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栾岚  马中华 《辽宁教育》2001,(1):107-108
一、创设情境   师:刚才有两个同学向我介绍了在计算一道乘法时,发现了一种简便的计算方法,我们班的同学有没有信心自己发现这种简便算法?……  相似文献   

2.
一、创设情境 师:刚才有两个同学向我介绍了在计算一道乘法时,发现了一种简便的计算方法,我们班的同学有没有信心自己发现这种简便算法? 生:有。 [评析]情境的铺垫,摆脱了传统数学课堂过于低沉的格调,激发了同学们探求新知的欲望,活跃的场面为新知教学营造了最佳氛围。 二、主动探究 师:让我们先看看这些乘法中的第一题(出示例5:360×24),这道题究竟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呢? 生:这是一道被乘数的末尾有0的乘法。 (师板书:被乘数 末尾有0) 师:那么被乘数末尾有0的题应该怎样算?有没有简便一些的算法?先请大家…  相似文献   

3.
“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是同学们(特别是高年级的同学们)在考试中经常遇到的一类题目,很多同学在做题时常会把“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等同于“用简便方法计算”这类题目,事实上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六册46页例3。 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简便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关键:理解百位上的数乘被乘数所得的数的末位要写在百位上。  相似文献   

5.
教学要求:学会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计算。重点难点:简便计算的竖式书写及所乘得数末尾应如何添0。一、基本训练1.用卡片让学生采取“开火车”的形式进行口  相似文献   

6.
有一次,我在班上举行分小组简便计算比赛。一位同学把13.76-6.65-3.35错算成13.76-(6.65-3.35),课后,小组成员个个埋怨他,这位同学垂头丧气。这时,我拿出5元钱请这位同学到服务部买一瓶浆糊和一盒订书钉。我问他两样东西单价多少?他说:“浆糊一瓶一元五角,订书钉一盒二元五角。”  相似文献   

7.
一、教学目标(一)认识与记忆1、记住两位数乘多位数的计算方法。2、记住三位数乘多位数的计算方法。3、记住被乘数、乘数末尾带“0”的简便算法。4、记住乘数中间有“0”的简便算法。  相似文献   

8.
乘数是两位数的笔算乘法,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理解和归纳乘法计算法则,这是笔算乘法的基石;二是掌握乘法笔算的方法,正确迅速地计算乘法,形成基本的笔算能力;三是进行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计算,达到合理、灵活的熟练程度,提高计算的技能技巧。三者环环相扣,层层提高。 在教学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计算时,要抓住明理、得法、求巧这三点。明理指清楚简算的特征和理解简算的算理;得法指掌握简便计算的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求巧指简算的拓展和类推,以求在  相似文献   

9.
“乘数、除数是三位数的乘法和除法”这一单元属计算教学,而计算教学主要是使学生明白算理,掌握计算法则,并能正确进行计算。因此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和掌握乘数、除数是三位数的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并能进行乘除法的简便运算。  相似文献   

10.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一课对于学生来说并不困难,只要让学生会用简便的竖式进行计算就行了。带着这样的想法,我走进了课堂,开始了试教。  相似文献   

11.
林群 《四川教育》2002,(11):27-27
【案例】一位教师在教学完“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后,要求学生口算“536÷59、1225÷45、3572÷78”……在校对得数时,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发现口算这些分数除法题有更简便的算法:只要把分子相除的商作分子,分母相除的商作分母就可以了,但我不明白这是为什么?”这个问题是执教教师和很多听课教师事先都没有想到的。这位教师是这样处理的:他翘起大拇指激动地表扬了这位学生:“这位同学可真了不起,他把被除数、除数、商的分子、分母进行了比较,创造了计算分数除法的另一种方法,并且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很有创意的问题,同学…  相似文献   

