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包丽萍 《中国科技信息》2007,(4):210-211,213
随着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方便,有助于开阔视野和获得知识.也有利于改善和丰富学习与生活,当然,也给我们带来了网络道德的问题,特别是青少年网络道德更是令人关注。本文首先对青少年网络道德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然后对如何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建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王茹 《中国科技纵横》2014,(8):245-245,247
互联网是一个纷繁复杂、良莠并存的网络世界,而青少年是一个庞大的网络使用群体,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驱使下,他们往往沉溺其中而不能自拔,产生种种道德失范现象,甚至会出现严重的犯罪行为。因此,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网络道德教育至关重要,本文就如何对青少年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提出一些建议和措施,希望广大青少年在接受网络道德教育后,最终都能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建立良好的网德,做到文明上网、依法上网。  相似文献   

3.
黄海兰 《科教文汇》2020,(9):169-170,173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成熟与普及,网络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了较大影响,青少年犯罪也与网络有较大的相关性,网络导致青少年情感缺失、社交障碍、道德水准下降。由于网络的影响,青少年存在着人的需要、动机、认知以及家庭、学校、社会等因素对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形成有极大的消极作用。预防青少年犯罪心理的产生,需要重视社会环境的建设,完善青少年监管过程中的道德法制建设,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已产生心理问题的青少年需要进行专业的心理治疗,只有建立了系统化的预防措施才能使有效预防由于网络原因导致的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赛博文化的概念及其特点的分析与阐释,探讨了在网络社会条件下,赛博文化对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积极作用与负面影响.提出了加强赛博空间法制建设、营造网络道德环境、形成赛博空间个体道德自律,进而促进青少年思想品德在赛博文化环境下健康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网络生活的普及给社会道德的发展带来契机和挑战,本文抓住网络交际方式的特殊性,分析了网络社会对于人类社会道德发展的积极和消极作用,归纳了目前网络不道德现象的三种类型,指出我们应当重视对网络社会的规范,提出了构建网络道德的三点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作为发展中的个体,他们的健康高尚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不仅是社会对他们的期望和要求,也是他们自身健康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方面。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和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社会变革深深地影响其道德生活,并客观要求青少年作为社会的道德主体参与社会生活。此外,当代青少年的独立意识、主体意识不断增强,主观上也  相似文献   

7.
社会上有这样一群社区青少年,他们徘徊在善与恶的边缘。如果社会对他们的角色认识不清甚至把他们排斥在社会支持网络以外,他们将成为青少年团伙犯罪的“高危人群”,将直接影响着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状态。本文力图澄清社区青少年的社会角色及其社会支持网络等概念,为进一步研究社区青少年提供一种前提参考。提出了如何帮助社区青少年的建议:澄清社区青少年的社会角色,积极构建和完善其社会支持网络。  相似文献   

8.
张朝伟  魏换霞 《科教文汇》2010,(27):171-172
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网络已经在中学生的信息交流、人际关系等方面显现出重要作用,但是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青少年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不可避免会造成一些负面效应。本文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揭示了当前初中生网络道德问题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9.
高清林 《科教文汇》2007,(6X):143-143,145
网络生活的普及给社会道德的发展带来契机和挑战,本文抓住网络交际方式的特殊性,分析了网络社会对于人类社会道德发展的积极和消极作用,归纳了目前网络不道德现象的三种类型,指出我们应当重视对网络社会的规范,提出了构建网络道德的三点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0.
贾海丽 《科教文汇》2012,(34):24-24,39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进行道德养成教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所受到的教育关系到人的一生的教育,影响到人生方向的选择,目标的确立.所以,要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的道德养成的教育.  相似文献   

11.
胡洪显  郑巧斐 《科教文汇》2009,(15):242-243
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是不规范的网络用语的积极传播者甚至创造者,这不仅严重影响了他们语文能力的发展,也威胁到了汉语的纯洁性与规范性。所以,社会、学校、家庭应该全方位结合,规范和限制不规范的网络用语的传播与使用,以确保青少年不被不规范的网络用语异化,语文能力能正常发展。汉语的纯洁性得以传承。  相似文献   

12.
网络生活的普及给社会道德的发展带来契机和挑战,本文抓住网络交际方式的特殊性,分析了网络社会对于人类社会道德发展的积极和消极作用,归纳了目前网络不道德现象的三种类型,指出我们应当重视对网络社会的规范,提出了构建网络道德的三点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是不规范的网络用语的积极传播者甚至创造者,这不仅严重影响了他们语文能力的发展,也威胁到了汉语的纯洁性与规范性。所以,社会、学校、家庭应该全方位结合,规范和限制不规范的网络用语的传播与使用,以确保青少年不被不规范的网络用语异化,语文能力能正常发展,汉语的纯洁性得以传承。  相似文献   

14.
根据网络和青少年学生的特点,利用网络开展法制教育,引导网络机构和青少年增强网络法制意识,营造一个健康的、充满活力的、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网络环境,共建网络文明。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学生作为“网生代”,其思想道德深受网络影响,需要加强网络道德治理。高校在加强网络道德治理、提升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促进良好网络生态的形成等方面有重要作用。文章结合“协同治理”理论,运用SFIC模型作为分析框架对高校网络道德协同治理实施的可能性与必要性进行剖析,探求网络道德治理路径。研究发现,高校网络道德协同治理、制度与协同等方面都存在问题与挑战。针对问题和调整,从构建高校网络道德协同治理的催化、保障与沟通机制角度提出相应对策,促进高校网络道德协同治理增强实效。  相似文献   

16.
当代青少年的网络成瘾现状复杂多样,主要表现为网络游戏、交际和信息成瘾。消磨学习热情,弱化社交能力,损害综合素质,引发道德失范行为是青少年沉迷网络带来的显著危害。这是一个全社会都关注的问题,应从多个维度帮助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戒除网瘾。  相似文献   

17.
信息时代,网络道德教育已经势在必行,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要做到:加强学校的网络道德建设;重视家庭的监督和指导;完善社会网络道德建设;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其自我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网络应用和运行过程中人的道德问题的谈起,对"网络道德"的概念、性质和特点进行了论述."网络社会"使人们的道德行为自主性增加了,依赖性减少了.人的道德意识也就较原来更加丰富.一个有道德的主体,他的道德影响不仅存在于真实的世界中,同时也表现在网络世界中.只有在两个世界实现了道德的统一,这个道德主体才是完整的道德主体.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已经开始并将继续深入地渗透进人们的生活之中.网络对中国社会的整体发展带来了多元的影响,在它广泛的积极作用背后,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大学生是神经最敏感、好奇心最强、接受新事物最快的社会特殊群体,网络世界的负面阴影带给他们的冲击最直接、最猛烈,因此,高校德育教育工作者在网络立法尚不完善的今天,分析网络道德的负面内容,采取有针对性的网络道德教育措施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0.
社会转型期,通过对加强当前形势下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意义的阐述,分析他们网络道德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深刻剖析问题产生的动因,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个层面构建解决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