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之一地理书教过,中国产煤最多的地方是辽宁抚顺,产铁最多的地方是辽宁鞍山,所以抚顺被称为中国的“煤都”,鞍山称为“铁都”。某次考试,试卷上:中国的煤都是(黑的),中国的铁都是(硬的)。考完还纳闷:老师怎么出那么简单的题目?之二小学,一同学背诗,前面三句背得结结巴巴,最后一句却冲口而出:“一行白鹭上西天。”全班晕!之三一次语文考试,诗句填空是白居易的《题大林寺桃花》中的一句“(),不知转入此中来”。正解应是“常恨春归无觅处”,我前排一个同学愣是填了“常恨村姑无觅处”。之四某次考试填诗词下句。上句是:“洛阳亲友如相问”,一个…  相似文献   

2.
高一语文摸底考试,“何当共剪西窗烛”,填下句。有同学答:夫妻对坐到天明。高中时候也是填诗词下句。上句是:“洛阳亲友如相问”;一个同学填:就说我在岳阳楼。  相似文献   

3.
校园趣闻     
1摇一次语文考试的附加题,问普罗米修斯是什么文学作品里面的人物,一个同学填:哈里·波特。还有一次问左忠毅公叫什么名字,一个同学写:左冷禅。2一次考政治时政题:我国的()号考察船去北极考察。我的答案:泰坦尼克号。3语文考试。解释“逝世”一词。生答:去死”(本来想写“死去”)老师大怒……4小学一同学背诗,前面3句都不那么费劲。最后念一句:一行白鹭上西天”。全班晕!5高一语文摸底考试,填“何当共剪窗烛”的下句。我答:“夫妻对坐到天明”正确答案:却话巴山夜雨时”。6摇高中时候也是填诗词下句,上句:“洛阳亲友如相问”,我一个同学填下…  相似文献   

4.
下列各句均系古诗名句,其中的“○”代表花名,请依据原句,将花名填入其中,同时体会诗句的优美情韵。  相似文献   

5.
无心之过     
关于考试一考语文时,要求写“但愿人长久”的下句。憋了半天,我同学憋出来一句“一颗永流传”。二高中时候,也是填诗词下句。上句是“洛阳亲友如相问”,一个  相似文献   

6.
何海舟 《小学生导读》2013,(7):42-43,96
五、古诗词里插插花 请你将合适的花名填人下列古诗词句里。 桂花 桃花 荷花 杏花 稻花 梅花  相似文献   

7.
一、重句音轻句义许多考生在识记名句名篇时,和尚念经,有口无心,重音而轻义。结果导致高考默写时,要么写错字,要么写别字,很难准确默写到位。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重视笔头练习,不能光念不写,最好是边记边写;其次要重点突破三类字词:一是生僻难写字,如全国卷(乙)要求填出李商隐《无题》中的“心有灵犀一点通”,这一句中的“犀”字就有许多考生写不出来。二是同音异义字,如广东卷要求填出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一句中的“摧”,很多考生就误写成了同音的“催”;又如天津卷要求填出王勃《滕王阁…  相似文献   

8.
六十年代中,山东大学教授高亨先生,填了一首《水调歌头》,高度评赞毛泽东诗词的艺术成就。其中有一句是:“天章云锦,织出革命之豪情。”这一诗句,十分精当,有力地概括出了毛泽东诗词的艺术特点。“天章”,语出《诗经·大雅·棫樸》:“倬彼云汉,为章于天。”将其译成现代汉语是:“银河漫漫,广阔无边;星光灿烂,布满天空。”真是壮丽无比!“云锦”,一种历史悠久的高级提花丝织品,色彩鲜艳,花纹瑰丽,有如彩云。可谓柔美之至了!高先生用“天章云锦”形容毛泽东的诗词,是说它兼得阳刚阴柔之美,既壮丽无比,又柔美之至。  相似文献   

9.
陈绍忠同志在《语文知识》九二年十一期发表《“步走”注释商兑》一文,认为课本(高中语文第一册,中师《文选与写作》第四册)将“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遇泥泞,天又大风,悉使赢兵负草填之,骑(jì骑兵)乃得过。”句中“步走”释为“步行逃跑”是错误的。陈文认为“‘步走’实为  相似文献   

10.
痛快玩     
《辅导员》2010,(13):94-95
巧填诗词 请你将“雪花”装的空格里一一填入适当的字,使之组成三句中间带“日”字的唐诗或词来。  相似文献   

11.
智力魔方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开。2.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村。3.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无处寻。4(.)尽已无擎雨盖,()残犹有傲霜枝。5(.)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空白处应该填哪些花名?填花名1.徐庶进曹营——()2.属黄忠的——()3.司马懿夸诸葛亮——()4.刘备娶媳妇——()5.刘备摔阿斗——()6.刘备请诸葛亮——()7.关公开刀铺——()8.关公失荆州——()猜一猜下面这些与《三国演义》有关的歇后语。趣填歇后语(答案见下期)从前,有个地主想夸耀自己的财富,过年时请人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养猪大似象耗子已死完”,下联是“酿酒缸缸好做…  相似文献   