12.
杨光福 《四川教育》2000,(10):28-28
一、揭示课题,鼓励质疑。师:我们已经能运用“商不变的性质”简便计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零”的除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除法的一些简便计算”。在今天的学习中,你最想学到哪些知识?生_1:哪类除法可以简便计算?生_2:“一些”指的是哪些?这类除法怎样运算才较简便?生_3:我想知道除法运算中除了有“商不变的性质”,还有没有其它的运算性质?二、分析比较,探索规律。教师出示复习题(2):三年级同学参加春季植树,把90人平均分成2队,每队分成3组,每组有多少人?学生用两种方法解答了复习题(2)。教师板书出学  相似文献   

13.
案例:在一堂小数除法的练习课中,有这样一道“*”号题:用多种方法计算下列各题,并比一比哪种方法最简便?2.2/0.25摇摇摇15/1.25摇摇摇21/10.5题目一出示,学生便埋头计算起来,不一会儿就有学生举手了。我暗自高兴:这么快就做好了,真不错!可让我失望的是全班只有两位同学用了两种方法计算,其他同学都只是用竖式计算出了结果,而且他们都不打算再试着用其他方法解题。更让我失望的是在交流这两种方法(方法一:直接用竖式计算;方法二:运用商的不变性质,即2郾2/0.25=(2郾2×4)/(0郾25×4)=8郾8/1=8.8)后,比较哪一种方法更简便时,竟然有很多同学选择…  相似文献   

14.
学习了小数乘除法的简便计算后,我设计了这样一组计算题:①75÷(7.5÷0.4)②75÷7.5×0.4我原想让学生快速练习,然后让学生在观察讨论中发现这两题的计算结果是一样的,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自主发现第2题计算起来比较简便。但在课堂中,学生的计算情况大大地出乎我的意料,大部分学生都算错了,算法如下:  相似文献   

15.
四川乐山的彬彬同学来信说,在做分数除以整数的算式时,常常是应用“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散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的法则,把除法算式转化成乘法算式进行计算。她问:有没有这样的除法算式,不用转化成乘法,直接用除法,使计算更简便?  相似文献   

16.
在数学课堂上,我们常常会听到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老师,这些题目可以用简便方法计算吗?"我们也经常发现,在刚学过简便计算后或题目中有明确的简便计算要求时,学生会去想简便方法。但在平时学习中,如果题目没有明确要求或者没有教师的提醒,学生不会主动用简便方法完成题目。  相似文献   

17.
<正>在二次根式乘除法课堂教学中,本人遇到一题关于二次根式乘除法混合运算的题目,刚开始没怎么注意,但是当请同学到黑板上做了以后我才发现,该同学花费了很长时间,对每一个二次根式都进行化简,然后再进行乘除计算,虽然最后也得出了正确答案,但其方法并不可取。那么有没有更为简便的方法来做这样的题目?是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思考的问题。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16章二次根式第二节"二次根式的乘除",着重讲解了二次根式的乘法公式  相似文献   

18.
正在管建刚老师的作文指导课《学做一件家务》的作文讲评环节,有这样一个片段,令人印象深刻。师:看看这个同学把锅头洗好了吗?生:没有。师:对,因为他洗锅头时出现了"小插曲"。(板书:发现小插曲)写作文,"发现小插曲"非常重要。比如:一位同学早上上学,上了公车就一路绿灯来到了学校。另一位同学刚要上车,忽然发现自己没穿校服,就跑回家穿校服;上了公车以后,又老是遇到红灯;终于快到学校了,又遇到堵车。前面那位同学一路顺风,没有"小插曲";后一位同学遇  相似文献   

19.
不知你发现了没有,在一个班集体中,有些同学人缘挺好,有些同学却难以和同伴相处,这是为什么呢?有的同学说人缘是天生的,其实不然,观察那些善于和同伴相处的同学,你会发现比起不善交往的同学来说,他们身上是“多了一点”也“少了一点”。多了一点关心少了一点霸气。有些同学说话做事总爱占上风,一点亏吃不得,处处不饶  相似文献   

20.
在一次集会上,同学们相互做了自我介绍。大家惊奇地发现,在55名同学中,有两名同学的生日竟是同一天,真是太巧了。这种“巧合”的可能性有多大呢? 这是一个关于概率的问题。足球比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