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要使学生的作文内容具体,需要对学生加强引导,教会学生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利用日记,从生活中捕捉素材;利用教材,引导学生积累素材;利用课外读物,扩充素材;重视口语交际训练,完善口头作文;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渗透写作方法的指导;激发写作欲望,展开合理的想象;整合自己的素材;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2.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引导学生以自己的体验为基础,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真心去感受生活,获取素材,展开丰富的想象,写出一篇篇佳作来。  相似文献   

3.
孟贺宁 《考试周刊》2013,(42):48-48
<正>何为作文?作文就是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思考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并付诸文字。可是学生谈"作文"而色变,总觉得没什么可写的,创作的源泉枯竭。为何这样?这是因为平时缺乏对生活的观察,缺乏对生活素材的积累。怎样才能更好地积累生活素材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看法。一、日记是生活的第一素材生活是写作的第一素材,是创作的宝藏,任何伟大的创作  相似文献   

4.
想象作文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作文形式,它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下面笔者就如何指导学生写好想象作文,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依托生活,指导想象素材积累 想象作文的题材与其他作文同样来源于生活,离开了生活的源泉,想象就有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缺少感知,缺乏创造.因此教师要经常指导学生广泛接触自然、社会,善于观察、分析周围的人、事、物,多阅读课外书籍,充实作文素材,增强感悟力.特别是要人为地创设或捕捉一些情景,全方位、多角度地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分析、思考,从而产生种种奇妙的想象.  相似文献   

5.
很多学生一提到作文就头痛,主要是无米下锅,没东西可写。那么,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就应注意引导学生寻找作文素材。提出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广泛阅读,积累素材;借助想象,丰富素材;自主命题,利于选材等作文教学方法,以期提高学生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7,(1):46-47
作文指导从内容入手,除了包括"指导学生观察认识生活、积累素材"外,还包括"指导学生对素材进行重组、加工、修正、想象补充",如此指导学生对生活中的写作素材进行提炼,也就是指导学生对已有的素材进行"想象构思","对获取的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判断、推理、联想和想象"应该成为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对材料进行开掘和提炼呢?要提炼生活中的真善美,提炼生活中的小事件,多要素分角度地分析,集中类似的素材组接,对已有素材进行加工修正。  相似文献   

7.
写作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但是许多学生一上作文课就感到头痛,不知该写什么。如何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并提高其写作能力,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鲁迅先生说:“如要写作,第一须观察”。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应该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周围的人、事、物,注意积累写作素材,使他们在生活中观察人的特征,挖掘有意义的事,体会人生的真谛。这样写作文时,就不会头脑空空,无从下笔了。二、培养想象能力写作中想象的作用不可低估。很难想象,一个没有想象能力的学生能写出优秀作文来。不展开想象…  相似文献   

8.
一、观察生活是写作的基础 小学生在作文时,由于语文基础和文字组织能力本身就欠功底,作文写多了,往往觉得没有合适的素材可写,或是不知从何去写。写的作文往往也成了罗列具体事实经过的“流水账”。其实呢,不是生活中没有作文素材,而是学生缺少善于捕捉作文素材的能力。因此,老师也要为学生创设的氛围,培养学生的观察生活的能力,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相似文献   

9.
正小学作文教学,尤其是小学启蒙作文教学,应该让学生回到生活中去,让学生感受生活的真谛,流露对生活体验的感受。追求文章的真实、文章里流露真切的感受才是我们启蒙作文教学的目标。在小学启蒙作文教学中,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展开教学。一、回归生活,收集素材——体验感受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特别是三年级的启蒙作文更是离不开生活,学生只有深入生活,从生活实践中体验过程、体验感受,收集生活中的素材,才能为写作打下坚实  相似文献   

10.
在我们的作文课上,常常可以看到这种现象:有的学生双手托腮,紧皱眉头写不出来;写出来的作文,有的觉得平平淡淡、干干巴巴,写得很枯燥,缺乏真情;有的千人一面,使阅者皱眉。究其原因不外乎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有畏惧心理;或是平时不善于观察、积累写作素材,捕捉现实生活中的"镜头"。老师无形中拔高作文要求,设置了太多的条条框框,不让学生展示个性。笔者认为作文应追寻个性化,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们的作文成为他们心灵的翻译家,鼓励他们"手写我心",把真生活,内心的真话、真实的想法原原本本地、自由地表达出来。可以从"生活──源头活水、构思──标新立异、想象——锦上添花"这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1.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可是许多作文老师发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情况很难在学生的作文中体现,学生们觉得提笔无话可说,找不到作文素材,作文越来越难写,"难于上青天".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懂得如何去引导学生进行作文素材的积累,在我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积累了以下几点经验:  相似文献   

12.
提笔作文时,学生苦于无事可写,无话可说。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体验,引导学生自觉地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展开想象,写出有真情实感、独特感受、真切体验的文章,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为今后的习作打好底色。  相似文献   

13.
作文?难教!难写!看到作文就头疼,特别是初中生,尤其在农村地区。由于学生所接触的新鲜事物较少,缺乏积累,教师普遍觉得教学难度很大,作文教学的效果很不明显,故而也厌教——恶性循环,导致现在农村中学好作文越来越少。我就曾经陷入这个循环中,非常苦恼,似乎没有出路。但不懈的学习与摸索让我觉得:其实"万紫千红总是春",农村也有着自己特色的美,如果我们教师能方法得当,指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好写作素材,变换方式激发写作兴趣培养自信,农村的学生也会有话可说,有情可抒,从而爱上作文。下面就谈谈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4.
要想写好一篇文章,我觉得关键就是要有好的素材。素材从何而来呢?那就是来源于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前我和很多同学一样,最怕写作文了,觉得没有什么东西可写,写出来的作文总是空洞无  相似文献   

15.
不少同学觉得写作文难,有的甚至怕写作文,主要原因是缺乏作文素材,总觉得没有什么可写作文该写些什么,怎样才能获得丰富的作文素材呢?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写作文就是写生活,写与自身相关的生活,写对生活的见  相似文献   

16.
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但是现实是学生的写作能力逐年下降,作文中素材匮乏、陈旧的现象极普遍。为解决这一问题,作者尝试在教学中通过深挖课文素材、整理素材、联想想象并用、诗意素描等方法,帮助学生有效积累作文素材,写出"中考作文阅卷"中要求的"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的优秀作文。  相似文献   

17.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只要我们用心去感悟,就会发现很多有价值的写作素材。在作文实践中我觉得培养感悟能力可以让作文更出彩。  相似文献   

18.
<正>不少同学觉得写作文难,有的甚至怕写作文,主要原因是缺乏作文素材,总觉得没有什么可写作文该写些什么,怎样才能获得丰富的作文素材呢?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写作文就是写生活,写与自身相关的生活,写对生活的见  相似文献   

19.
这两节课给了我很多启发,下面我谈两点体会:第一,我们应该教会孩子写什么样的作文?现代社会中,作文具有的双重价值——工具价值和审美价值。今天的两节课,一节是观察作文,一节是想象作文,是两种价值的典型载体。生活中作文经常以记录工具的面目出现,如新闻报道、实验报告、病情  相似文献   

20.
小学生作文教学要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力 ,训练学生启发想象 ,激发写作欲望 ;展开想象 ,丰富写作素材 ;创造想象 ,拓展写作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