12.
《沁园春·雪》是毛泽东1936年2月初到陕北看到大雪后作的。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作者把这首词赠给了柳亚子先生。“索句渝州叶正黄”(见《七律·和柳亚子先生》)指的就是这件事。 这首极负盛名的《沁园春·雪》是毛泽东诗词中的精品,它集中体现了毛泽东诗词笔调豪迈,气  相似文献   

13.
鉴赏古代诗词,少不了要掌握其表观手法。而在诸多表现手法中,有一种并非罕见的“对写法”。顾名思义,对写法即写对方的手法。请看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见人教版高三册《语文》)一词的最后三句:“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 短松冈。”这三句是从一个典故演化而来的,唐人孟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诗词名家解析进行平议,井蛙视野所及自是极为有限.共六则:(一)唐圭璋先生解李清照《如梦令》“争渡”为“争度喧嚷”;(二)吴小如先生析杜甫《重过何氏五首》之二“鸦护落巢儿”“落”为“落(lá)下”;(三)殷孟伦、袁世硕先生《聊斋诗词选》《风流子·元宵雪》第一明月,无双灯火”为“天上的月最亮,地上的花灯无比美观”;((四)萧涤非先生解《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自在娇莺恰恰啼”“恰恰”为“正好”;(五)余冠英、钱仲联先生解鲍令晖(古意赠今人》“形迫杼煎丝,颜落风催电”上句为“指夫”,下句为“自指”;(六)郭在贻先生解白居易《琵琶行》“幽咽泉流冰下滩”为“痑即滩之本字”。  相似文献   

15.
最近《报刊文摘》843期用《高考语文试题引出的话》为题,摘转了舒任在7月28日《今晚报》撰写的一篇文章: “今年高考语文试卷第20小题,要求写出下列各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三句):(1)它出之石,____;(2)工欲善其事,____;(3)____,勿施于人;(4)____,以及人之老;(5)桃李不言,____。笔者参加阅卷,抽查了120份试卷,全对者仅8份;答对一个者29份;全错(含没答)者70份,占58%。例如(1)句下填:‘可以造屋’、‘它海之水’、‘不得搬动’等;(2)句下填‘必先处心积虑’、‘修其果’、‘先能其能’、‘必先明察’等;(5)句下填‘以人代之’、‘无以  相似文献   

16.
《爱莲说》中有这样三个句子:子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也。课本注释“隐逸”为“隐居的人”,注释“君子”为“品德高尚的人”,而注释“富贵”却说是“富贵的(花)”。从结构上看,三个句子完全一样,那么,为什么意义上却作不同的解释呢? 我认为,这三个句子,结构相同,都是一个独立的判断句,以“……者也”的形式出现;各句的主语是花名,各句的谓语都是一个偏正词组,对得  相似文献   

17.
继《在语言的天空里飞翔》《洪镇涛语感教学实录》的先后问世,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我国语感教学流派的代表人物洪镇涛先生领衔主编的又一鸿篇巨制——《洪镇涛语感培养教程》(以下简称《教程》)又由北京开明出版社隆重推出。《教程》分“诵读”和“品读”两个系列共六个分册。“诵读”系列有《古典诗词诵读》(小学卷)、《古典诗词诵读》(中学卷《)精粹古文诵读》(中学卷)。其编写体例为:每首(篇)诗文后有“注释”“译文(诗)”“品味”“背诵”。“注释”简洁明了,极具权威性;“译文”生动流畅,尤其是译诗,简直就是一首首优美的白话诗词;“品…  相似文献   

18.
一、听话(4分)(请你的同学、朋友或家人为你用中速朗读材料听力材料附后)听《解读北京奥运会会徽》一文,“中国印·舞动的北京”有四项含义:1.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积累运用(16分)按要求在下面横线上填上古诗文中的句子,每条横线上填一句,完成5-10题。一.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一句“________,________”与“欲穷千里目,  相似文献   

19.
一、读一读学完毛主席诗词《菩萨蛮·大柏地》后 ,我布置学生课后搜集有关毛泽东的诗词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准备在诗歌朗诵会上朗诵。经过努力 ,学生搜集《沁园春·长沙》、《忆秦娥·娄山关》等近三十首诗词。“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可上九天揽月 ,可下五洋捉鳖 ,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 ,只要肯登攀。”这一句句脍炙人口的诗句 ,使学生在凝重而厚实 ,明丽…  相似文献   

20.
杜鹃,既是花名,又是鸟名。现代著名作家周瘦鹃在散文《杜鹃枝上杜鹃啼》中,巧妙地将花、鸟、人融为一体,信手拈来许多诗词典故,给“杜鹃”这一特定的文化视点作了较好的注脚,让我们触摸到杜鹃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独特内涵。杜鹃作为中国古文化的产物,大约始于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