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教育技术》2017,(5):109-114
在全球,越来越多的高校将创客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而创客空间能将创客教育融入现有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之中。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国内外较有代表性的四所高校创客空间,介绍了依托工程实践平台的西北工业大学创客空间的建设情况,构建了基于创客空间的创客教育课程体系,并以西北工业大学创客空间为例进行了实践应用。期待文章的研究,能为高校通过创客模式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现代教育技术》2019,(7):113-119
开展创新教学是大学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本使命,而大学创客教学是众创时代高等工程教育培养工程科技创客的新范式。基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大学创客教学的内涵;随后,文章从目的、过程和结果三个维度,解析了大学创客教学的特征;最后,文章以天工创客空间为例,介绍了大学创客教学的实践。文章指出:为实现"发展创客核心素养"的教学目的,大学创客教学需要重塑教学方法、重塑教学环境;为体现"知行思创统一"的教学过程,大学创客教学需要重塑师生关系、重塑产教关系;为达成"促进生命自由成长"的教学结果,大学创客教学需要重塑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3.
通过追溯STEM教育的本质及源起,进一步明确在我国推行STEM教育的时代意义与重要性。创客空间的蓬勃发展为我国学生STEM素养提升提供了新契机,我国的STEM教育可以以创客空间为依托,重现其生命力及价值。同时,STEM的教学理念可以指导校园创客空间教学活动,使其有序进行。本文从教学准备、教学任务、教学资源、教学活动、教学评价、教学总结与反馈六个维度对基于创客空间的STEM教学理念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在双创时代背景下,高校积极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创客精神,也涌现了各式各样的创客空间。国内现有的创客空间的类型较多,教师可以分析比较不同类型创客空间的运营方式、功能性质和现状,并具体以某高校创客空间为例,探索如何更好发挥创客空间功能,培养大学生创客精神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现代教育技术》2016,(1):13-20
文章从创客、创客运动及创客教育的概念入手,对国内创客教育的发展进行回顾和梳理,对创客空间和众创空间的关系进行解读,最后提出了创客空间的iSMART模型,即建设创客空间需要从培育有共同兴趣爱好或利益(Interest)的社群、构建线下线上互联互通的融合空间(O2O Space)、吸纳专业以及背景广泛的跨界导师(Interdiscipline Mentor)、组织创意创新创业导向的创客活动(Making Activity)、吸收和迭代积累各种可转化的资源(Resource Exchange)、提供传统的工具和开源软硬件制作工具(Making Tools)六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为培育具备创新创业意识、能力和精神的创客,应基于阶段培养目标、依据现有创客能力结构、吸收各方教育资源来开展创客教育.创客是创新创业的主要群体,当前面临着创客创新意识薄弱、动手能力欠缺、企业家精神匮乏的困境,因而创客空间的深化发展受制于创客人才的短缺和创客能力的不足.要克服上述困境、培育合格创客,不仅需要在中小学阶段就开展娃娃创客教育,而且在大学阶段双创教育要注重跨学科合作与校企交流协同,还要在现有创客中开展创新创业综合能力培训.  相似文献   

7.
自创客运动进入大众视野以来,教育创客空间已经成为美国学校教育体系中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重要场所.伴随着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教育创客空间的兴起,以创造、实践、共享为特征的教育创客空间赋予了学校教育变革另一种可能.基于"做中学"、"建构主义"和"项目式学习理论",美国已经构建起了相对完善的创客教育核...  相似文献   

