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马过河》是一篇生动有趣而富有哲理的童话。它通过小马过河的故事,深入浅出地说明无论做什么事情,“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这样一个道理,教育学生遇事一定要动脑筋想一想,具体分析,亲自实践,弄清事情的真相,把事情做好。为了教好这一课,我做了以下四方面的设想。  相似文献   

2.
<正>【设计构想】《小马过河》是一篇经典童话,隐含的两条哲思,是其流水不腐关键所在。第一条: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一试,是不行的。背后的意思是:遇到问题要向他人请教,但必须自己动脑筋,最重要的是去尝试。第二条:同一条河流,不同的人感知的深浅不同。推而广之:同一样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知。  相似文献   

3.
《小马过河》教案安师大附小陆广芬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用“麦一果”“深”口头组词。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遇到问题不能光听别人说.要自己动脑筋想一想,并亲自去试一试,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3.练习分角色、有感情地...  相似文献   

4.
我在《小马过河》第二课时的教学中 ,抓住“孩子 ,光听别人说 ,自己不动脑筋 ,不去试试 ,是不行的 ,你去试一试 ,就会明白了”这个重点句子 ,让学生朗读品味 ,并有机拓展深化 ,培养学生辩证地认识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谈话复习引入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 ,想一想 :小马为什么要过河 ?它几次来到河边 ?每次结果怎样 ?(课件出示小马两次过河的图片 )分别用一个词语形容小马两次过河时不同的心情。二、研读老马教育小马的话 ,探究小马两次过河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1.小马第一次过不了河 ,第二次过去了 ,这中间是谁帮助了它…  相似文献   

5.
五年制第三册9课《小马过河》这篇童话讲的是小马驮小麦到磨坊去,小河挡住他的去路。他问老牛,老牛说河水很浅;问松鼠,松鼠说河水很深。他拿不定主意回家去问妈妈。妈妈告诉他:“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听了妈妈的话他亲自去试,才弄清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么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么深。深浅是相  相似文献   

6.
在教学二年级第三册语文课《小马过河》时,由于没有电脑、幻灯片等设备的辅助,要让这些小学二年级学生理解老马的话——“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是有困难的。我于是设计了这样一套教具:先用硬纸剪出老牛(高大)。松鼠(矮小)、小马(比松鼠高比老牛矮)三个模型图案,并给它们涂上颜色,尽量做到栩栩如生。然后用盛水的透明鱼缸当作一条小河。上课时教师让学生分角色朗读,然后抽几名学生到讲台来,配合朗读演示三种动物过河的情景。这种方式非常直观,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勇于实践的精神。…  相似文献   

7.
课题16.小马过河第2课时教学内容研读课文3~7自然段。教学目标1.抓住老马教育小马的话,研读3~7自然段,明白遇事不能光听别人说,要多动脑筋,亲自尝试、实践的道理。2.培养学生根据角色变化和心理变化及时变换语气的朗读能力。3.培养学生辩证地认识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研读小马两次过河的经过,明白遇事要多动脑筋、亲自实践的道理。培养学生辩证地认识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复习引入1.谈话:小马为什么要过河?它几次来到河边?每次结果怎样?(课件出示小马两次过河的图片)2.分别用一个词语形容小…  相似文献   

8.
《小马过河》是一篇故事情节生动有趣的童话。从故事情节发展的情况来看,妈妈教育小马“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河水是深是浅,你去试一试就知道了。”这句话对小马过河起了关键性作用,是文章内容的转折点。同时,这句话内容具有很强的概括性,且含义也较深刻。因此,这句话是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时,根据义务教育《大纲》“‘二年级学生’学习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教学要求,紧扣重点句,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的同时,理解文章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刘凤花  刘小燕 《现代教育》2003,(17):101-101
《小马过河》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它告诉学生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事,不能光听别人说,而要动脑筋想一想,并亲自去实践,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教这一课时,在我阐明课文道理后.有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有个地方不明白。文中的小马听别人的话,妈妈说它这样做是不对的,可我们以前学过的《我要的是葫芦》那一课,种葫芦的人不听邻居的话,结果也错了,我觉得有点矛盾,到底怎么做才对呢?”  相似文献   

