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探讨古汉诗英译,提出在翻译古汉诗的时候,要进行语用对比,达到语用语言等效和社交语用等效。为达到这两种语用等效,具体的翻译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译者理解原文和用译语传达原文的语用原则就是最佳关联性。  相似文献   

3.
作为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概念隐喻理论对"隐喻式语言"的诗歌翻译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国古代诗歌中一个意象本质上就是一个概念隐喻,古诗概念隐喻英译过程中,译者应采取恰当的翻译策略,努力实现汉语概念隐喻和英语概念隐喻的"映射对等。  相似文献   

4.
译诗就是用不同的语言移植诗中的意境,并做到“传神”,“传美”这两个目的,目前出版的书刊中,在古汉诗英译里出现一些不足之处;1、用词不当,2、误解原意;3、不能传神;4、失却美感;5、以散译诗,一些诗经过改译,可以达到“传神”,“传美”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黄永亮  林洁华 《宜春学院学报》2012,34(5):119-121,152
意象在汉语古诗的创作和鉴赏中有很重要的地位。汉语古诗中的意象经常在英语译文中被遗漏,或被改写。结果使原诗由含蓄变得浅白,改变了意象在原诗中给读者的感观效果,削弱了诗境,并最终没能很好地传播蕴含在古汉诗中的中华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6.
译诗就是用不同的语言移植诗中的意境,并做到“传神”、“传美”这两个目的。目前出版的书刊中,在古汉诗英译文里出现一些不足之处:1.用词不当;2.误解原意;3.不能传神;4.失却美感;5.以散文译诗。一些诗经过改译,可以达到“传神”、“传美”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译诗就是用不同的语言移植诗中的意境,并做到“传神”、“传美”这两个目的。目前出版的书刊中,在古汉诗英译文里出现一些不足之处:1.用词不当;2.误解原意;3.不能传神;4.失却美感;5.以散文译诗。一些诗经过改译,可以达到“传神”、“传美”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译诗就是用不同的语言移植诗中的意境,并做到“传神”,“传美”这两个目的、目前出版的书刊中,在古汉诗英译里出现一些不足之处;1、用词不当;2、误解愿意;3、不能传神;4、失却美感;5、以散译诗,一些诗经过改译,可以达到“传神”,“传美”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译诗难,译古汉诗更难。古汉诗写作的年代久远,当时使用的语言与现在有很大的差别,需要弄清每个词的确切意义才能读懂全诗。还要了解诗作的时代背景,诗人写诗时的心理状态,才能领会诗的喻义及情趣,这是比译现代诗要难的地方。也就是说,难首先难在古汉诗的语言不好理解,其次难在古汉诗的诗意诗情不好领会,最后还难在译  相似文献   

10.
从模因理论原理出发,研究汉诗英译的文化模因特征,认为古诗翻译具有形神相似模因、形似神不似模因、形不似神似模因和形神不相似模因等,在诗歌翻译的文化传播过程中,译者要更多地采用形神相似或者形不似神似模因,避免形似神不似或形神不相似模因的出现,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将中国文化的精髓传递给外国读者。  相似文献   

11.
译诗是把别人用某种文字写成的诗篇,译者用另一种文字把它体现出来,这是谁都知道的。但这当中有两个极难做到尽善尽美的过程。其一,是对原诗的理解,因为译入语的诗句,其所表现出来的意境和情趣,都应是译出语的诗中已经有了的,译者不能随意添加或砍伐,否则就不是译诗而是写诗。因此,凡着手翻译一件诗作,首先就是从译出语诗句结构的文字中去捕捉诗人所描绘的意境,这是诗人的主观情趣与激发他的灵感的  相似文献   

12.
诗可译,但古汉诗英译,必须处理好几个关键性的问题,诗的内容和意境的领会与再现;诗的形式、韵律、节奏的传达,行为主体的确定及时态的选取。  相似文献   

13.
在世界文化多样化的今天,如何有效地从事汉诗英译,做到不卑不亢。即使我们的译文无法尽善尽美,起码也应该守住我们的底线,即实现诗句流畅与诗意突显(包括诗形的相似,意境的同一和文化身份的保持)。  相似文献   

14.
谭旭东 《池州师专学报》2002,16(1):69-70,74
现代汉诗英译,就是要用英文来表达汉语诗歌的意义与神韵。它是一种双语互换活动,自然要求译者精通汉语和英语这两种语言,要处理好直译和意译的关系,同时,要讲究一定的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15.
古典汉语诗歌有着丰富的艺术表达力,这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无可否认的是,把古典中文诗歌翻译成对等的英语形式是一项巨大而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在国内外,诗歌的翻译业已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尤其是关于中国古典诗歌的可译性的探究和具体的翻译实践当中要运用的技巧与方法。在本文里面,我们将就这些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自建语料库,对国内外语类核心期刊近十年发表的古汉诗英译论文进行了量化和可视化数据分析。研究表明国内汉诗英译研究主要集中在翻译大家、翻译策略和对唐诗、《诗经》和屈原诗歌翻译上,其不足之处在于文化语境建构不足和缺乏体系化研究。本文认为,在新世纪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进程中要提高文化意识,树立文化自信,构建文化语境和有中国特色的诗歌翻译体系,使西方读者真正了解、欣赏和喜爱中国诗歌。  相似文献   

17.
认知语境是交际的必要前提,在汉诗英译中,译者有责任为读者提供理解译作所需要的语篇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通过认知语境的文内构建和文外构建,帮助读者建立起赖以获致与源语读者相同或相近反应的心理图式.只有这样,才能让世界读者领略到汉语诗歌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哲理.  相似文献   

18.
汉语古诗词因音韵铿锵,典故丰富多彩,语言绘声绘色,对联层出不穷,思想深邃,意境深远而独具魅力,翻译时只能权衡得失,尽可能减少损失。本文试图从西方诗论研究入手,并以其为指导思想,透视原诗,剖析译诗。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诗歌历史悠久,有着辉煌的过去和美好的未来。如何抓住我国诗歌的特点,进行准确传神的翻译,是广大外语工作者的一项艰巨而有意义的任务。本文拟从汉诗英译的三个特点:忠于原文,突显诗意,译者的主观能动性三个方面,对汉诗英译过程中的一些特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文章认为,汉诗英译者须得有深厚的国学基础,熟悉汉语诗歌的写作特点,了解丰富的形象比喻,掌握典故用意了解成诗的氛围和契机,更要把握好诗的时空和意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