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丹〈庄子〉心得》的签售活动甚至吸引了外地读者赶赴北京的书店,长达10个小时的活动异常火爆,于丹为读者签售了15060册图书,而一位打着“孔子很生气”旗号的抗议者一度抢了主角于丹的风头。  相似文献   

2.
正这一幅幅神秘抽象、色彩艳丽的画卷,就是舟山的渔民画。踏浪而来,蘸海作画。海岛上的渔民画家用大海的天真纯朴和无限的想象,把美好的愿望以及真挚的情感,通过一幅幅奇趣构思的斑斓图画表现出来,画中浸透了海味。1980年首届舟山渔民画展览成功举办后,舟山的渔民画升华为一种反映海洋文化、海岛风情的优美画卷,成为展示中国海洋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橡皮擦我六岁时入上海的觉民小学一年级,好像整个人都变了。我不再是自由自在的"戆囝仔"(家里人这么叫我),而变成用上海话发音的林玉如,学校里的人连名带姓这样叫我。母亲给我买了书包,里面有练习簿、拍纸簿,我都在上面写了"林玉如"三个字。有一管木尺,还有个木匣子,把盖子滑出来,里面有两枝铅笔和一个铅笔刨。我高兴得不得了。笔管是黄色,六角形的,一端有一粒橙色的橡皮擦用铁皮钳住。我用铅笔刨把铅笔刨得很尖,一卷卷的木屑和铅末,都收在自己折的纸盒里,舍不得扔  相似文献   

4.
正浙江美术馆在中国现代美术界占有中心式的位置。这次能在这里举办展览,展示自己漫长的艺术生涯中的足迹,是我的快乐,也是我的光荣。在此,特向浙江美术馆应馆长等相关人士表示诚挚的谢意。我出生在位于日本地理中心的静冈县浜松市的浜名湖畔。因为与故乡自然环境的先天关联,我的作品中,有许多都是以水为主题的。当然,这些与辽阔的中国大地上的名胜之地、荣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然文化遗产名录的西湖,是不  相似文献   

5.
徐江 《文化博览》2005,(1):19-20
人真是奇怪:绝大多数人不厌其烦地对别人讲述自己的光彩事儿,初恋、童爱什么的,却很少有谁给大家讲讲他当初是怎么学会说谎的.  相似文献   

6.
我的家乡位于汶河的上游.村志言,刘姓祖辈爷爷,率先一人来此落脚.那个时候这是一片很湿润的地方,湿透了的黄泥沾满了祖爷爷的鞋底,让他寸步难行.祖爷爷由西往东走,走了很长的路,才发现有一片满是黄沙且地皮干爽的地方.祖爷爷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个地方,给她取名沙岭子.  相似文献   

7.
我的爸爸     
<正>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我爸爸对朋友宋铁铮先生讲述了他人生的故事,记在30多盘录音带上。当时并不是为了出版,只是想让我们后代了解一点他的经历,过后就把这事放在一边了。2002年我妈妈张允和去世,我女儿周和庆从国外回来发现了这些带子,她含着眼泪把它打成文字稿,但也没有想到要出版。后来赵诚先生为写爸爸的传记,看见了这个稿子,认为很值得出版。于是,在爸爸讲述十七年以后,在许多朋友的帮助下,这份口述将成  相似文献   

8.
我的森林     
  相似文献   

9.
我母亲曾经不止一次地说过,在我出生的那天晚上,她竟然梦到了我是一把娇媚动人的琵琶。我的全身漆黑如夜,可黑得高雅、黑得大方,黑色中倾泻出让人心惊肉跳的美丽。这种美丽幽雅入魂,深邃入肌,融人心骨。因为琵琶是我,所以我是琵琶。我是木做的肌体,婀娜的娇躯散发着飘渺的木樨般清香……  相似文献   

10.
和他相识于温暖的阳春三月,在街头一家专门经营水晶玻璃器皿的小店里,我打算买一对土耳其出产的水晶玻璃花瓶,送给将要走入围城的朋友做礼物.一排排的货架,像迷宫一样,我一遍遍地逡巡,最后看中了一对紫色花瓶,拿在手里,爱不释手.  相似文献   

11.
林晓 《生态文化》2015,(2):22-23
"谁砍我的树,我砍谁的头。"冯玉祥将军这句造林植树、保护生态的诗,想来大家都不陌生。其实,中国人植树,是很早就有历史的,后来还被作为节日定了下来,永久实行。西周时期,国家就设有"林衡"、"山虞"等官,司理各地城廓沟池的植树造林事务,规定"不树者无椁(椁,棺外大棺)";"凡宅不毛者有里布"(里布,赋税)。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混战,但各诸侯  相似文献   

