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艾丰 《出版经济》2004,(3):74-74
拿到胡泳所著的《张瑞敏如是说》的书稿,觉得这是一本很有价值的书,我很愿意看。如果出版了,我愿意放一本在自己的身边,经常翻一翻。  相似文献   

2.
湖区的夏     
刘青海  晋人 《出版参考》2007,(10):34-34
最近的日子.大多在似梦非梦之间。竹方床上的书,翻了又翻,依旧是同样的一本.[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陈皖军 《军事记者》2006,(11):47-48
国庆长假,闲来无事,胡乱翻书。拣出这本前年就买回、匆匆翻了几页就插进书架的书。闲翻了几页,没想到这一翻却放不下了,一气读完,竟还有些余兴未尽之感。想来前次未能细读下去的原因,乃与当时工作甚忙、心气不平有关,但也许当时就感觉到了这是一部好书,要留待闲暇时仔细品味?孙玉胜先生是央视《东方时空》栏目的创始人,现为中央电视台副总编辑。这本书是他对《东方时空》从1993年开办到2003年这十年间探索和成长历程的一个回顾。《东方时空》是我十分喜爱的电视栏目,相信也是全国广大观众喜爱的一个栏目。它的《生活空间》“讲述老百姓自己…  相似文献   

4.
“在我的人生中,有39年都是人家在写我,这是唯一一本我林青霞自己写林青霞的书。这里面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每一篇文章都是从我心里面涌出来的。我很希望,大家能够把我这本书,放在书桌上,或者放在书架上,或者放在床边,经过的时候,翻一翻,然后心里想着,嗯,她是我的朋友”  相似文献   

5.
夜深人静的灯光下,偶翻一本文学书,见到晚清学者王国维评介我国古代文学家的一段话。王国维把古代文学家分为三等:“感自己之感,言自己之言”是第一等;“感他人之感,言自己之言”是第二等;“感他人之所感,言他人之所言”是最次等。这段话,对于我们当好记者和通讯员,搞好新闻报道工作,颇有启发。  相似文献   

6.
图书"附属品"功能的深度发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苗 《编辑之友》2002,(5):28-29
"读者不仅是根据书名和作者名来选择书,常常也会出于一种说不出的原因,想看看书而去书店.在这种场合,有时会发现一本非常合乎自己心意的书.于是就拿在手里,看看腰带①上的内容介绍,翻看一下后记、前言和目录,然后哗啦哗啦地整个翻几遍,顺便阅读几行正文.书名和作者名慢慢地印入脑海中,于是付款买书."②这是日本著名装帧设计大师菊地信义的一段话,它揭示了门市销售的一种普遍情形.  相似文献   

7.
刘庆鹰 《新闻窗》2012,(2):19-20
由侯存明、李庆华等同志撰文,贵州省中共党史学会编辑的纪实作品《高耸的丰碑》一书最近与读者见面。这是一本令人荡气回肠、震撼心灵的书;这是一本贵州人子子孙孙都必须记得的书;这是一本给我们以积极向上、昂扬振奋的勇气与精神的书;这是一本能使干部在事关方向、事关原则、事关大局的关头保持清醒头脑和坚定立场的书;这是一本带着信仰、智慧和忠诚,洋溢着共产党人浩然正气的读了管用的书;这是一本孕育伟大,魅力长存,能够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书。  相似文献   

8.
《新闻佳作点评》一书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这是我省新闻界的一件喜事。多年来,我省新闻工作者希望有一本自己的新闻佳作集,广大通讯员也渴望有这样一本可借鉴的书,一些大中学生也盼望有这样一本帮助学习写新闻的范文。江长录、王鹏、张国政同志编辑的这本书的出版,实现了人们的愿望。这本书是对我省近年来新闻创作成果的一次展示,也是对新闻工作者的一次宣传。  相似文献   

