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辉 《新闻实践》2006,(6):50-50
现在,各类媒体上公安法制题材的新闻越来越多。这些新闻对促进社会稳定,提高人民群众道德素质,培养公民知法守法的意识,提高公众防范犯罪意识等都有积极的作用。然而,法制新闻相对于一般的社会新闻在写作报道上有  相似文献   

2.
王斌 《新闻世界》2011,(11):33-34
媒体代表着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公益则代表着社会的仁爱和善心。媒体与公益的结合,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公平、正义、仁爱、善心的融合和升华,就是一种良好社会资源的完美整合。为加速推动我国公益事业的健康发展,媒体应进一步强化公益意识,突出公益宣传,策划公益活动,做足做好公益行动,并以此来打造责任媒体的形象,进而提升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21世纪以来,自下而上的中国网络传播在主流意识形态之外形成了多元的意识形式,对主流媒体锻造社会共识提出前所未有的挑战.网络建构的冲突和质疑框架只会放大中国社会的风险.因此,中国主流媒体必须在这场意见领袖的争夺战中占据主动,对网络传播中的意识形式加以正确的引导,以负责的公民视角建构公共事件的解读框架,制造社会共识,巩固社会认同.没有主流媒体就没有共识,失去认同的社会也不会大踏步前进.从凝聚社会共识的角度,网络时代的大众传媒具备无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宣传思想工作是党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主流媒体作为意识形态领域宣传思想建设的主阵地,传达党和人民的声音,代表党和人民的利益,是社会主流意识和先进文化传播的主要平台。不管社会形势如何发展,主流媒体始终是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思想阵地,始终是社会主流意识传播的主渠道。在当前复杂的舆论环境下,主流媒体要充分发挥主渠道传播作用,当好"定盘星"、"风向  相似文献   

5.
舆论导向对公民意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众媒介对社会影响日益显著的今天,媒体运用舆论引导人们的意向,从而控制人们的行为,使他们按照社会管理者制定的路线、方针、规章从事社会活动的传播行为,就是媒体的舆论导向,又称舆论引导。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公民的现代化是关键,而公民的现代化又离不开公民意识的培养。本文结合我国近年来一些较重大的新闻事件,分析媒体舆论导向对公民意识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李卓 《新闻传播》2012,(3):186+188
本文借用社会心理学的"角色冲突"理论分析当下中国大众传媒的社会性别意识,阐释媒体(特别是女性媒体)社会性别意识的内在矛盾和冲突,探索媒体推动和促进女性人才发展的做法和路径。  相似文献   

7.
爱心报道,或称爱心新闻,在本中并非仅指有关慈善事业的报道,而是指一切能够体现媒体关爱社会之情,激发受众爱心,弘扬仁爱精神的新闻报道。媒体上有关公益性事件、慈善活动以及各类爱心行动的新闻报道,均可称为爱心报道。媒体将人本主义精神灌注在新闻报道之中无疑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对爱心题材的广泛关注,使得贫弱孤寡在媒体的呼吁下得到救助,令许多善行义举通过媒体传播得到弘扬,凡此种种,既达到了通过新闻报道救弱扶贫,彰显社会公平、正义和仁爱的目的,也生动体现出了媒体的社会责任感,为媒体树立起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相似文献   

8.
张健 《声屏世界》2006,(9):9-11
如果借用“超级大国“、“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理论视角来衡量我国中央和省市电视媒体的发展状况,那么近400家①的地市电视媒体无疑在总体上处于一个后发的“发展中世界”水平。综合来看,这种后发或欠发达的尴尬状况体现在这些媒体局促于某个地区有限受众的社会影响力上,体现在媒体离开政府的怀抱,到市场中去寻求生存发展的能力和意识上,同时也更多地体现在地市电视媒体在人力资源的培育和开发上。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有效的人力资源供应和建设已成为新一轮电视产业竞争中制约地市电视媒体进一步生存和发展的瓶颈②。  相似文献   

9.
公共新闻时代的媒介社会责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共新闻”是在“民主新闻”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新闻概念。与“民生新闻”不同的是,“公共新闻”强调的是媒体力量在公共生活领斌的导向与介入,意在通过媒体搭建的公共平台,塑造盘众的公民意识以及大众的公共意识,协调公共生活,提高公众应对社会问题的行为能力,缓解矛盾,  相似文献   

10.
所谓“他者意识”,就是视“他人”为一种异己的、陌生的、危险的存在者。浏览报纸,发现有些媒体存在着强烈的“他者意识”。与社会学和哲学上的“他者意识”稍有不同的是,“他者意识”在本文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媒体自己置身于社会之外,以“他者”的眼光,在社会新闻方面主要是以猎奇、窥视的眼光,来观察社会,忽视自己是社会组成的一分子这样一种心态;二是指媒体在报道某些弱势群体时,把他们视作为“他者”、外来物,不纳入所在社群的这样一种潜意识。媒体作为社会理性、客观、公正的一面镜子,作为整  相似文献   