12.
教师问高三学生,你准备填报什么专业?学生说,还没想过,反正什么专业挣钱多就考什么.教师惊讶地问:"你怎么会有这样的‘标准'?你难道就没有什么爱好吗?"学生:"我怎么没有爱好?我爱好钱.谁不爱好钱呢?"教师说,除了钱,世上美好的东西很多,比如自然,生命,宇宙,品格,爱情,人格,理想,友情等等,都是值得追求的啊.学生说:"这些也不错,可是钱最美好."这种干脆反而让教师张口结舌.  相似文献   

13.
2019年12月初的一天,大学师妹杨沁联系我,询问是否有意向翻译《知晓我姓名》一书,翻译时间只给三个月,而出版社希望找一位能对作品"感同身受"的女性译者来承担这项工作.我看过样稿和资料之后就接下了这一任务.如今转眼已一年过去,年轻的作家香奈儿·米勒—张小夏的这部在美国获得盛誉的回忆录,在中国面世以来也受到了读者与媒体的...  相似文献   

14.
粗俗的人自称是个不拘小节的人。什么文明礼貌,在他看来,是束缚人天性的绳索和罩在脸上的面具;讲文明礼貌的  相似文献   

15.
易平鸣 《文化交流》2013,(11):14-17
有人说,秋天是满载丰收和硕果的时节。我说,秋天还是载歌载舞、百姓齐乐的季节。这不,9月18日开幕的“2013美丽杭州群众文化节”,就是一场真正属于普通老百姓的文化盛会,这期间有服务类、赛事类、展示类三大板块的19项文化活动陆续登场,处处体现“文化惠民”。坐在台下的,是普通群众;站在舞台上的,也是普通群众;享受各类文化服务的,更是普通群众。普通群众,是文化节的绝对主角。  相似文献   

16.
我的狼邻居     
随着造林面积的逐步扩大,林场新增一个护林点——二道沟圪针庄。这里山高沟深,偏僻荒凉,周围十里没有人烟。很早之前原有一周姓住户,解放前常有土匪强盗在这里出没,逼得这家人无法生存,只好迁往别处。林场就在原址的残墙断壁上搭起了三间瓦房,当作护林人的安身之处。护林员的职责很简单,看护周围5000余亩的新造幼林,不让牛羊入内,不让挖药、翻蝎、割草人等损坏小树。场领导选中了我和李新军,可没过多长时间,最多一个月吧,李新军被豫北纱厂召走,护林点只剩我独自一人。两人在一起还不觉得寂寞,晚上一回来说说笑笑,一个烧火,一个做饭,其乐无穷。现在,特别是夜晚,听着呼呼的风声和分不清何物的叫声,感到孤独害怕极了。特别是三天前听一位放羊的老汉讲,日本鬼子曾在后大沟打死了三个国民党兵,就埋在离房子不足200米的土丘上,更增加了我的凄凉、恐惧之感。那年我才17岁,只能算个半大的孩子。现在回忆起来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那时咋有那么大的胆量,场领导干嘛把我一个人放在那里……是考验我的胆量,还是另有目的,现在我也没闹明白。一天早上九点多,我巡查到双柏树的山脊上,记得那天还有雾,50米之外就看不清东西。突然迎面过来一个似狗非狗的东西。狗,我见得多了,...  相似文献   

17.
在全局范围内展开书刊宣传业务大讨论活动是我在外文局人民中国杂志社做摄影记者工作这十多年来的头一回,感到非常高兴。在70、80年代一直有权威且好称“老大”的外文局各刊物(指图片方面),特别是我们《人民中国》杂志摄影图片的独特风格,一直是国内其他刊物学习的榜样,我们生动活泼的摄影图  相似文献   

18.
我心中的树     
《生态文化》2001,(1):11-11
树,在我儿时,是我的另一个世界。那上面的蝉、鸟、蜂、蚁构成了我的童话;它长出的枝、叶、花、果点缀着我的梦境。  相似文献   

19.
我的音乐老师叫李小玲,她高高的个 子,不胖,皮肤白白的,戴着一副白边眼镜,很秀气的样子。第一次给我们上音乐课是初夏,她穿着一件碎花的褂子,修长的黑裤子,背着一架手风琴,手风琴是黑色的象牙白的键,这一下就把我们的目光夺了过去,李老师站在讲台上,用普通话教我们唱歌。她不用看风琴,细长的手指一按,风琴就发出悠扬的声音和着她夜莺般的歌喉,她唱一句,我们跟着唱一句,阳光从宽大的窗子中照进教室里,像神的手指在爱怜地抚摩着我们,照到李老师的黑风琴和眼镜上,反射出一丝金灿灿的高贵的光来,这第一堂音乐课就在手风琴声中很快结束了,使我们觉得时间很短。那时,我是从农村来县城中学上初中的,第一节音乐课使我大开眼界。  相似文献   

20.
~~我爱恋的绿色@程进先 @朱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