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发达地区也同样存在经济发展差异的热点问题,提出了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另一层次含义,即发达地区内部的县域经济发展差异问题,并以福建省泉州市为例,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发达地区内部县域经济差异进行研究并提出实现协调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发展及社会文明的进步,生态文明发展程度已成为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从生态文明的角度出发,以国内现有相关研究为基础,采取多种方法结合的综合分析法,通过预选和筛选等措施,以湖南省为背景,确定34个具体评价县域经济竞争力指标,并结合生态文明发展需要赋予一定权重值使其量化。该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由4个一级指标,34个二级指标构成,其中一级指标经济发展(35%)、社会发展(15%)、文化基础(15%)、生态环境(35%),各二级指标也都有一定权重值。  相似文献   

3.
安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现状:与全国先进地区比,安徽差距明显,县域经济快速增长,已进入了总量跃升、结构优化、后劲增强、活力迸发的新阶段。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在整体实力上仍然偏弱,经济结构性问题突出,产业特色不明显,人力资源不足,高素质人才短缺等。提升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路径包括: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快特色产业发展步伐,加速民营经济发展力度,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加强"四化"同步协调推进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规模、结构、速度及效率、民生及基础竞争力5个方面选取40项指标构建了绵阳市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指标体系,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法,对2013年绵阳市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进行了测算和分析评价。结果显示:1在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上,涪城区具有绝对优势,江油市、游仙区具有显著优势,安州区具有相对优势,三台县、梓潼县处于中间层次,盐亭县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平武县、北川县则处于最弱势地位;2综合竞争力在县域间的差距十分显著,居于首位的涪城区与其他县域间的差距悬殊,具有优势的4县域之间的差距大,其余5县域之间的差距相对小;3各县域在各类竞争力上优劣共存,在规模竞争力、结构竞争力和民生竞争力方面的差距较大,而在速度及效率竞争力和基础竞争力上的差距相对较小;4发展速度和结构方面的问题是绵阳市各县域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普遍性的重要问题。基于分析评价结果,尝试提出了提升绵阳市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基于区位特征、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基础等县域实情,选择适宜的特色经济发展战略模式,能有效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本文分析了安徽省宁国市特色经济发展面临的优势和劣势,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宜于宁国市特色经济发展的战略模式——“产业主导型特色经济发展模式”,并提出落实该特色产业发展模式、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具体发展战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6.
竞争力理论与县域经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也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于繁荣农村经济,推动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特殊的意义。随着我国经济改革进程的日益推进,如何增强县域经济的竞争力便成为发展县域经济的首要问题。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通过利用国际贸易和投资与竞争战略融合成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探索了要素、需求、产业、基础设施、教育、科技等一系列国家层面上影响企业在世界市场竞争表现的因素。因此,借鉴波特的国家竞争力优势,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县域经济的竞争力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7.
面对资源和环境的制约,通过加强县域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是增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必然选择。宁国市走出了一条符合地方产业特色的县域自主创新之路,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宁国市自主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在剖析宁国市自主创新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完善宁国县域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建立县域综合竞争力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黑龙江省68个县域16个指标进行评价分析,并根据提取出来的四个主成分因子的得分对县域综合竞争力进行分析,进而获得了黑龙江省68个县域的综合竞争力排名,并利用ARCGIS软件对各个主因子得分进行空间差异分析,在剖析差异形成原因基础上提出提升各类县域综合竞争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五个方面包括规模、结构、速度效率、民生、基础竞争力出发,构建了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选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对四川省按自然条件划分的四大类型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进行了实证评价分析。结果表明:(1)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在四大自然类型县域间差异悬殊。平原县具有绝对优势;丘陵县处于中间层次;盆周山区县次之;民族县最弱。反映出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对自然环境、区位等因素的强依赖性和相关性。(2)在分量竞争力上,平原县在规模和结构竞争力上的优势尤为突出;丘陵县在民生竞争力上表现较弱,处于末位;盆周山区县在速度与效率竞争力方面优势明显;民族县在民生竞争力上优势显著。最后,尝试提出不同类型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对策。  相似文献   