11.
由经济导报策划、组织实施的山东省第二届企业社会责任论坛暨“2007山东最佳企业公民”颁奖典礼,今年4月份与山东省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会议一并召开。作为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首家由地方媒体组织主办的企业社会责任事业推进活动,不仅提高了山东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而且彰显了《经济导报》作为山东第一财经媒体的前瞻意识与责任意识,提高了报纸的品牌影响力和舆论引导能力,使我们在利用媒体优势、整合社会资源方面有了新的感悟和收获。  相似文献   

12.
公益事业的发达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社会文明水平的高低。我国的公益事业尚处在起步阶段.国人的公益意识需要培养.公益行为需要激励.这一切.都需要媒体的力量。公益报道.对国内媒体来说.还是一个新的领域.在这里.媒体人将大有可为。做好公益报道.不仅有助于社会的和谐.人民的幸福.也有利于媒体自身形象的提升。如何做好公益报道.需要媒体同仁在实践中探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骆语诗 《东南传播》2020,(8):122-125
社会性别建构主义认为对于社会性别的认知是建构的、来源于人际互动。研究通过对广州地区青年男性的问卷调查,考察社交媒体、青年男性护肤行为与社会性别建构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社交媒体护肤内容的接触频率、形式、立场、呈现性别、传播者的身份和特质都与青年男性的护肤行为及其社会性别建构有关。这种社会性别的解构与重构是在性别平等意识、个体意识、消费主义共同作用下在社交媒体的"拟态环境"中完成的。  相似文献   

14.
王战  邱元彦 《青年记者》2006,(24):13-14
公益事业的发达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社会文明水平的高低。我国的公益事业尚处在起步阶段,国人的公益意识需要培养、公益行为需要激励,这一切,都需要媒体的力量。公益报道,对国内媒体来说,还是一个新的领域,在这里,媒体人将大有可为。做好公益报道,不仅有助于社会的和谐、人民的幸福,也有利于媒体自身形象的提升。如何做好公益报道,需要媒体同仁在实践中探索。  相似文献   

15.
吕大雄 《新闻前哨》2007,(12):91-92
近年来,国家广电总局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性管理文件,并屡屡发出通知,对愈演愈烈、近乎泛滥的违法违规广告严令禁止,对部分违规播出机构进行通报批评和严惩。国家不断整治并规范广告播出管理的目的,就是要求媒体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始终把国家利益、公众利益、社会利益放在首位,弘扬健康、文明、向上的社会道德风尚,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说到底,就是要营造良好的广告传播环境,维护媒体的社会公信力。  相似文献   

16.
《新闻界》2016,(15):14-17
不同研究者对媒体社会公器论的认识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从媒体归属上认为媒体不是社会公器,另一类从媒体功能上认为媒体是社会公器。这两类观点分属不同问题,不是同一个问题的不同视角,不具有比较性。西方媒体社会公器论的知识基础是媒体的公共服务功能。本文认为媒体归属的不同并不影响媒体功能的实现,不同属性的媒体均可能发挥服务公众的作用,从而扮演社会公器的角色。  相似文献   

17.
媒体形象,通常指媒体的社会形象,是公众对媒体所持有的观点看法,是信息消费对于媒体的知觉,由媒体外在和内在的特征和风格构成。从这个意义上讲,媒体形象就是媒体与公众关系的纽带和桥梁。  相似文献   

18.
赵怡 《新闻窗》2006,(5):101-102
毫无疑问,在现代社会,作为把持大量信息资源的媒体具有其他社会平台不可比拟的强大话语权,这种话语权的拥有同时也要求着媒体必然具备高度的道德自律性和社会责任感,公益广告的发布是媒体对这种责任感的一种物化表现。它既表达了社会主流所倡导的某种道德倾向,重要的是同时又反过来影响着媒体本身在社会中的公信力,也就是媒体所表现出的公众形象,从某种角度理解,这种公众形象就是媒体在商业环境中的竞争力。当然,利用公益广告(活动)来树立和提升具有亲和力的形象是所有企业都殊途同归的一个渠道。  相似文献   

19.
新闻言论,是媒体上常见的文章体裁。写好新闻言论,对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彰显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和社会地位,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闻言论呢?  相似文献   

20.
媒体社会功能的弱化与重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媒体在当代社会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已经成为当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要件。离开媒体,也就失去了联结中国社会各个部位的“脚手架”,失去让中国社会系统循环起来的传通管道。但是。在中国媒体繁荣的大背景下。却存在一些隐忧,其中之一即是媒体社会功能的弱化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