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唯尔本注射液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电切或电灼术后的疗效。方法:对71例腺性膀胱炎患者行经尿道电灼或电切术,术后膀胱药物灌注治疗。同时与31例单纯行膀胱电切或电灼的腺性膀胱炎进行比较。结果:71例术后用唯尔本注射液行膀胱灌注治疗并获得随访,总有效率91.8%;单纯膀胱电切或电灼总有效率72%。结论:唯尔本注射液膀胱灌注对预防腺性膀胱炎电切或电灼术后复发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腺性膀胱炎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30例腺性膀胱炎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30例均采用经尿道电切术加膀胱腔内灌注的治疗方法,无并发症发生。随访8个月-5年3个月,均达到治愈标准,无复发。结论:经尿道电切术加膀胱腔内灌注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腺性膀胱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3例腺性膀胱炎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和文献复习。结果: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具有较好的疗效,伴有不典型增生者可行经尿道电灼或电切。结论:膀胱镜检查和活检是诊断腺性膀胱炎的重要方法,治疗方法应根据病变情况而定,应定期复查和随访。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粘蛋白MUC1在膀胱移行细胞癌和膀胱良性病变及正常膀胱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膀胱移性细胞癌诊断、预后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和彩色医学图文分析系统,对4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14例腺性膀胱炎组织(对照组)和17例正常膀胱组织(对照组)粘蛋白MUC1表达进行检测分析;所有数据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MUC1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表达高于正常膀胱组织,两者差异性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病人年龄、性别、结石、感染、首发或复发等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从正常膀胱粘膜组织到腺性膀胱炎再向膀胱癌的演进过程中MUC1的表达具有增多的趋势,MUC1是反应膀胱粘膜上皮细胞代谢活跃的增生特征,而不是恶性变的标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后并发膀胱阴道瘘的诊断及处理方法。方法:对27例妇产科手术后并发膀胱阴道瘘患者经膀胱镜检查和膀胱亚甲蓝试验确诊;1例经停留导尿管后自行闭合,26例于损伤发生后3~5个月行膀胱阴道瘘修补术,其中9例经阴道途径,经膀胱途径17例。结果:26例手术均获得成功,随访0.5年均无复发。结论:对膀胱阴道瘘的手术治疗应根据患者的一般情况、瘘管性质及手术者的经验来选择手术时机和手术途径。  相似文献   

6.
自1990~1999年我院收治前列腺增生并慢性炎症患者63例,均采取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方法分为两阶段:前期采用缩缝膀胱颈,将气囊置入腺窝注水压迫止血51例,术后发生膀胱颈挛缩3例,腺体残留1例;后期采用腺窝内热盐水纱布压迫及晚窝边出血点“8”字缝合止血,不行气囊牵引12例,未出现膀胱颈挛缩及腺体残留。认为此疾患的手术应避免缩缝膀联颈及对腺窝压迫,以减少并发症。对该病症诊断及术后护理提出讨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1年3月—2009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66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应用STORZ Fr 8.0~9.8硬性输尿管镜直视下配合国产钬激光机行钬激光碎石术.结果:466例患者均一次碎石成功,创伤小,出血少,经围手术期的护理,术中无输尿管撕裂、穿孔等并发症.手术时间30~103min,平均56±13min.术后1~4d拔除导尿管,3~7周经膀胱镜拔除双J管.住院时间2~10d,平均4±3d.术后恢复快,大大缩短了住院时间.结论:碎石成功率高、效果确切、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均是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是的显著特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输尿管结石方法.  相似文献   

8.
