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媒介素养教育“社会行动者网络”分析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媒介技术的发展和媒介传播问题的凸显催生了新的教育内容——媒介素养教育。文章在阐述日本媒介素养教育实践之着力点——"社会行动者网络"构建的基础上,指出日本媒介素养教育中"社会行动者网络"的模式构建、构建力量与特点,并借鉴其成功经验提出本土化的"四位一体"的媒介素养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以网络为信息发源地和主要信息传播途径的媒介事件,不仅在数量上表现为持续增长,而且其影响力也日益增大。网络事件有其独特的成因背景和性状特征:宽容的政治舆论氛围、媒介产业化的经济背景、崇尚个性的社会心理环境以及先进的互联网技术等为网络事件的生成提供了相宜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3.
周莹 《新闻知识》2006,(3):22-23
在今天的社会里,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其构筑的信息传播网络设置了社会的规定语境,并构建着该语境下的社会意义认同。正如美国传播学者戴维·阿什德指出的那样,“信息技术的技术和语言(或表述) 以及大众媒介在我们这个现代(和后现代)世界中是这一[象征、传播]过程的关键要素。简言之,社会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变迁和技术变迁的双重逻辑下,中国社会已然呈现出网络社会的特征.网络社会是一种新的社会形态,而网络社群则是网络社会中人们新的结群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在当下的多元社会中,网络社群在社会治理的多元体系中日益成为其中的一元主体.提出并重构网络社群概念,能激发我们“社会学的想象力”,了解并洞察我们身处的历史和社会生活;而且,重视网络社群的崛起及其参与社会治理的实践,对建立民主和科学的社会治理机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媒介触达了社会各个领域,也渗透到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媒介不再只是传播信息的一种中介,而是融入到整个社会之中,参与并影响着社会事务的发展,推动着媒介化社会的形成。本文着重阐述了媒介化与媒介化社会的理论渊源,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媒介化社会网络信息传播面临的风险,希望通过重视主流内容传播、回归新闻专业主义、持续加强信息公开、完善网络信息法规、提升媒体把关能力、提高公众媒介素养等措施,助力网络信息在媒介化社会中的健康传播,推动社会良性运转。  相似文献   

6.
信息时代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络及信息科技的发展,无可否认,我们已进入了或正在进入信息社会,或者可以称之为网络社会。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及网民数量的急剧增加,网络的超越时空限制、海量信息、多媒体、交互化、小众化的传播特点,满足了远离家庭来到学校的年轻大学生们,在学习压力和就业压力下,获  相似文献   

7.
任玉达 《东南传播》2012,(5):107-109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法,对河北省迁安市的新生代农民工使用社交网络的情况进行了初步探索,揭示他们对腾讯QQ这一网络社交工具的媒介依赖,以及借此形成的社会网络支持,为进一步研究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网络结构和他们的生活状态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网络价值的非中立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中立原则的思想源头之一就是技术的价值中立原则。网络中立争论的支持方认为网络的价值具有中立性。这一观点只看到了网络技术的自然属性而忽视了其社会属性。传播学研究的三大流派:经验学派、批判学派和媒介环境学派都承认媒介技术的价值负荷性。对媒介环境学派的观点进行了分析,认为网络媒介的价值具有非中立性,应当遵循干预性的网络中立原则。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们足不出户就能处理很多和外界交互的事务。网络席卷全球,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的时代正向网络虚拟社会迈进.所谓网络虚拟社会,就是网络的人类社会化;在网络社会中,Agent(能够代替人处理事务的程序)相当于人,网站相当于一个组织、机构、部门甚至家庭等社会实体;每个这样的社会实体南授权的Agent进行管理,体现区域自治性。  相似文献   

10.
李金宝 《青年记者》2013,(35):85-86
传播学者普尔在1983年出版的专著《技术自由》中第一次提出了媒介融合的概念,并从技术的角度提出了传播的融合模式。技术革命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技术主导下的媒介变迁的直接结果就是媒介社会化的到来。随着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真正进入了"数字化媒介社会"。  相似文献   

11.
网络媒介的发展重构了社会传播生态。在泛众传播语境下,作为共识性仪式的传统媒介事件让位于作为冲突性实践的网络公共事件,探索新的共识凝聚方式被提上议程。本文认为,网络公共事件的常态化并不代表共识基础的完全丧失,原本由传统媒介事件提供的仪式整合功能可以在公众一致性的话语实践中重新实现。为了实现网络公共事件中的社会认同重构,应当从话语争夺、多方协作、培育"公共理性"等思路出发对公众展开话语引导。  相似文献   

