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时,未知数的取值范围发生了变化,有可能产生增根.因此,解分式方程必须验根.就初二而言,分式方程有哪些验根方法呢?  相似文献   

2.
在求解分式方程时,易产生增根。如在将分式方程约去分母后得到的整式方程的根使约去的分母为零,那么它就是原分式方程的增根.反之则就是原分式方程的根。事实上,约去分母后,使方程未知数定义域扩大,从而产生了增根,因而教学中我们强调了解分式方程验根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李强 《教育》2014,(30):70
在解分式方程时通常都是先把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成整式方程,然后求整式方程的解,求解后还要进行验根。那么在教学中学生经常会有这样的疑问:解分式方程为什么必须要验根呢?增根是如何产生的?增根是分式方程所特有的吗?分式方程的根与增根能够使分式方程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分式方程的根;增根是在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的过程中,若整式方程的根使最简公分母为0(根使整式方程成立,  相似文献   

4.
由于在解分式方程过程中,去分母化为整式方程时可能产生增根,因此,解分式方程必须验根。但是若不采用这种方法,而是先把分式移到方程的一边进行通分,能约分的先约分,同时使方程另一也为零,则使分子为零的未知数的值即为原方程的解,这样,可免去验根这一步骤。  相似文献   

5.
<正>一般地说,解分式方程时,去分母后所得整式方程的解有可能使原分式方程的分母为0,所以解分式方程必须验根。而如何验根呢?下面为同学们提供四种方法。  相似文献   

6.
对分式方程验根的三种方式分别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增根是学生学习分式方程时的一个难点,如何提高学生对增根的理解是每个教师所应思考的问题.本文从学生的现实困惑入手,针对“增根是怎样产生的?”、“解分式方程一定要验根吗?”等问题作一点探讨,希望能拔云见日,使模糊的问题清晰起来.  相似文献   

8.
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时,未知数的取值范围发生变化,有可能产生增根.因此,解分式方程必须验根,就八年级而言,分式方程有哪些验根方法呢?一、代入检验法.将解得的根代入原方程的左、右两边,若左、右相等,则此根为原方程根,否则,此根为原方程的增根.例1.解方程xx-5=xx--62解:方程两边同乘以(x-5)(x-6)得x(x-6)=(x-2)(x-5)解得:x=10检验:当x=10时,左边=xx-5=2右边=xx--26=2,左边=右边∴x=10是原方程的根.评注:此验根方法不仅能检验出原方程的增根,而且可以检验出所求得根是否正确.二、增根比较法.所谓增根即使分式的分母为零的数.因此,令方程…  相似文献   

9.
解分式方程要注意分母不为零,解后要验根,对于形式上的一元二次方程,除要特别关注二次项系数是否为零外,更应对根的判别式△的正负认真研判.  相似文献   

10.
分母里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方法,是在方程的两边同乘以各分母的最简公分母,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解所得的整式方程,最后验根.为什么在解分式方程时必须验根呢?我们知道,分式方程的根不能有使分母为零的值.但在把分式方程两边同乘以一个整式将分式方程化成整式方程后,一般来说,本知数的允许取值的范围扩大了.这样,整式方程的根中有可能使分式方程的最简公分母为零的值;而这个值将使分式方程失去意义.因此,它虽是变形后整式方程的根,但不是原分式方程的根.这样,当分式方程变形为整式方程…  相似文献   

11.
提到分式方程,大家自然会联想到增根.那么增根是如何产生的?是不是每个分式方程都会产生增根?为了搞清楚这些问题,下面举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2.
《分式方程》教学设计○贺兰回民中学汪金莲教学目标:(1)理解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的思想,掌握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2)会用去分母法或换元法解分式方程;(3)理解验根的必要性,并会验根。教学重点:(1)用去分母法和换元法解分式方程的...  相似文献   

13.
姚宏彪 《学子》2014,(7):62-62
一、初中数学分式方程特点分式方程,即等号两边含有未知数的有理方程,是方程中的一种。一般而言,未知数至少要有一个。分式方程在解法上主要有三个步骤。第一步,去分母。通过将分式方程两边同时乘以最简公分母,即各分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与字母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作,从而化为整式方程。第二步,进行移项。当出现括号时,首先要去括号,进而合并同类项,化系数,最后求出未知数的值。第三步,验根。在求出未知数的值后,再进行验根。在验根时,  相似文献   

14.
提到分式方程,大家自然会联想到增根,在化分式方程为整式方程求解的过程中,由于去分母而出现使分母为零的根,即增根,所以解分式方程时必需要检验.检验增根是解分式方程的一个重要步骤,值得我们充分注意.本文通过实例探讨分式方程与增根的有关问题,旨在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5.
王瑞杰 《甘肃教育》2011,(20):88-88
分式方程是初中阶段学习的主要方程之一。新课标对分式方程的目标是“会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方程中的分式不超过两个)”。而现实情况是学生常把解分式方程的步骤当做固定的格式和程序,只是机械地按照这一程序来解题。根本不理解为什么要去分母、为什么会产生增根、为什么要验根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一、初中数学分式方程特点分式方程,即等号两边含有未知数的有理方程,是方程中的一种。一般而言,未知数至少要有一个。分式方程在解法上主要有三个步骤。第一步,去分母。通过将分式方程两边同时乘以最简公分母,即各分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与字母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作,从而化为整式方程。第二步,进行移项。当出现括号时,首先要去括号,进而合并同类项,化系数,最后求出未知数的值。第三步,验根。在求出未知数的值后,再进行验根。在验根时,  相似文献   

17.
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它和其他方程一样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模型.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方法是先去分母,把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来解决,并且验根是解分式方程必不可少的步骤.  相似文献   

18.
《中学理科》2004,(11):27-28,99
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与列一元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相同,但在验根中,既要检验求出的根是否是列出的分式方程的根,又要检验是否符合题意.  相似文献   

19.
验根对解分式方程来说 ,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若是因忘了验根而把所解方程无意义的根留了下来 ,那整个解题过程都是徒劳的。因此教材在安排该内容时 ,特别注重验根一步的教学 ,并用了一定篇幅对验根的理论作了阐述。认真研究解分式方程的理论依据 ,发现解分式方程不必都验根。首先 ,分析概念。通过分式方程、方程、分式几个概念的分析比较知道 :分式方程 ,首先是一个方程 (等式 ) ,其次才是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如 :xx - 1 + 32x=1 ,80x =60x - 4等就是分式方程。而像 :3x2 - 2 =-x ,3x4- =0等就不是分式方程。其次 ,理解方程(等…  相似文献   

20.
在解分式方程时,把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后,由于未知数的取值范围扩大,会产生增根,所以解分式方程一定要验根,有的同学由于不验根而出错,因而对增根很厌烦,怎会想到增根还会有妙用呢?现举几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