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设计理念1.用美育照亮孩子们的精神世界。语文教学应通过欣赏美、体验美、创造美的活动,让学生体验语言的音韵美、节奏美、意境美。2.让课堂成为真诚对话的生命殿堂。作为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情感,用多种方式平等对待学生,给予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发展的机会,师生共同亲历发展认知、陶冶情操、引发创造的生命成长过程。3.用多媒体构筑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教学目标1.学会7个生字,认识3个笔画;能认9个生字。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陶冶爱美的情趣。教学重难点1.学会生字新词,背诵课文。2.知道风景如画…  相似文献   

2.
一、体验性教学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中的意义 传统的音乐欣赏课堂中,让学生没有目的和参与体验而聆听音乐,无法让学生真正理解音乐作品,更不会喜爱音乐欣赏课,也漠视了学生天生具有的求知欲和创造力,只把外界固有的知识与体会传授灌输给学生.这种欣赏教学模式埋没了学生自我认识、自我体验的感受,也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中感知体验生命的存在,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小学音乐欣赏课体验性教学的实施,让学习者亲身介入音乐实践活动中,这种学习方式重在学生自主的感悟与体验,要求学生充分运用已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通过认知、体验和感悟,在实践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主动参与、亲身经历、交流合作、价值建构是体验性学习的主要特征,其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学习的过程是生成体验性学习活动的重要途径.学生的情感体验一方面来自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另一方面是对经历过程所带来的情绪回味,有利于建立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将课堂与生命、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在音乐体验中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3.
美术课程作为一门人文性很强的课程,有极为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在生命教育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如何在美术教育中在有意识地渗透生命教育,引导学生认识和感受生命美、体验和热爱生命美、创造和升华生命美,应是美术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和义务。初中美术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内容是:认识生命,敬畏生命———让自然生命得到呵护;尊重生命,珍爱生命———让社会生命得到塑造;经营生命,升华生命———让精神生命得到激扬。美术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策略:让学生在欣赏评析中感受生命美;让学生在造型表现中体验生命美;让学生在设计应用中创造生命美。  相似文献   

4.
赵洁 《教师》2013,(25):85-85
情感体验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情感体验与音乐紧密相连.要突出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地位。高中音乐教学应尽量淡化理论知识传授的痕迹,让学生在感受、探究、创新过程中主动提出对学习的需求,感动于音乐所带来的美.从而真正感悟生命的真谛,实现美育的教育观。  相似文献   

5.
一、教学目标: 1.从儿童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和经验入手,拓展学习主题,激发儿童的学习需要和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已有的经验,丰富其认知、情感和体验。 2.结合具体生活实例,让儿童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生活,以培养儿童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情感。 3.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小玩具,感受成功的快乐;在制作过程中体验合作、互助,培养认真、耐心的品质;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对劳动与创造带来的快乐的向往,促进学生主动从身边寻找美,发现美,动脑动手创造美,使其发展为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的人。  相似文献   

6.
美育是指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称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是语言学习与美育的融合统一,其本身就是一种审美感知、情感体验、语言习得和审美创造的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在文本阅读体验中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厚植审美情趣和能力,让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健康地感受美、理解美以及创造美。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教育视野下,要求美术教学不但要教授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因此,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的开放性学习氛围,让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同时,为学生创造更多的亲身体验空间,丰富实践经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使其学会发现美,敢于创造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语文是最富情感性、审美性的学科,和诗有着特殊的血缘.春风化雨、涸物无声,由此产生的心灵感应和生命体验正是诗中的真、善、美.因此,语文课堂的教学应凭借诗情的激发,让学生享受诗一般审美创造的心灵感应;语文课堂的生命活力,应凭借诗意的追寻,让学生焕发诗一般的创造智慧和优美意境.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究、主动创造,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乐园,让学生真正地享受语文.  相似文献   

