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针对一年级新生在广播操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调查与分析,并结合教师们广播操的实践教学进行分析探索,发现生动化、形象化、情景化与激励催化的广播操教学方法,使学生不仅喜欢广播操,更能让学生热爱体育活动,感受运动的乐趣。  相似文献   

2.
在这么多年的体育教学中,我几乎每年担任一年级学生的体育教学,而广播操又是必教的,尽管孩子们对广播操不是很热衷,但我还是尽量变着法地让孩子们感觉到学操的乐趣。  相似文献   

3.
在这么多年的体育教学中,我几乎每年担任一年级学生的体育教学,而广播操又是必教的,尽管孩子们对广播操不是很热衷,但我还是尽量变着法地让孩子们感觉到学操的乐趣。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以安徽省内10所普通高等学校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探讨导引养生功在安徽省内高等学校校任选课程上开展的可行性,目的是推动健身气功在高等院校的推广,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以及对传播中国传统健身思想具有的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高校任选课程开展导引养生功具有师资队伍、场地设施的可行性.安徽省高校任选课程开展导引养生功具有自身的优势和条件.安徽省高校开展导引养生功校任选课堂是现代竞技体育和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结合,有利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促进导引养生功运动的普及与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健身街舞是一项新兴的运动项目,把健身街舞引入体育选修课程是对高校体育课程项目改革的积极尝试,在我校推广街舞选修课程具有美好的前景.本文通过对赤峰学院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旨在探讨在我校开设健身街舞教学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广播操作为“国操”适合各个年龄段的群体实践,戏曲文化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在专业闭环的传承发展受到限制。将广播操和戏曲文化相结合,根据儿童发展的特点形成戏曲广播操,能有效打破传播的藩篱,由从内而外的理论学习转变为从外而内的身体规训,最终从对身体的运动感觉中塑造儿童对世界的感知。以戏曲广播操为载体的文化盛宴既符合锻炼身体的需求,同时也兼具审美教育和文化传承的社会功能,用“中国仪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广播操是学校中最普及的体育活动内容之一.是一套简单易行运动负荷适宜的徒手操.坚持锻烘,能发展人体各器官机能,对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本研究拟探讨广播操的锻炼效果,了解广播操对青少年心血管机能的影响作用,弄清做广播操的质量好坏对锻炼效果的影响,从而促使广大学生自觉地做好广播操,有效地增强体质.二、研究方法:在上海市第二中学高二年级的六十名学生中进行实验,把他们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要求坚持天天做操,而且姿势正确,注意加大动作的幅度  相似文献   

8.
《中国职工教育》2005,(3):16-16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体育局、总工会,各行业体协: 自1951年公布推行第一套广播操以来的50多年间,全国推出了多套适合不同年龄、职业人群的广播操。1995年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来,随着群众健身活动更加广泛开展,各地也创编、推行了许多各具特点的广播操。广播操的推广与普及,推动了职工体育的发展,成为我国普及面最广、参与人数最多,形成传统、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之一,在改善国民健康状况和增强国民体质方面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一年级学生的体育课是学校体育教育的基础,是衔接幼儿园和小学的桥梁,因为体育课能让他们找到在幼儿园活动的感觉,而且体育课上他们有更多时间和方式进行交流。但是一年级新生的体育任务并不简单:学会排队、学会广播操、学会守纪律等。如何让一年级学生尽快适应新的体育教学,情感教育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王静芳 《考试周刊》2011,(83):146-147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了苏南部分农村中老年的身体状况、健身娱乐方式等,结合苏南农村的经济和群众体育发展状况,以及太极拳的健身作用、经济特点等各方面优势,探讨太极拳在苏南部分农村中老年活动中的可行性,研究太极拳在农村中老年中推广的策略,使之早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文化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