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改革把课程资源放到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在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03年12月4日,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研制工作组)的"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辟有专节"四、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建议".课程资源问题关系到新课程的具体实施与操作,  相似文献   

2.
2005年3月28日至29日,"第四届京(教育部)港(香港教育统筹局)课程发展交流会暨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现场研讨会"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举行。来自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香港教育统筹局、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香港课程发展议会、广东省、山东省、海南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江苏省、香港中文大学、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部分实验学校的代表7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对我国内地和香港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进程和状况进行了交流,并且就教师专业发展和评价与考试改革进行了专题研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朱慕菊作了题为"中国内地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进展及推进策略"的报告,介绍了实验区教育行政部门对课程改革的准备工作和教师、学生对新课程的态度,以及新课程实验以  相似文献   

3.
随着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教育部于2003年颁布了《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实验)》和各科课程标准(实验),正式拉开了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序幕。按照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总体部署的要求,我省从2008年秋季开始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  相似文献   

4.
2007年秋季,陕西省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全面进入了新课程改革实验。新课程的实施受到社会环境、教师素养、课程资源开发、实验及教育技术条件、评价机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陕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经过这段时间的实施,物理新课程的教学现状如何?  相似文献   

5.
应福建省南安市教育局邀请,本刊策划与组织了部分普通高中新课程课标组专家走进实验区的活动。本文是继英语等调研报告后的第三份报告,希望对广大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区教师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安庆市第二中学于2006年秋随安徽省所有普通高中一起正式走进高中新课程改革行列,并成为安徽省55所样本学校之一,至今已历时四年多,也已成功地经历了2009年和2010年两轮新课程改革及安徽省自主命题高考。作为安庆二中新改革一线的教师,笔者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使用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和物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1》和《物理2》的教学中的一些认识、体会和感受,与同行们交流。  相似文献   

7.
《青海教育》2022,(Z2):27-30
<正>青教基〔2022〕6号各市州教育局,各高校,厅机关相关处室、直属相关学校: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9〕29号)、《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2018〕15号),按照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要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深化课程改革,推动我省普通高中高质量发展,确保新课程新教材顺利实施,结合我省实际,对我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与实施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8.
经教育部批准,从今年秋季新学年开始,我区与广东省、山东省和海南省的全部普通高中学校将首批进入全国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为了顺利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实验工作,圆满完成实验任务,自治区教育厅于6月2日至4日在银川召开了全区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启动暨工作会议,学习新课程方案,领会新课程理念,部署启动新课程实验的实施工作。为了确保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顺利推进,自治区教育厅制定的《全区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方案》中,根据课程改革要求提出了10个方面的保障措施,主要包括:加强宣传,营造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工作的良好…  相似文献   

9.
为了着力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加快我县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步伐,根据省教育厅和县教育局工作目标,要求全县所有普通高中在2008年9月1目前必须建立和完善《通用技术》专用教室,并保证下学期教学使用。为此,县教育技术装备站于2008年2月26日组织全县普通高中分管校长前赴杭州外国语学校,学习考察该校《通用技术》专用教室建设。  相似文献   

10.
2007年秋季,陕西省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全面进入了新课程改革实验。新课程的实施受到社会环境、教师素养、课程资源开发、实验及教育技术条件、评价机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陕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经过这段时间的实施,物理新课程的教学现状如何?还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应采取哪些有效策略以保证物理新课程实验的有效推进?  相似文献   

11.
2009年河北省进入高中新课程改革,《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提出,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为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在这样的背景下,普通高中阶段的校本课程开发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已以实验稿的形式颁布.根据"一纲多本"的课程改革指导思想,多套高中物理新教材于2004年9月走进了课改实验省.这"一纲多本"的战略决策无疑将促进我国物理教育的发展,也将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应了解高中物理新课程理念,了解高中物理新课程的培养目标,站在更高的层面来解读不同版本的教材.  相似文献   

13.
应福建省南安市教育局邀请,本刊策划与组织了部分普通高中新课程课标组专家走进实验区的活动。本文是继英语等调研报告后的第三份报告,希望对广大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区教师有所启发。[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华章》2007,(4)
根据教育部的部署,2007年秋季,北京、湖南、黑龙江、吉林和陕西将第四批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阶段,2010年以前高中新课程将在全国全面推开。1月19日,北京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启动暨培训会拉开首都实质性进入高中课程改革的序幕。在启动大会上,公布了《北京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方案(试行)》及《北京市实施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课程安排指导意见(试行)》两个推进高中新课程的文件。方案的颁布,意味着从2007年秋季开始,北京的普通高中从课程体系设置、学校管理、考试评价升学制度、教师行为、学生学习行为等各方面都将发生实质性的系统变革。  相似文献   

15.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2001年秋季,在义务教育新课程开始实验时,教育部就正式启动了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方案和课程标准的研制工作。从2004年秋季起,逐年都有部分省份参加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福建省大部分高中于2007年秋季实施新课程,仅少数学校提早一年开始课程改革。广大教师以极大的热情投入高中课程改革,在不到一年(两年)时间里,课堂教学出现一些新的气象、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陕西教育》2007,(6):8-10
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进程和工作部署,我省高中阶段课程改革将于2007年9月全面展开。有计划地实施高中新课程师资培训,使广大高中教师尽快领会课程改革精神,满足新课程教学要求,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是确保高中新课程顺利推进并取得成功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为了做好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特制订此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7.
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部署,在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的基础上,全国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已经分批启动,2004年广东、山东、海南、宁夏四省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2005年江苏、天津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12006年福建、浙江、辽宁、安徽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目前,全国已有10个省(市)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最近,教育部已明确提出要求,加快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进程,计划2007年中东部省份全部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2008年除西藏、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普通高中全部进入新课程实验。吉林省已决定,2007年秋季入学起,高中进入新课改。  相似文献   

18.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推进计划,自2009年秋季起,河北省普通高中学校全面进入新课程实验。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是适应科技发展和社会文化变迁的需要,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每位教师都是新课程改革实践的参与者和实践者,作为高中历史一线教师,我把教学上的点滴心得写出来。与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19.
《云南教育》2009,(13):28-30
按照教育部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推进计划,从2009年秋季起,我省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全部进入新课程改革。为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实施,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教基[2003]6号)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2005]6号)的精神及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订本方案。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07年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通知》指出:"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进程和工作部署,我部积极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决定进一步扩大实验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