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0世纪以来学界对《诗经》"二南"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在新世纪新时期,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已经成为迫切需要。本文通过对"二南"研究状况的评述,旨为新世纪的《诗经》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诗经》十五《国风》虽没有楚风,却有楚歌。通过对《诗经》“二南”产生的地域与时间,以及春秋中期前汉阳诸姬与楚国的关系进行考察,认为既不能把“二南”与楚歌的关系过分夸大,也不能否认“二南”中楚歌的存在。《汉广》、《野有死麇》、《江有汜》等是“二南”所收的几首楚歌,从中不难窥见早期楚文化北向影响渗透的痕迹。  相似文献   

3.
《诗经》“二《南》”(指《周南》《召南》)列于十五国风之首,而十五国风在正式礼仪场合演奏过的乐歌见于文献记载的,惟有《周南》《召南》中的数篇.且被称之为“正歌”.孔子对“二《南》”亦给予极高的评价.此皆昭示着二《南》在十五国风中有着某种特殊地位.此外,今本《诗经》其它十三国风皆冠以地域名称后附“风”字,而二《南》究竟产于何地,则始终困扰着人们,且直称《周南》《召南》,不附“风”字,也令人们猜测二《南》是否独立于国风之外.总之,十五国风中关于“二《南》”的名义诠释争议最多,久讼不决,未见定谳.今试综述前贤之论,并提出我们的一点浅见,以就教于学界同仁.  相似文献   

4.
作为《诗》学史上的重要转折点,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诗经》研究具有不同于之前及之后的《诗经》研究的独特之处。这主要表现为:反拨《诗经》的经学性质,确立起文学本位原则,并展开对《诗经》的文学和史料价值的探究;研究局面新旧杂陈,以新为主;研究视野大气开阔;研究态势急剧变动;研究方法自觉、创新;学术思维存在绝对片面的偏颇。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以来王世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生平研究,集中在王世贞年谱,以徐朔方与郑利华《王世贞年谱》为目前最详实年谱;(二)文学研究,热点集中在王世贞是否为《金瓶梅》的作者;(三)对王世贞的文学思想、史学与书画成就等方面的研究。同时,20世纪以来对王世贞的研究还存在某些不足。  相似文献   

6.
汉水上游主要分布在陕南、鄂西且以陕南为主,其文化地理区域当包含在《诗经》二南之中,又处在三秦文化、巴蜀文化与荆楚文化的交汇地带。在多重文化因素交互作用下,汉水上游成为了秦楚、巴蜀文化的过渡地带,起着文化中介作用,从而使得《诗经》二南与汉水上游文化具有多区域文化融合的特征,为中华文化多元文明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台湾的《诗经》研究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诗经学研究的延续。研究的内容有:古籍文献整理与研究、诗经学基本问题和语言训诂研究、诗经学史、《诗经》注释和作品分析;本文也简介了香港的诗经研究。  相似文献   

8.
20世纪《诗经》学的发展十分引人注目,学者们从各个方面对《诗经》进行了观照.特别是80年代以后这种观照逐步走向了多元化.90年代,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诗经》研究国际化的时代也随之到来.这一研究趋向由于比较文学学者的加入而呈现出更加令人欣喜的局面.  相似文献   

9.
《后出师表》是研究诸葛亮的重要材料。自清代开始,《后出师表》的真伪成了学者们争论不休的话题。针对这一问题分别有正反两种观点。综合20世纪以来前人的研究成果,搜集关于证明《后出师表》真伪的各种依据。针对同一个论争点,学界分别有支持和反对两种观点。分别列出不同论争点的正反两种观点,总结陈述并细致分析这些观点。最后根据不同的论争点如《后出师表》的出处问题、感情基调与用语问题、涉及的历史人物等提出自己的观点,即《后出师表》确实出自诸葛亮之手。  相似文献   