12.
知识链组织的技术学习:基于社会网络及社会资本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链组织嵌入在特定的社会网络中,社会网络的网络结构、关系强度及社会资本对知识链的技术学习有重要影响。网络结构的中心位置以及较多的结构洞有利于知识链成员的技术学习,并且社会网络中的强关系和弱关系对于知识链组织的技术学习具有重要价值。基于社会资本的信任可以消除知识链成员对机会主义行为的防范心理,降低技术学习的交易成本。  相似文献   

13.
技术的发展深刻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随着媒介技术的快速发展,媒介与人的关系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异化,在此背景下的网络舆情呈现出信息接收过载、受众情感分裂、大众文化失焦的特征。身处媒介社会,正确处理网络舆情是新媒体时代的重要命题。笔者将基于异化理论对网络舆情进行分析,并提出媒体、政府及受众个人的相关治理措施,以期正确对待人媒关系,建立良好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14.
生活在网络媒介时代的人,都在一定程度上渴望自己能拥有一定的话语权。公权利与私权利的媒介话语权争夺从传统媒体转移到网络上,形成了新的形式,那就是网络技术权利对媒介话语权的争夺。本文通过对网络技术权利的主体及其过程的分析,揭示在网络媒介话语权争夺的过程中网络技术权利的合理利用与滥用。  相似文献   

15.
网络传播与传统媒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及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正在迎来一个伟大的信息时代。国际互联网正以不可阻挡之势走进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网络正在成为一个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名词”,网络文化正在日渐形成。网络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本文仅就网络传播对传统媒介的影响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1网络传播的优势和局限 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载体,作为一种前景广阔、方兴未艾的信息传播方式,其现实的优越性是不容置疑的。首先,网络作为一种信息媒介,它具有很多技术上的优势,比传统媒介信息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16.
张杰  聂茜 《新闻界》2023,(1):57-65
身处贝克所言的风险社会,个体对风险的感知除了亲身经历外,更多地是源于媒介提示的风险图景。大众传播时代,媒介是风险的中介化,是风险的社会放大站。但伴随着深度媒介化,风险的社会放大这种线性传递观具有明显的解释局限性。随着行动者主体的增多以及行动者网络异质性的提高,媒介在呈现风险的同时,自身也在生成风险。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新媒体时代媒介化治理的关键不在于技术层面如何传递风险信息,而在于如何减少因为媒介化传播产生的“次生风险”。行动者网络视角进一步明确了当下社会风险的本质,即作为网络的风险是多元行动者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兼具不确定性和动态生成性的非线性存在。  相似文献   

17.
孙莉  孙佳乐 《新闻世界》2010,(11):174-175
梅罗维茨在《消失的地域》一书中,论述了电子媒介所构筑的媒介情境对人们社会行为的影响。本文基于此考察在新的媒介情境中网络对社会行为的影响,指出因网民集聚、人际传播的出现、交往的实现,使得网络促成了"地域"的消失,又因受众个人因素等多重局限,即使是在网络环境中,"知沟"仍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18.
浅析青少年网络素养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网络传播越来越显示出对于当代青少年强大的影响力和塑造力。作为一个正处于新历史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现实社会出现的各种矛盾问题通过网络得到了集中的体现和释放,特别是充斥其中的色情、暴力等有害内容对于青少年有着极大的伤害作用,青少年的网络环境堪忧。本文从分析青少年网络环境的现状入手,揭示了青少年网络环境的问题,并提出了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的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网络传播因其即时性和技术的便利性极大地改变了传统媒体中传播者的强势地位,使得现代社会中"言论自由"的尺度更加宽泛,网民迎来了"人人平等"、"大众狂欢"的时代.但网络传播的随意性也使得其不可控因素增加,网络传播中道德界限模糊,言论自由和媒介道德的博弈研究成为网络传播的重要议题."艳照门"事件中明星丑闻照片初期的迅速传播和其后相关部的大力干预,不能不给人们带来更多的反思.本文认为,建立在对人类生命的关爱和尊重的基础上的言论自由才会使网络真正成为造福民主和大众的传播媒体.  相似文献   

20.
米惠惠 《新闻世界》2014,(4):129-130
在网络传播时代,多元化的传播者代替了传统媒体中专业化的传播者,对于一些社会敏感议题的以“人肉搜索”为主要方式的逼视给报道对象甚至传媒业本身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如何在网络传播时代规避媒介逼视,建构媒介伦理,是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