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话题1: 小学生"交易行为"该鼓励还是该制止? 学员甲:现在小学生的金钱意识实在是太浓了.我带的是一年级班,前不久发生了学生以物换钱的事,我当时就制止了,并且进行了严肃的教育,但是事后又对自己当初的做法产生怀疑,请大家帮我分析分析.  相似文献   

2.
话题1:小学生“交易行为”该鼓励还是该制止?学员甲:现在小学生的金钱意识实在是太浓了。我带的是一年级班,前不久发生了学生以物换钱的事,我当时就制止了,并且进行了严肃的教育,但是事后又对自己当初的做法产生怀疑,请大家帮我分析分析。马老师:好,请你具体介绍一下。学员甲:事情是这样的,那是学校组织的一次春游,在返程的路上,车厢里一片欢声笑语。就在这时候,我发现有几个学生在兜售自己吃不了的食品,比如,一桶薯片8元5角,他6元卖给同学,5元一盒的蛋糕,他3元卖给同学。当时,我立刻制止了他们的行为,问  相似文献   

3.
生命教育是个古老沉重而永恒的话题。人身上最宝贵的三样东西:生命、智慧和灵魂,这三者中生命是最宝贵的财富。因为生命一旦丧失,任何事都失去意义。这就要求作为教育者特别是德育教育者,我们在引导学生充盈自己的精神世界之前,应该教会我们的学生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悦纳生命,这也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4.
严丽荣 《生活教育》2011,(11):30-31
一次,我布置学生以"心愿"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一名学生在《我不想当"卧底"》中写道:"那天放晚学,因为要扫教室,我出校门时,已很少看见同学了。当路过学校附近的一家网吧时,我又心痒了,‘班主任可能早回家了,现在又没其他同学看见,我不如到里面玩一下再回去!’想到这,我就进去了……正玩得开心时,忽然感觉有人在拍我的肩膀,回头一看,我懵了,是班主任!""在班主任眼里,我还算是一个比较老实、听话的学生。面对班主任的训斥,我默不作声,害怕他‘刨根问底’,通知家长……幸好,班主任说可以原谅我,正当我放下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中小学生因学习压力、情感失调或生活事件的遭遇而出现伤害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不时见诸媒体,这促使我们重新思考学校教育在面对中小学生的生命意识淡薄方面是否有更好的解决之道?泉州市努力克服现行学科课程体系和学校专项教育在生命教育这部分的弱势,探索构建了适合本市中小学(含幼儿园、中职)学生的生命教育模式和策略.  相似文献   

6.
为生命高歌     
有一首歌是这样唱的:告诉我,欢乐是什么颜色?像白鸽的羽翅?鹦鹉的红嘴?欢乐是什么声音?像一声芦笛?还是从簌簌的松声到潺潺的流水?是不是可握住的如温情的手?可看见的如亮着爱怜的眼光?会不会使心灵颤抖?或者静静地流泪,如同悲伤?……羽翅与红嘴,生命的舞蹈与欢歌———我们的孩子为什么不能聆听这生命的欢歌、不能感受这生活的韵律,而偏偏要频频地选择那些自伤、自残、自杀的残酷行为,制造那些令人扼腕、流泪的黑色事件呢?!生命———本该是人类社会最美妙、最精彩、也最生动活泼的“元素”。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珍重我们自己,都应该是存…  相似文献   

7.
某小学一位班主任组织了一次主题班会,让学生谈谈“自己最希望做的是什么”,没想到一位同学说的是:“老师,我最想犯错误。”这句话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哄笑,却引起了这位班主任的深思:为什么这个孩子想犯错误呢?难道他是非不分?还是心理上有毛病?这位平时不显眼的学生,怎么竟表达了这样的一个愿望呢?此时,这位班主任没有批评这位学生,而是制止了大家的哄笑,随即把话题转向其他方面。为了弄清学生的真实想法,这位班主任抽空找他谈心。起初他怎么也不肯说,经过老师的耐心启发和诱导,才吐露真言。他说,想犯错误为的是让老师狠狠地批评一顿,并由此…  相似文献   

8.
李长伟 《中国德育》2014,(24):64-65
正2014年11月,《京华时报》报道了这样一则新闻,湖北省某中学学生因为上课看小说、下象棋,被班主任叫到办公室批评并要求其家长到校,该学生随后从四楼教室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该如何看待这一起教育事件呢?毫无疑义的是,人的生命是宝贵的,学生以如此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让人唏嘘。我们需要追问的是,该由谁为此负责?如果从传统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的观念出发,板子自  相似文献   

9.
一、生命主题教育的背景 随手打开一个网站,各种触目惊心的新闻扑面而来.“富士康跳楼事件愈演愈烈”,“校园伤害事件此起彼伏”……为吸引大众的眼球各种网站不断恶炒. 看到一个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轻轻一跳,灰飞烟灭,我们不痛心吗?看到一个个无辜的儿童遭受突如其来的伤害,我们不愤怒吗?看着一个个如花般的女孩为了出名而通过网络炒作的“××门”事件,我们不深思吗?我在想:现在的教育怎么啦?我们辛辛苦苦教育了十几年的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社会的悲哀,还是教育的悲哀?作为一名一线小学语文教师,该如何让我们的学生学会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如何让我们的学生从小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相似文献   

