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爱心小兔     
大灰狼要过生日了,小动物们都收到了请帖。森林里闹开了,有的急,有的愁,给大灰狼的礼物可不太好送,它可凶了。送什么礼物呢?小动物们在一起悄悄地商量。小狗说:“送肉骨头吧。”小羊说:“还是送蛋糕吧。”小象说:“什么也不送。”……小动物们七嘴八舌地商量着,聪明的小猴子说:“送一只小兔吧。”“什么?”小动物们都大叫起来,“送小兔,你疯啦?它会被大灰狼吃掉  相似文献   

2.
一年一度的圣诞节即将到了!圣诞老人、圣诞树、圣诞礼物以及节日里的狂欢总是永恒的主题,当然,也少不了热热闹闹的——我是圣诞老人(适合年龄:3岁以上)目的:发展认知能力和表演能力。玩法:准备小猫、小狗、小羊、小鸡、虫子、骨头、小鱼、青草的图片各一张。将前四个小动物的“家”安排在房间的不同角落,再把虫子、骨头、小鱼、青草的图片装进一只布袋里,然后让装扮成圣诞老人的宝宝背着布袋给小动物们送礼物。每到一个小动物的家,“圣诞老人”就根据小动物的喜好从布袋中选取相应的礼物送出。如果送对了礼物,爸爸妈妈应模仿小动物的声音向…  相似文献   

3.
活动室内挂灯结彩,四壁贴着画有树林和小动物的图画。教师扮白雪公主,七个小朋友扮七个小矮人,一个小朋友担任活动主持人。幼儿着节日盛装,有的戴着小动物头饰,在欢快的音乐中进教室,自由地交谈,自由地观看室内的布置。一、“白雪公主来了”主持人:“大家快看呀,白雪公主来了!还有七个小矮人呢!”幼儿拍手迎上去。白雪公主领着推“新年树”的七个小矮人进来,和幼儿互问新年好。白雪公主:“昨天,我收到大班小朋友的请贴,说你们要和小动物们一起迎接新年,请我们来参加你们的迎新年活动。我和小矮人们说了,大家很高兴。我们准备了礼物,今天一早就赶来了。哟!这儿可真热闹啊!小狗、小猫、小鸭子、小兔子、小羊,啊,小熊也来了,还有许多打扮得这么漂亮的小朋友。好,现在,我们的迎新年娱乐会就开始吧!”  相似文献   

4.
在绘画活动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幼儿将整张纸涂得绿绿的,其中什么实物也没有。当你问他画的是什么时,他会说:“这是一片草地,小动物们在玩捉迷藏。”有时还会将小动物们是怎样玩的也说得非常清楚。如果你再问他:“小动物们在哪?我都看不到呀。”他会说:“躲在草里呢,当然看不到啦。”相信这种“说的比画的好”的幼儿每位教师都遇见过。其实这些幼儿是有很强的创作欲望,但由于缺乏一定的绘画技能,就只能用简单的色块、符号来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和情感了。是不是就任由这类幼儿“说得越来越好”而“画得越来越差”呢?这样长此…  相似文献   

5.
有如下三个令人忧思的课堂提问启发教学小镜头: 镜头(一):教师教《狼和小羊》的第二课时,一开课就问:“小朋友,上节课我们学到了狼‘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狼就把小羊怎么样了呢?”有几个学生回答:“狼把小羊吃了。”老师说:“小朋友说得很对!狼把小羊吃了以后怎么样呢?”(出现冷场)老师催促:“同学们想一想:狼吃了小羊以后怎样呢?”(还是冷场)有  相似文献   

6.
学做小老师     
针对幼儿喜爱模仿和崇拜老师的特殊心理,我给幼儿布置了一个任务:每天回家后,把一天在幼儿园学的本领教给父母,再由家长把“小老师”的“教学”情况写在联系簿上,第二天交给老师。教的情况包括:(1)教的内容——孩子教了什么,怎样教的就怎么写,按实记录。(2)教的态度——是否认真、耐心。然后,根据每个幼儿教的情况,周末评比“好老师”。评比的条  相似文献   

7.
小刺猬慢慢长大了,刺猬妈妈就教它学习保护自己的本领。刺猬妈妈说:“别看我们身上的刺不好看,但它是我们最厉害的防身武器,如果我们碰到大老虎、大灰狼等敌人的时候,我们只要卷缩成一团把刺露在外面,它们就伤害不到我们了,对其它小动物就更加用不着害怕了。但是……”小刺猬还没等妈妈讲完,就高兴地跳起来:“太好了。只要我卷起身体,我就谁也不怕了。”说完一溜烟跑去找小狗和小羊玩了,也不管妈妈在后面喊什么。小刺猬正和小狗小羊玩得高兴的时候,突然刮起一阵风,从树后跳出了一只大灰狼,咧着可怕的长牙齿向它们扑过来。小狗、小羊吓得撒腿…  相似文献   

