自由贸易港打造成为数字内容产业的国际枢纽港,下一步应积极利用自由贸易港开放水平高的优势,探求参与数字内容产业全球竞争的路径突破,为我国数字内容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海南国际航运枢纽是国家推动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构建现代综合交通体系的发展战略之一.当前,自由贸易港建设背景下,国家赋予了海南更大的改革自主权和政策支持,要将海南打造成为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鲜明旗帜和重要开放门户.这使国际航运枢纽建设迎来了巨大机遇,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通过分析先进国际航运枢纽的特征与基本模式,结合海南航运事业的发展现状,把握自由贸易港建设带来的机遇和海南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海南建设国际航运枢纽的发展定位和构建路径.  相似文献   

5.
海南对外贸易格局演化及其与国内省区市的经济关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周莺  陶蕾  刘卫东 《资源科学》2021,43(2):256-268
自由经济区是世界各国促进就业、驱动制度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平台.海南自由贸易港作为中国对外开放水平最高的自由经济区,对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海南贸易联系出发,采用RCA指数、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等方法,对海南的对外贸易格局演化及其与国内各省区市的经济关...  相似文献   

6.
中国设立的自贸区港口对经济和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中共十九大提出了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本文围绕中国自由贸易港发展模式展开研究,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体系,对上海等自贸区港口和典型自由贸易港进行系统的调查、设计和实施,获取丰富的资料及数据,进行持续的开放性译码、主轴性译码与选择性译码,提炼出典型自由贸易港发展过程的信息编码,并和自贸区港口现状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中国自由贸易港发展模式,并给出对策建议。通过本文的研究,拓展了自由贸易港的相关理论及管理策略,探讨了扎根理论在港口规划与管理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7.
政治地理学视角下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发展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云刚  刘玄宇 《资源科学》2021,43(2):209-216
当前国内外态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国需要积极主动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推动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本文基于政治地理学视角,分析在此背景下的海南自贸港建设涵义和发展前景.海南自贸港的政策实践背后,有其海岛区位的地理必然性,也有环南海地区地缘政治经济共同作用的背景因素.在全球层面,海南自贸港是中国构建"一带一路"的战略支点,...  相似文献   

8.
卞泽麟  董强 《百科知识》2023,(23):57-62
<正>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是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又一重大创举,备受世人瞩目。自由贸易港脱胎于自由港,是目前全球开放水平最高的特殊经济功能区。那么,什么是自由港?世界上最早的自由港出现在哪里?中国的自由港又是何时出现的呢?何为自由港提到自由港,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下何为自由区?1973年5月,海关合作理事会(世界海关组织的前身)成员国在日本东京签署了《京都公约》(全称为“关于简化和协调海关制度的国际公约”),其中对自由区做出了较为完整的解释:一国的部分领土,在这部分领土内运入的任何货物,就进口税及其他税费而言,被认为在关境以外,免于实施一般的海关监管制度。据此可知,自由区就是一种特殊的海关监管区域,只有将货物运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才需缴纳关税。  相似文献   

9.
李国平  徐祯 《资源科学》2021,43(2):241-255
粤琼区域协同是充分利用国内资源尤其是广东省资源,实现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这一国家战略的重大举措.本文首先构建引力熵模型对粤琼两地综合发展水平及城市间引力强度进行了整体评估,然后分别从粤琼两地产业分工与合作、创新联系以及要素市场一体化三方面探究了粤琼区域协同发展水平.研究表明:①2013-2018年粤琼两地综合发展水平稳步...  相似文献   