10.
饶冬婷 《云南教育》2001,(21):33-34
有人说,阅读教学中的“读”是“目的与手段的同一”,这是很有见地的。教学《小马过河》,我把发展学生读的能力作为目的,又把读作为理解、领悟和吸收课文内容的手段。《小马过河》是一篇童话。讲小马为帮妈妈把半口袋麦子驮到对岸磨房去,两次来到河边的不同表现及不同结果,教育学生遇事要动脑筋、想办法。我把教学的立足点转移到以读为主的教学实践上来,将朗读训练贯穿于教学始终,让学生在读中明理、悟情,在读中促进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一、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力语感是运用语言的基本素质,没有这一基本素质就难以准…  相似文献   

11.
有个“狐狸过河”的故事,说有一个狐狸听说河对面有甘甜的葡萄可以吃,便想过河,可走到河边后,聪明的狐狸犯难了;过河吧,就要弄湿自己那美丽的尾巴;不过  相似文献   

12.
断臂维纳斯     
一位颇有名气的老教师讲了《小马过河》一课,讲得可谓一板一眼。“小马过河”是一篇传统课文,已经有几十年了。传统的主题、传统的思想、传统的教诲。在这些老传统中,老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获得传统的文中之道,晓之以理地谆谆教诲学生:“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老教师以她那娴熟的经验驾驭着课堂,教学中,既精讲又精读,既展现教师的主导又体现学生的主体,几乎不差几秒地上完了一堂十分完美的课。下课了,站起身,你会情不自禁地向老教师投去敬佩的目光。然而,当你仔细回味,你不禁会问:这是一节好课吗?在传统的评价中,…  相似文献   

13.
自信     
有一个故事《小马过河》,是这样讲的:小马要过河,先请教牛大伯,问是否可趟过去。牛大伯说水很浅,能趟过去。正当小马准备过河时,松鼠又告诉它,水很深,不能过,前天还淹死了它的一个同伴。小马没了主意,最后在妈妈的鼓励下,小马试着过河,原来河水对它来说不深也不浅,刚好过膝盖。故事中的小马缺乏什么呢?缺乏的是自信!自信是一个人成才的必要条件!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决不灰心丧气而错失成功的良机。反之,大凡成功人士,正因为他们对自己充满自信,排除万难,才走上成功之路。化学家诺贝尔在试验炸药时不幸被炸伤了眼睛,但他没…  相似文献   

14.
俗话说:“没有过不去的河。”吴芯雯的散文《摆渡自己》说的也是这个道理。没有过不去的河,问题是怎样过河。有的人架桥过河,有的人乘船过河,有的人涉水过河,有的人攀着铁索过河……而《摆渡自己》告诉我们:折一只船,“摆渡自己”。文章用“折一只船,摆渡自己”这根线穿珠,珠珠相连,环环相扣,一气呵成。作者把自己的立意通过娓娓道来的文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传达给了读者。 生命的日子里,不可能完全是晴天。人生的道路上,也不可能全是坦途。风雨雷电,苦难挫折会时时袭来。一泻千里、浊浪排空的河流会常常横亘在你的眼前…  相似文献   

15.
小猫钓鱼     
朋友讲了这么一次采访经历:有位身家过亿的企业家,幼时家境困难,没有机会读书,小学毕业就开始谋生活,几经坎坷,终成大器。这位企业家和人谈话的时候,他人每每引经据典,尽显渊博,企业家却只讲一个故事,那就是小学时学过的《小马过河》,并且反复强调课文里的那句话:"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河水是深是浅,你去试一试,就知道了。"他只上过小学,这篇课文却记得牢牢的,更重要的是,他坚持做下来,并且做到了。  相似文献   

16.
一、教学要求: 1、培养学生认真听别人的发言,自己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语言完整,会用“有……有……还有……”、“先……然后……”练习说话;练习给故事加结尾,初步学习给故事拟题目。 2、启发学生能动脑筋想出过河的好办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二、课前准备: 1、塑料动物玩具:两只小猴子、一头大象。  相似文献   

17.
一、智慧与工作智慧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  相似文献   

18.
想当然是谁?一位聪明但不勤奋的同学。因为他平时做事马虎,不肯动脑筋,总喜欢“想当然”,所以得了这么一个“雅号”。他还挺高兴呢,说自己是水泊梁山第109号人物。想当然同学天不怕地不怕,就连小伙伴们都怕的写作文,他也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  相似文献   

19.
席慕容说:“生命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我们都是那个过河的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引子]平时在与家长或朋友的接触中,经常会听到一些抱怨,大多是说自己的孩子在家做作业不肯动脑筋,一遇到不会的就马上问家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