10.
正县域经济是我国最基本的国民经济单位,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于解决"三农"问题促进我国经济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县域经济的众多研究方向中,竞争力的研究占了很大的比重,但从现有文献资料来看,从发展的角度研究县域经济竞争力的评价,并进而对竞争力进行管理的研究尚属空白。由合肥工业大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福建省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县域经济发展差异也比较突出,呈现明显的空间格局分布。以2014年福建省67个县(市、市辖区)的统计数据为研究对象,利用因子分析法计算各县市区经济实力综合得分,以综合得分为依据,采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对县域经济发展格局进行分析,计算得出全局Moran's I值、Local Moran's I值和Getis-Ord Gi*指数。研究结果显示:在经济总体空间格局上,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表现出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其中2/3的县市经济表现为空间正相关,1/3县市的经济发展存在空间异质性。热点区为中南部沿海县市、闽中戴云山脉中南部西侧县市两大轴状空间结构。最后探索了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空间格局形成的原因,以期为该省经济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区域经济差异和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是在区域合作与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所必须考虑的问题。在特定的时间背景下,区域差异在空间上就表现为某一时段的经济空间结构。运用标准差及变差系数,以县域和城市中心城区为基本空间单元,以人均GDP为衡量指标,基于2001年到2010年的数据,对湘南三市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区域内县域经济发展相对均衡是湘南三市县域经济差异的现状特征,湘南三市协同发展过程中,需由单中心向多中心,再向网络化和一体化发展演进。  相似文献   

13.
县域经济是国家宏观经济这一大系统之中最基础的一个层次.对地区的发展而言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在对赤峰市县域经济发展较为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分析目前赤峰市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并提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经济区域差异研究方法探讨——以保定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采用了综合区域序位、变差系数、综合差异指数等方法,对保定市经济区域差异进行了分析,并评价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最后得出区域区域差异有所扩大的结论,并选择出一些优势县市,为进一步提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用人均GDP指标测度了毕节地区县域经济的绝对差异、相对差异,探讨了毕节地区县域经济差异变化的变化过程,研究证明毕节地区县域经济的绝对差异、相对差异都呈不断扩大趋势;运用SPSS10.0统计软件综合评价了毕节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金沙为第一层次,属经济水平最高地区,纳雍、毕节为第二层次,经济水平次之,黔西和织金为第三层次,为经济水平较低地区,大方、威宁、赫章、织金为第四层次,属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地区。  相似文献   

16.
以区域经济学、数量经济、计量经济学等有关理论为基础,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原城市群县域经济实际,选择与各县经济发展有关的十项指标数据,运用SPSS统计软件和GIS可视化技术,通过建立一套测度中原城市群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48个县进行了分析评价,从空间分布方面分析了中原城市群县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结果表明:(1)不发达县域和欠发达县域构成了中原城市群县域的主体,发达县域和不发达县域的差异显著;(2)中原城市群省辖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主要受工业发展水平的影响;(3)中原城市群县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呈现不均衡状态,空间差异显著,经济实力较高、实力提升较快的县域集中分布在“郑洛许三角地带”,内部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现半环带状分布.  相似文献   

17.
县域经济的发展有其自身的特性.在构建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因子分析法,测算县市经济竞争力,进而提出提升竞争力的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以十堰9个县(市、区)为研究对象,选取2013年相应指标的截面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十堰县域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排序、分类和综合分析,研究表明了十堰县域旅游经济发展存显著差异,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四大类别划分与现状较为一致,并从突出精品、分类发展、区域合作三个方面提出促进十堰县域旅游协调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全面推进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全面把握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县域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强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实现县域经济的市场化、民营化,更好更快地推进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0.
基于重庆市2000年、2008年的县域经济发展数据,采用主成份分析和GIS相结合的方法,对重庆市近9年的县域经济发展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总体较低且极不平衡、经济发展能力在空间上呈现西高东低和圈层分布格局以及单核结构的经济发展模式,是重庆市县域经济差异的现状特征;县域经济综合发展能力差异缓慢缩小和经济综合发展能力较高县域集聚的空间范围扩大,是重庆市县域经济差异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