子宫腺肌瘤以进行性痛经、月经量过多、经期延长、子宫增大为典型临床表现,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及生育能力,传统的治疗方法为激素治疗及手术治疗。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成为目前治疗该病的最新方法。2006年6月-2008年6月,我院为7例子宫腺肌瘤患者成功实施子宫动脉栓塞术,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6年6月-2008年6月,在我院实施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瘤患者7例,年龄29~45岁,平均年龄37岁,其中未生育3例。1.2方法局麻下,采用Seld inger’s技术穿刺右侧股动脉成功后,置入动脉导管鞘,将5F Yashiro导管超选择性插入子宫动脉主干末端,造影证实后,以PVA颗粒进行栓塞。再次造影肿瘤血管未见显示,主干保留。术毕拔管,穿刺部位加压包扎。1.3结果7例患者均成功进行了子宫动脉栓塞术,经过精心护理,9~10 d后出院。出院后随访:6例患者第2个月有正常月经来潮,1例患者第3个月月经来潮,7例经量均正常;5例痛经消失,2例痛经较术前减轻;7例患者盆腔B超示子宫腺肌瘤声像均消失。2护理2.1术前护理2.1.1心理护理:血管介入治疗作为一项新型诊疗技术尚未...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了29例膀胱全切回肠代新膀胱的护理体会.方法:对29例膀胱肿瘤行膀胱全切回肠代新膀胱术的患者,观察术后护理及新膀胱功能训练的效果.结果:29例患者术后均能自尿道正常排尿,排尿量210-460ml,未发生术后感染,随访4-35个月,29例患者新膀胱贮尿、排尿、控尿功能正常,B超及IVP检查未发现肾积水,膀胱造影无输尿管返流.结论:膀胱全切回肠代新膀胱是深受膀胱肿瘤患者欢迎的一种术式,术后各种引流管的护理、新膀胱功能的训练是手术和护理的关键,有助于预防和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结合微课堂的护理方式对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切除患者术后控尿功能、情绪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到2019年3月我院泌尿外科接受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患者92例,性别不限。按照患者的出生日期单日,双日分为实验组(n=46)和对照组(n=46)。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思维导图结合微课堂的干预策略,(1)对比两组在术后30d内的尿失禁发生率。(2)通过HAMA评分、HAMD评分等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3)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肠梗阻、感染、出血、尿漏等并发症有无差异。最后综合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有无差异。结果:(1)实验组术后尿失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3.903,P0.05)。(2)实验组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7.837,3.954,P0.05)。(3)两组术后肠梗阻、感染、出血、尿漏等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χ~2=0.493,0.178,0.806,0.137,0.178,P0.05);对照组出现并发症人数高于实验组(χ~2=4.665,P0.05)。(4)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分别为:76.09%、56.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41,z=1.956,P0.05)。结论:采用思维导图结合微课堂的护理方式,对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切除患者进行干预,可降低患者术后尿失禁发生率,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升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膀胱肿瘤并发BPH患者同期施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及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的可行性。方法:对同期施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的21例膀胱癌并发BP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组患者均顺利康复,无明显并发症,术后复诊,2例出现肿瘤复发。结论:同期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及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安全,可行,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后排尿困难原因.方法:分析26例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后排尿困难的临床资料.结果:伴神经源性膀胱3例,膀胱颈口孪缩5例,腺体残留2例,后唇过高2例,尿道狭窄5例,尿路感染8例,前列腺癌1例.结论:严格的病例选择,精细的术中操作,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是预防术后排尿困难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后排尿困难原因.方法:分析26例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后排尿困难的临床资料.结果:伴神经源性膀胱3例,膀胱颈口孪缩5例,腺体残留2例,后唇过高2例,尿道狭窄5例,尿路感染8例,前列腺癌1例.结论:严格的病例选择,精细的术中操作,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是预防术后排尿困难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输尿管异位开口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异位输尿管开口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人均行B超及IVU检查为进一步确诊行CT3例、MRU2例,膀胱镜检查5例,异位开口插管造影3例,膀胱尿道、阴道造影3例。对其临床特点、诊断及外科治疗方式进行分析。结果:术前确诊输尿管开口位置7例(87.5%),术中确定1例。行单侧肾脏输尿管切除2例,上半肾输尿管切除3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2例,左上重复肾、输尿管切除及左下、右侧输尿管膀胱再植1例。7例术后随访3~10年,效果良好。结论:输尿管异位开口的诊断需结合病史、体检、B超、IVU、膀胱镜、CT、MRU等检查进行综合分析。上半肾输尿管切除及输尿管膀胱再植是治疗输尿管异位开口合并上/下尿路畸形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5.