8.
创客教育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前瞻性教育,对初中生深度学习能力培养具有重要影响,但其具体作用机制缺乏实证数据支持,文章通过对创客空间学习情况的调查,基于真实数据探讨创客空间对初中学生深度学习的影响,从实证角度提出了创客空间对学生深度学习能力的发展具有正向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推行成果导向(OBE)教育理念。分析了OBE理念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及对创客空间建设的启示,探讨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高校创客空间的建设及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0.
随着创客教育的不断发展,创客空间的构建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但这些创客空间大多是有实力的学校建设的校内创客空间,并没有面向一个地区而专门开设中小学校外创客空间。在分析创客教育面临的困境、中小学阶段创客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创客空间的优秀案例的基础上,尝试构建面向中小学的校外体验式创客空间,并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以满足中小学阶段创客教育的需求,为校外创客空间的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基于问题解决和创客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文章提出了创客式教育并分析了其内涵,即认为创客式教育是一种理念、一种场景、一种载体、一种精神、一种方式、一种目标、一种文化。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开展创客式教育的主要路径,包括秉承工匠精神、保持创客心态,建设人人可参、处处可创的创客空间生态圈,抓住学科教学主阵地、切入教学多空间,以学习制品为主线、变革学习方式等,以期推动创客教育从边缘走向融合,保障创客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创客是近年来以兴趣爱好驱动聚焦在活动中的一类人,不同特点的创客群体们分类从事活动发展成不同类型的创客空间,创客运动对高校创客教育具有重要作用。介绍目前高校具有代表性的创客空间的类型,以及探讨依托高校开放式资源,结合办学特色,在开放式资源的环境下构建创客空间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众创空间"创业平台的构建,顺应了网络时代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对于培育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各类青年创新人才和创业团队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众创空间"的内涵分析,以创业生态系统理论为学理依据,以泰州市蜂鸟空间站的成功模式为现实依据,从"众创空间"的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宏观系统3个层面,探索构建大学生"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背景下的职业教育创新必然与新兴产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相对应,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如东分院顺应相关产业对财经商贸人才的需求,建立"创客如东"电商创客空间,重构了教育流程,推动了校企深度融合,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和财经商贸专业群建设方面开展了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5.
创客教育:源起、内涵与可能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蓬勃兴起的创客运动的影响下,高新科技、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推动了创客教育的萌芽与发展.创客教育有三个核心要素,分别是制造/制作、创客空间和创客.创造、技术与全人发展是其内涵的核心.创客教育以信息技术的融合为基础,融合体验教育、项目学习法、创新教育、DIY理念等教育理念.创客学生的培养、创客空间的创建、创客课题的设计是推进创客教育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以3D打印和开源硬件为代表的多个新科技项目的出现,一种以亲自动手设计、创造、创新为标志的新文化热潮——创客运动正在席卷全世界。与此同时,在教育领域也出现了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创客教育"。创客教育以新兴科技为技术基础,以创客空间重构学习环境,以创造性实践活动为主要学习过程,融合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于问题的学习、项目学习法、自主学习等多种教育理念,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与传统教育相比发生了较大的转变,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创新教学方式,学生从中不仅可以学习到各种学科以及跨学科知识,还培养了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我国现阶段发展创客教育应明确其定位,探索教育主管部门牵头、多方共建共享的模式,加强师资团队建设,并根据不同学生人群的特点,建设创客空间,开展创客教学。  相似文献   

17.
在创客运动席卷全球的背景下,创客教育正在掀起一股教育改革浪潮。高校建立创客空间、引入创客教育,将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最终推进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论文介绍了创客和创客空间的概念及发展现状,探讨了创客教育与创新教育、创客空间与创新实验室之间的关系。基于创新实验室,高校创客空间的建设包括实体创新实验室建设和创客空间网络平台建设两个部分,并从开放模式、教学和运行模式以及管理模式三个方面探索了实体创新实验室的建设模式,最后研究了创客空间网络平台的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18.
19.
以一所农村初中创客空间建设与应用为例,探讨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创客空间建设及应用的思路和方法.针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资金不足、师资薄弱等限制因素,提出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应以立足实际、融合文化、发挥优势、因地制宜等原则建设学校创客空间;探索出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创客空间师资培养的途径、创客空间学与教的多种模式;提出了创客空间校...  相似文献   

20.
通过梳理创客空间模式特征,并结合对理工科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理工科大学生对创客空间相关概念的认知度较低,创新实践活动缺乏社交型学习群体的特质,创新实践技术开发项目较少考虑商业可行性,借助外部力量主动获取创新创意资源的能力不足.探讨了创客空间模式倡导迭代创新、跨界思维、基于兴趣的创新等特点对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启示,提出引入项目制教学方式、优化创新项目选题、借助开放式创新思维及"迭代式创新"理念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意的主动性及实践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