8.
教学的机警     
教学的机警是教学艺术之一。所谓机警,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因势利导,遇有特殊情况,能灵活地给以正确解决,从而完满地完成教学任务。一次,一位二年级老师在《狼和小羊》的总结课上,向孩子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小羊后来会不会被狼吃掉?这位老师提问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要孩子说出小羊后来还是被狼吃了,从而突出狼的狡猾和凶残。可是孩子的回答竟然出乎她的意料。有的说:“小羊没有被狼吃掉。当狼扑过来捉小羊时,正巧撞在石头上,摔断了腿。这时,小羊就逃走了。”有的说:“小羊拼命地叫,猎人听到叫声连忙赶来,把恶狼打死,小…  相似文献   

9.
不久前,笔者听一位老师教三年级学生阅读《狼和小羊》,其中有一个教学环节的处理颇令人思考。这篇文章最后写道:狼龇着牙,向小羊扑去。老师温和地问学生:结果怎么样了呢?一个学生说:“正在这危险时时刻,从远处赶来一个猎人,一枪把狼打死了。”老师的微笑消失了。又一个学生说:“狼向前扑的时候,用力过猛,碰在石头上撞死了。”老师的脸涨红了,还有一个学生说:“狼向前扑的时候,掉在它前面的陷井里摔死了。”这位老师变得烦躁不安了。很显然,这些学生的答案与老师的理解(或教学设计)不相符合。其时还有许多学生要求发言,但老师再没有给学生机会,只是告诉学生:狼向小羊扑去,小羊被狼吃掉了,这是唯一的结果。对于老师这个结论,当时多数学生不同意,有的还站起来反驳老师:“不,小羊没有死,书上没有写小羊死。”但老师最终还是以小羊被吃作为结语。  相似文献   

10.
一、改革幼儿音乐教学中的歌词教学,培养创新意识笔者在实际音乐课教学中,改变了过去先范唱而后解释歌词的传统教学方法,运用启发式教学,鼓励幼儿自己创编出歌词。如在教唱歌曲《红花献给好妈妈》时,先问:“3月里有个献给妈妈和阿姨的节日是什么?”(三八妇女节)“在三月八日你想送给妈妈一件什么礼物呢?”(允许幼儿考虑2~3分钟)“好!现在请小朋友把自己要送妈妈的礼物轻轻地告诉紧挨你的小朋友。”然后请小朋友告诉老师,由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总结出歌词。这样减少了幼儿学习的依赖性,增强了自主性,培养了幼儿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为…  相似文献   

11.
大班的唱歌教学要求孩子能有表情地唱歌。有的幼儿能根据歌曲内容唱出不同的情绪来,而有的孩子不管唱什么歌曲,脸上总是一个表情:木然。在教学实践中我采用了以下方法,培养孩子有表情地唱歌。1.反复地、有表情地范唱。幼儿的模仿性特强,他们的情绪跟老师的情绪有相当大的关系,唱歌时,老师的情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所以,在教一首新歌之前,我总是利用自由活动和带幼儿散步等时机,反复地、有表情地把新歌唱给他们听。这样,老师唱歌时的表情,自然而然地留在他们的印象中。2.让幼儿处理歌曲。一般教唱一首新歌,总是老师处理好歌曲,然后告诉幼儿哪一句应该唱得轻,哪  相似文献   

12.
要教幼儿认识黑熊,我考虑到黑熊虽是幼儿经常听到,但并不是常见的动物,如果仍然按照一般程序:出示图片——提问——小结等进行教学,幼儿可能会难以回答老师的提问。尤其是在幼儿对图片的好奇心消失之后,学习的积极性就难以调动了。于是,我根据幼儿喜欢听故事的特点,用有关黑熊的知识编成了一则简短的故事。由于故事浅显易懂,情节生动,幼儿听得很入神。讲完故事后,我按故事内容进行提问,幼儿积极性很高,回答得也很好。因故事并没有讲明是什么动物,幼儿顺着老师的提问重温了一遍故事后,我又让幼儿猜一猜故事里讲的是什么动物。有的说是熊猫,有的说是大象,结果都被幼儿对照故事中所讲动物的特  相似文献   