10.
《科学中国人》2023,(4):76-78
<正>为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着力培养、造就一批创新创业能力强、综合素质好、发展潜力大的优秀青年人才队伍,构筑良好的人才发展梯队,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提供人才支撑,海南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海南省“南海新星”项目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在吉尔吉斯斯坦区域资源产业开发布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涛  于汶加  代涛  李颖  邢佳韵 《资源科学》2015,37(5):1096-1105
吉尔吉斯斯坦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成为中国建设“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支点。本文从互利共赢的资源合作切入,分区域对吉尔吉斯斯坦资源、产业、基础设施、投资环境等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合作构想:①中吉合作目标及基本原则:资源产业作为切入点,全方位推动中吉战略合作;将费尔干纳盆地反“C”字形地区作为中吉合作核心区;促进吉尔吉斯斯坦南部经济发展,为“大通道”营造良好环境;②合作主要领域和重点布局:电力、公路、铁路、管道等资源通道建设;矿产资源及相关产业合作;③合作模式:积极稳妥、互利共赢的合作方式;吉尔吉斯斯坦资源开发合作模式构想——谦比西模式。文章最后指出中吉合作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还可以共同维护中亚地区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2.
我国低端制造业的形成路径、内在矛盾与提升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云  孙林岩 《预测》2010,29(2):1-4
通过承接国际低端制造业发展地区经济的模式,是我国在特殊背景下切入国际生产分工体系的正确选择,但因此而造成的资源短缺引发了潜在风险.究其原因,是长期形成的区域资源需求和供应偏好,在路径的惯性作用下,无法靠市场机制逆转所致.只有通过发展支撑产业、改变招商模式和进行区域资源整合等.产业政策的调整,实现"诱致性变迁",甚至是"强制性变迁",才能从根本上缓解和克服资源短缺矛盾,促使增长方式从要素驱动型向技术驱动型战略转变,实现制造业从价值链的低端向高端攀升.  相似文献   

13.
许景玲 《大众科技》2012,14(3):234-237
广西地处我国南疆,是我国惟一沿海、沿边、沿江的少数民族省区,地缘优势突出,并且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旅游资源。2005年广西加入大湄工河次流域,走进了中国与东盟交流合作的中心,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以及两廊—一圈的构建,对广西的经济开发创造了优越的条件。文章首先对近20多年的广西GDP和外商投资额进行分析,再利用协整理论研究两者间的相关性,建立两者间的长期关系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并利用模型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优化土地资源配置要求加快工业用地市场化改革,而准确评估工业用地市场发育水平对于客观评价工业用地市场化改革绩效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07-2013年中国32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工业用地出让数据,从工业用地出让价格溢价率和出让方式市场化两个维度揭示中国工业用地市场发育水平的时空特征,并分析了影响地区间市场发育水平差异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工业用地市场发育水平由2007年的7.66上升至2013年的32.16,但是工业用地出让价格仍未合理体现资源稀缺性和市场供求所揭示的工业用地价值,市场化改革还停留在转变工业用地出让方式阶段,尚未深入到建立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的工业用地市场化价格形成机制层面;东、中、西部工业用地市场化进程均在深化,东部地区市场发育具有水平高,推进速度快的双重特征,而中西部地区工业用地市场化改革仍处在由被动配合中央政策规定向主动引领改革过渡阶段;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工业用地需求强度与工业用地市场发育水平呈现显著正向关系,地区土地资源禀赋则有显著负效应,而地区间激烈地“土地引资”竞争显著抑制了中国工业用地市场化进程。因此建议:在工业用地市场化改革过程中,要把完善土地出让制度和建立良好地土地市场生态作为改革重要方向,把促进工业用地价格向合理资源价值回归,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作为改革落脚点。  相似文献   

15.
崔丽  雷婧  张璐  崔敏杰  闫红月 《科研管理》2021,42(4):180-190
在消费升级的大环境下,价值主张精确地传达产品的价值优势并指导资源的有效配置,能够促使企业通过优化配置资源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以获取竞争地位。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透过企业资源配置现象的典型案例构建理论框架,剖析价值主张与动态能力的互动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机理及其演进过程。研究表明:(1)在不同情境因素的诱发下,价值主张与动态能力快速互动调整达到相适配,进而保证价值主张的有效性并促使能力发挥到极致以完成预期目标;(2)企业依据价值主张提炼出合理的资源配置决策,并由与价值主张相匹配的动态能力作为支柱性要素对资源进行改造利用,使资源配置在价值主张与动态能力的作用下表现为“简单拼凑式-探索开发式-协奏共享式”的演进过程。本研究结论对于企业如何通过清晰的价值主张进行有效资源配置以获取竞争优势有着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水资源安全与对策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基于1999年8月国务院批复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对新四川省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省有重点保护围管束植物39科55属67种(包括变种),其中蕨类植物8科9属10中,裸子植物7科13属38种,其中I级18中,Ⅱ级49中,从生活型&全球化;水资源;水资源安全;对策;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