<正> 1 临床资料 本组23例,男性22例、女性1例;年龄54~94岁,平均69.5岁。原发病:前列腺增生症18例,合并膀胱结石2例;膀胱肿瘤3例;膀胱结石1例;急性出血性膀胱炎1例(女性)。出血原因:前列腺增生伴有尿潴留18例患者因导尿引起出血14例、自发出血2例。因怀疑膀胱肿瘤进行膀胱镜检查出血2例。膀胱肿瘤破溃出血3例。膀胱大结石合并感染出血1例。急性膀胱大出血1例,临床表现:均有下腹胀痛、耻骨上饱满,叩之浊音。出现休克症状8例,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下降15例。治疗方法:抗休克治疗:  相似文献   

16.
我院从1992年7月-1992年11月底利用武汉产Nd-YAG激光治疗慢性扁桃体炎83例,术后随访1-4个月,凡经激光治疗的患者无一例复发术者认为利用Nd-YAG激光治疗慢性扁桃体炎,如扁桃体挤切术和扁桃体剥离术一样是治疗扁桃体炎的一种方法,但是激光治疗扁桃体炎因适应症广,患者痛苦小,NdYAG激光治疗扁桃体炎又优于以上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皮膀胱肾镜碎石术在小儿膀胱结石中的应用。方法:对15例小儿膀胱结石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患儿年龄4~9(6.6±1.57)岁,膀胱结石直径1.3~3.7(2.6±0.92)cm;行耻骨上膀胱穿刺建立经皮膀胱通道,用钬激光或气压弹道击碎膀胱结石,视术中情况留置尿管。结果:所有患儿均获手术成功,手术时间20~45(32.5±6.43)min。术后早期5例患儿因留置尿管感尿道疼痛,无明显严重并发症出现。随访6~12个月,所有患儿均排尿通畅,无尿道狭窄和结石复发。结论:经皮膀胱肾镜治疗小儿膀胱结石具有安全、有效,结石清除率高等优点,可有效避免经尿道手术所致的术中技术风险、术后结石残留和尿道狭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一期腔内治疗BPH并发膀胱结石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采用TURP联合肾镜下气压弹道及超声碎石清石术治疗BPH并发膀胱结石31例。结果:31例均一次手术成功,无膀胱穿孔、TURP综合征及严重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复查KUB,膀胱内均未见结石残留,清石率达100%。住院5~7天。最大尿流率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TURP联合肾镜下气压弹道及超声碎石清石术治疗BPH并发膀胱结石,创伤小,恢复快,安全高效,是治疗BPH并发膀胱结石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9.
回顾1990-1993年96例食管贲门癌的内镜激光及食管置管治疗的疗效评价。69例作内镜激光治疗;27例作食管置管。激光治疗后87%患者肿瘤缩小,55%吞咽困难明显缓解;食管置管的成功率89%。激光组未见致死性并发症,其1年存活率为12%;置管组致死性并发症11%,1年存活率为0。认为内镜激光治疗和食管置管均为治疗食管贲门癌的有效姑息疗法,但激光治疗的并发症危险性明显较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经闭孔入路经阴道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术(Transobturator tension-free vaginaltape,TVT-O)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对13例SUI患者进行TVT-O治疗。结果:手术时间20~40min,平均25min,术中出血30~60ml,平均45ml。全部病例拔管后尿失禁消失。随访3个月~2年,平均10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TVT-O治疗SUI操作简单,效果可靠,并发症少,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