10.
冬日书香暖     
, 《中华家教》2012,(11):48
《孩子,我们来谈谈生命》作者:何怀宏出版:中国妇女出版社"爸爸,我可以永远活着吗?我不想死。""妈妈,我为什么一定要上学?"当孩子向你提出这样一些问题的时候,你该如何回答?是避而不谈,还是加以引导?生命是一个严肃的话题,但是当孩子成长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就会开始忍不住探索这个神秘的领域。面对孩子们或畏惧、或担忧的疑问,何怀宏教授用讲故事的方式,帮助孩子们消除恐惧、认识生命,给孩子们最初的也是最重要  相似文献   

11.
杨哲 《班主任》2006,(2):40-40
最近看过一个报道,说的是有一所中学举行阶段性考试,某班总考第一的学生却没来.老师说他的爷爷死了,全班竟是一片欢呼声.原来学生们认为他当教授的爷爷死了,这次他肯定考不了第一,以后也很难再当第一……看完报道后,我颇有感触.为什么本应充满爱心与同情心的学校里竟有如此冷漠的学生呢?为什么学生会把自己的成功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呢?又为什么会出现类似的现象:一群学生竟把一只只青蛙活活地剥皮以取乐,把一只只蜻蜒从脚到头一点点撕烂并以此为游戏呢?他们为什么对生命如此的冷漠呢?是学生的错,还是老师的错?作为教育工作者,我认为我们的教育要负一定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崔桂根 《教师》2014,(27):16-16
无论是网络还是报刊,经常能看到一些关于学生自残甚至是自杀的报道。鉴于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对其身心发展的重要作用,教师应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积极开展珍爱生命的教育,促进学生身体和心灵的健康发展,让学生从小就知道生命的宝贵,珍爱生命。  相似文献   

13.
李海燕 《教育》2012,(24):47-48
"学校生命教育是指通过对中小学进行生命的孕育、生命发展知识的教育,让他们对自己有一定的认识,对他人的生命抱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并让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对社会及他人,尤其是残疾人的爱心,使中小学生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中山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王学风说。直面现实中的学校生命教育,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的事实: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14.
近日,有关中小学生自伤、意外死亡的消息频频见诸报端。近年来,学生自杀事件或其它各种自毁行为已经明显地暴露出许多青少年学生生命意识的欠缺,而青少年的自救与互救的能力低下,也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种种现状值得我们反思:究竟这样的悲剧该如何避免?当下的生命教育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作为学校、家庭、社会又该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15.
一次,我布置学生以"心愿"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一名学生在《我不想当"卧底"》中写道:"那天放晚学,因为要扫教室,我出校门时,已很少看见同学了。当路过学校附近的一家网吧时,我又心痒了,‘班主任可能早回家了,现在又没其他同学看见,我不如到里面玩一下再回去!’想到这,我就进去了……正玩得开心时,忽然感觉有人在拍我的肩膀,回头一看,我懵了,是班主任!"  相似文献   

16.
自从当上班主任以来,我心中始终铭记一句话:"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是的,当孩子们走进向往已久的校园,开始自己生命的旅程体验时,教育给予他们的是快乐还是痛苦,是张扬还是压抑,是创造还是束缚,完全凭借教师的心来设计。作为班主任的我,更有生命的感悟与体验。  相似文献   

17.
李莉 《四川教育》2008,(1):15-15
何为“尊重”?尊重有三义,在学校教育范畴中以“承认并认真对待”为尺度?何为迁就呢?就是无原则地顺从别人。在班主任工作的诸多不等式中,“尊重不等于迁就”是一个耐人寻味的话题。我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也时常会面临着两难的选择,尤其是面对孩子出现问题或偏差时,我们如何做到尊重而又不迁就学生呢?  相似文献   

18.
走进校园,你会看到,无论是每一次升旗仪式,还是每一次主题班会,我们的学校领导和老师,或多或少都会向学生灌输各种各样的安全知识.是的,安全责任重如泰山,在“生命不保,何谈教育”之类的说辞下,又有谁,敢拿“安全”当儿戏? 是的,我不能说学校灌输安全知识不对,但当我每一次侧耳聆听所灌输的知识和内容时,却又总是:  相似文献   

19.
在没有自我保护能力的情况下,盲目的见义勇为只能导致一个又一个悲剧的发生,这也折射出我们传统教育里见义勇为的勇更多的是匹夫之勇,是一种生命教育的缺失。所以,我们在弘扬见义勇为时既要教导人们敢于斗争,更要引导人们善于斗争。见义智为是时代前进、社会进步的标志,在以人为本的现代社会,我们不仅要提倡见义勇为,更要提倡见义智为,只有这样,人们才能真正安宁祥和,社会才能真正和谐安康。从见义勇为到见义智为是生命教育的时代要求,同时,也是对生命的更深层的阐述。下面老师的观点和做法.或许会给读者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20.
某小学一位班主任组织了一次主题班会,让学生谈谈"自己最希望做的是什么",没想到一位同学说的是:"老师,我最想犯错误."这句话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哄笑,却引起了这位班主任的深思:为什么这个孩子想犯错误呢?难道他是非不分?还是心理上有毛病?这位平时不显眼的学生,怎么竟表达了这样的一个愿望呢?此时,这位班主任没有批评这位学生,而是制止了大家的哄笑,随即把话题转向其他方面.为了弄清学生的真实想法,这位班主任抽空找他谈心.起初他怎么也不肯说,经过老师的耐心启发和诱导,才吐露真言.他说,想犯错误为的是让老师狠狠地批评一顿,并由此引发班主任的关注,使班上做什么事都有他的份.这一貌似"扭曲"的愿望,给班主任工作敲响了一记警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