10.
探究性教学是否能取得实效,归根到底是以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来决定的.只有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才能改变数学课堂机械、沉闷的现状,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教学课堂教学中应该创造"自由空间",让学生自我发掘,通过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形成知识.一、探究性教学是以探究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二、用探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形成创新意识;三、用探究让学生体验数学过程的成就感.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可见,个性化的阅读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激发.只有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他们在语文课堂上才会畅所欲言,绽放出生命的光彩.那么,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享受到语文的生态美,体验到生命的童态之美呢?  相似文献   

12.
学习本身就是学生自己主动建构的一项活动,教师应综合运用诸多教学手段,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精神,最终让学生达到将知识进行有效实现的建构目标.数学审美教学其含义就是以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作为对象,在教学过程中感知美、发现美、鉴赏美、体验美,进而创造美,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数学之“美”的魅力,将审美与求真二者完美统一起来,使审美能力和数学学习能力都能获得提高.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揭示、展现数学之美,有力地提升整体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引导学生参与以探究为目的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经历探究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体验成功.以人为本,给学生创造有效的机会,引导学生主动构建新知,学生会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论述了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之美”、“语言之美”、“意境之美”、“形象之美”的实施途径和方法,让学生在真挚高尚的审美情感中受到陶冶,拨动心灵琴弦,敞开心灵之窗与文本对话。让语文学习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感受美、创造美的过程,成为学生生命的成长与体验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语文是最富情感性、审美性的学科,和诗有着特殊的血缘。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由此产生的心灵感应和生命体验正是诗中的真、善、美。因此,语文课堂的教学应凭借诤睛的激发,让学生享受诗一股审美创造的心灵感应;语文课堂的生命活力,应凭借诗意的追寻,让学生焕发诗一股的创造智慧和优美意境。  相似文献   

16.
在《美术》教材中,有一部分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而安排的折纸课。它是培养学生鉴赏美、体验美、创造美等素养的载体。要让学生体验“艺术的生活”,让每一个人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就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创造性、主动性,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合作精神和学习兴趣。基于这样的理念,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教学: 一、“拆”中学折 课堂上,教师应重视学生的体验,让学生利用探究、质疑、模仿、讨  相似文献   

17.
禹铭 《中国教师》2020,(4):80-82
美育,是教会学生在生命体验中感知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的教育。在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下,美术课堂也应发生与时俱进的深刻变化。陈剑飞老师带着自己对教育的热爱投入教学,通过美术课堂,激发学生的审美体验,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一、让学生爱上美术做一名美术教师是陈老师深思熟虑后的选择。能够点燃学生对艺术的热爱,激发他们难能可贵的创造力,在他看来,是一件十分有成就感的事。  相似文献   

18.
音乐是美的产物,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音乐又是情感的艺术,能陶冶人的情操.德国音乐家贝多芬认为"语言的尽头是音乐出现的地方".音乐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努力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体验音乐美,享受音乐带给我们的乐趣.那么,如何让学生体验音乐美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 一、创设舞台,让学生在律动、舞蹈中体验音乐美 在音乐的课堂中,教师应该积极创造机会,给学生提供一个能充分展现自我的舞台,让学生能够尽情地用律动、舞蹈表现音乐,在律动和舞蹈中全身心地体验音乐带来的美的享受,把学生的音乐学习与舞蹈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比如,我在教唱《青春舞曲》这首音调甜美、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新疆民歌时,先让学生欣赏一遍《青春舞曲》.  相似文献   

19.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提出提高中职学生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实施审美教育。语文课程成为审美教育的最佳途径,但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误区。我个人认为,审美教育不应仅是教学手段的艺术化或者把培养学生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等同于审美教育。而是要让学生通过欣赏、感悟作品的意蕴美,体验作者美的情怀,让学生与作品、作者三者之间交流沟通,反观自我,检查自我,从而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生命体验,逐步使自己进入美的境界。  相似文献   

20.
确立学生在音乐欣赏课中的主体地位,就是让学生积极地学,主动地学,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音乐欣赏教学要切实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留给学生充分的自由空间,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展开想象的翅膀,打开创新思维的闸门,去发现,去体验,去创造音乐的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