10.
对于《诗经》中《周南》和《召南》的解释历来众说纷纭。朱熹《诗集传》等对于《诗经》中"二南"义的解读无法脱离政教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以来的“丝绸之路”研究,三个时期“萌芽期”“发展期”“繁荣期”均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国外学者也对“丝绸之路”作了一些专题研究,尤其是法国学者和日本学者,为“丝绸之路”研究作出了许多贡献,其关于“丝绸之路史”的研究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相似文献   

12.
屈原:《楚辞》一书的惟一主题--兼论汉代的楚辞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楚辞》一书编纂问题扑朔迷离,纷纭复杂,但只要抓住“屈原是《楚辞》一书的惟一主题”这一核心,其他问题都可迎刃而解。另《楚辞》的编纂也反映了汉人的楚辞观,但也正是由于这样的楚辞观,才将楚辞创作引向了衰微之路。  相似文献   

13.
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编》中率先提出了《诗经》中的“企幕情境”一说,它并不仅限于男女怀意,一切人们为之幢憬、向往的事物,而又不能如愿以偿者。都会产生这种“距离怅惘”。“企慕情境”在《诗经》的诸多诗篇中都有鲜明表现,根据其表达的情感内容的不同,可以分成三类:一是男女之间的企慕,二是对贤士的企慕,三是对家乡的企幕。这些篇目,在“企慕情境”的表达上采用了不同的艺术构思,各有侧重,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14.
指出了《二十世纪大博览》存在的翻译错误、译名不统一、参见遗漏与错误、印刷错误、索引错误等诸多问题,并分析了错误原因。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诗经学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经》是中华民族的化元典,古代化的代表,具有多学科的性质,新世界的诗经学研究只能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和方法论的条件下,加强基础研究。在21世纪将有四个方面工作要做;一、需编撰一部具有科学价值和可备一说的成果资料汇编;二、鉴于各图书馆资料收藏不全,需编《诗经要籍集成》,三.编纂《诗经研究全书》,汇总历代有价值的研究献;四、探讨和总结以往两千多年的经验,撰写《诗经学史稿》  相似文献   

16.
春秋末期,曾担任史官的老子开创了道家学派,其思想深受《诗》、《书》、《礼》、《易》等典籍影响。《诗经》中已经明显有了道家思想的萌芽。由于周代统治每况愈下,《诗经》中很多诗篇流露出消极避世、无为无用等思想。在世道昏暗的西周后期、春秋时期,贤人君子生活上步履维艰,思想上充满了忧患意识。大智若愚的贤士抱着明哲保身思想从仕取禄,愤世嫉俗的君子选择了退隐、独处的道路,有识之士萌发出无为、无用的思想。道家代表人物老予及其继承者庄子的无为、无用等思想在《诗经》中已经初露端倪。  相似文献   

17.
"小说"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到了近代才发展到高峰期,并出现了许多流传至今的作品,这些作品对进行近代汉语词汇的研究来说是很好的语言材料,从而受到了很多词汇学专家、学者的重视。特别是20世纪以来,有关近代小说词汇的研究成果大量涌现,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于专家学者来解决。  相似文献   

18.
陈奂《诗毛氏传疏》中的校勘内容主要包括校正《毛传》中的讹文、夺文和衍文;还兼及校正其他书籍的错误。就校勘方法而言,陈氏运用的校勘方法主要是“以传校传、以诗校诗、诗传笺互校”,同时以材料为依据,归纳汇证,融音韵、文字、训诂于校勘之中,多角度地进行理校。  相似文献   

19.
本文依据诗歌的内容和主题,把《诗经》的情爱类诗歌分为原始气息浓郁的性爱之歌、个体情感为主的情爱之歌、渐入樊笼的抑郁之歌、无可奈何的弃妇悲歌等四类来加以分析和考察,简要地探讨了各类诗歌所反映的男女关系状况,及因此而反映出的时代生活特征。关键词:《诗经》;情爱诗;原始;文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