13.
贴标记     
幼儿园实行一人一巾一杯制度,要求每个幼儿的毛巾、茶杯都有固定的位置。但是,仍有一些幼儿经常乱拿乱擦,尽管老师反覆提醒,幼儿仍然记不住。究其原因,是毛巾架、茶杯架上的幼儿名字由老师贴好幼儿认,幼儿没有选择的自由,只能被动接受。针时这一情况,我设计了“找朋友”的活动。开学第一天,我拿出许多画片,对幼儿说:“你们长大了,自己的事自己做,这儿有许多画片,选一张你最喜欢的画片做好朋友,贴在毛巾架上你最喜欢的地方,以后你就到好朋友家去擦毛巾。贴好后,告诉老师和小朋友,你的朋友是谁?住在哪里?”幼儿听了非常高兴,纷纷动手选择自己最喜爱的画片,争先恐后向我介绍他们的好朋友,同时也确定了他们的毛巾和茶杯的位置。就连经常拿错毛巾的辰辰,也高兴地指着小羊说:“我的朋友在这里,以后我不会拿错毛巾了。”  相似文献   

14.
一位老师在教《狼和小羊》的结尾“(狼)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时,为了发散学生的思维,便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设想:“狼就往小羊身上扑去”的结果会怎样?许多学生纷纷发表了意见,有的说:“狼脚下的石头因水流的冲力发生了移动,狼站立不稳掉进水里淹死了.”有的说:‘在危急时刻,来了一位猎人,打死了狼.”还有的说:“当狼扑向小羊时小羊以尖角把狼顶进了河里.”……事后,不少老师也都仿效了这种教法.诚然,这种教法确实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训练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但我们认为这样利用课文的结尾去随意改变寓意是不妥的.这是因为:  相似文献   

15.
王维群 《考试周刊》2012,(88):32-33
《幼儿文学》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语文课程,其有效教学一直困扰着广大执教者。“教什么”存在很大的随意性,“怎样教”更是五花八门,各显其能。本文从《幼儿戏剧的特点》教学实践出发,就“教什么”与“怎样教”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顾鑫磊 《考试周刊》2014,(82):181-182
<正>一、什么是差异性教育(一)误区1.家长的误区有的家长认为差异性教育就是差别对待,有的家长认为存在差异性是因为老师偏爱个别幼儿。2.老师的误区有的老师认为差异性教育就是对待能力弱的孩子不做要求,不做批评。其实不是,那么什么是差异性教育呢?为什么要实施差异性教育呢?(二)定义幼儿在学习速度、认知方式方面存在差异,同样的内容,有的幼儿学得快,有的幼儿学得慢。教师应该考虑、尊重不同  相似文献   

17.
<正>先看一个教学案例:一位老师教《老王》,上课一开始,这位老师在学生读了一分钟的课文后,就提了一个问题给学生思考,这个问题是:"同学们请想想《老王》这篇作品表现了怎样的思想?"这个问题提出后,满怀期望等待学生回答的老师却陷入了尴尬的境地,因为,没有一个学生能回答老师的问题。可想而知,接下去的教学几乎就成了老师唱独角戏了。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在哪里?下课后,我带着这个问题去执教老师那里找答案。执教老师给我看了她的教案。我发现她执教《老王》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是这样写的:  相似文献   

18.
幼儿入园后,从“小班幼儿情况调查表”及孩子们刚入园的表现我了解到,多数幼儿在家中受到溺爱,自理能力差。有的衣服需要大人给穿,有的吃饭等着大人喂,有的大小便也需大人抱着进行,等等。面对这种情况,我就从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开始教孩子们。饮水时,教他们怎样取杯、饮水、放杯;洗手时,教他们学会正确的洗手程序,并配以儿歌;进餐时,给他们讲《漏嘴巴与大公鸡的故事》,教他们一只手扶着碗,一只手拿小勺,一口一口慢慢  相似文献   

19.
作为老师,我们在思考并着力解决“教什么”“怎么教”“教得怎么样”三大问题,但观察示范课,我们却经常看到:执教者谈论篇幅最大的往往是自己教学方法的成功,观课者谈的最多的是执教者的教学技巧、教学风采,上课如何精致、如何精彩。笔者认为,如果教学内容出了问题,教学价值也就无从谈起;“教什么”的思考理应在“怎么教”之前。下面以“英国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教学内容的选择为例谈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20.
近日听了张祖庆老师的想象作文课及报告,我很赞同他的观点:想象力是与生俱来的,不是培养出来的,但要精心"牧养".如同牧民在广阔的草原放牧羊群,既要精心培植小草.使小羊有温馨的天地,又要给小羊选择活动空间的自由--这种先创设生存空间以便于小羊发挥潜能的"牧养",使小羊的生存能力自然得以开发.而"圈养"则是完全靠人喂养.日久天长,连与生俱来的觅食能力也被扼杀.由此我联想到目前想象作文的困惑:没有创设能激发学生乐于想象的空问,就让学生无目标地"放飞思维",看似热热闹闹实则漫无边际,甚至胡思乱想,如同小羊跑在荒原上;另一种情况就是老师"牵"得太紧,学生思维受到束缚,如同小羊被"圈养",只能被动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