9.
徐祝林  徐徐 《新闻界》2005,(5):67-68
近年来,社会上兴起了一股“南怀瑾热”,南怀瑾其人其书影响日盛,已成为当下一道独特靓丽的文化景观.剖析南怀瑾热的成因,研究南著的文化特色,挖掘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和传统美德的现代意义,进一步探索国学走向大众化的途径,已成为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南老在治学上这种兼容博采的精神,正是一个开放型学者所具备的风格和胸襟.这种多元化的辨证的中国文化史观,较之拘执于门户之见的学者显得更为宏通更有气度,不仅对读者很有吸引力,而且也有利于引导他们全面地认识中国文化.作为中国文化史的通体研究,他的著作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国学博览会”.他解读的国学经典,具有大众化、民族性、通俗性,为妇孺皆知.本文就南怀瑾论著的价值取向,从多角度透视其深刻涵义,以就教于专家前辈。  相似文献   

10.
观其 《青年记者》2005,(4):81-82
干新闻的,难免烦躁。烦躁不安,就会翻书。这大概是通病。自己也免不了。只是好往“故纸堆”里钻,比如,朱熹的以及关于朱熹的书。  相似文献   

11.
汪徽 《出版参考》2015,(20):19-21
做书这件事,听起来古老、悠远、有情调.好像只要有作者的智慧与油墨的香,做书人就可以优雅地工作下去,以自己的魔术将无形的精神定型,成为一本一本可以捧起的书.而书在一千五百多年前也已成为现在这稳重成熟的样子.艾柯在《别想摆脱书》里发话:书就像勺子,一发明便完美了.这个行业好像可以一直这样美下去.  相似文献   

12.
正想起了一则旧闻:那年江泽民主席访美,与当地华人联欢。他兴致勃勃地唱起了京剧,唱的是名段《捉放曹》。其实他只唱了一句——"一轮明月照窗下",但就是这一句,唱得峰回路转,波翻浪叠,如山泉在石上跌宕,苍鹰在云间盘旋。在场的华人代表一个个听得如痴如醉,荡气回肠,随着一声满堂彩,掌声如雷鸣一般响起。我想,这就是所谓把戏唱足吧。可惜,不少做书的人,似乎不懂得怎么把戏唱足。几天以前,听一位年轻朋友"吐槽",他说自己正在日夜兼程赶书,去年赶了22本,今年计划赶25本,平均每月不少于2本。让他"泪奔"的是,他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到了审  相似文献   

13.
这一套书让我难忘——谈“中国文化的人类学破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做过15年的编辑,编辑过数以千计的书,其中有一些书的内容是难忘的,其编辑历程也是难忘的,这些难忘的书中就包括中国文化的人类学破译这一套书。  相似文献   

14.
我甚至认为复兴的主体都不在于人力,而是国学所凝结的传统文化本身——它最终能在世界多元格局的文化形态中走多远,国学才能走多远。而在这之前,提什么用国学来拯救传统文化或是世界都是妄谈。出版广国学近几年挺红火的,大部头如《中华国学》、中学生版本如《简明二十四史》,老一辈如朱自清的《经典常谈》、闻一多的《唐诗杂论》,老版的如《史记》、《读史方舆纪要》、《三国志》以及那些绕着边缘走的各种论庄子、孔子、《易经》的书,在市场上都有不错的口碑。与此同时,国内纷纷开设了国学院,国外也将建立几百所孔子学院,  相似文献   

15.
《全国新书目》2013,(8):79-79
中国文明绵延几千年,成为四大文明中唯一延续至今者,其中的原因何在?带着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众多国内外学者将目光聚焦于中国人的精神信仰、认知方式、生活方式与价值观,而这些汇总起来就成为中国特有的文化概念——国学。由于大家对于问题本身的认知、研究者的角度和学养、期望达到的目的不同,往往会得出相去甚远的答案。本着“溯本正源”的原则,作者试图对我们所能接触到的国学的各个方面以及各种对于国学的论断给出较为客观的评价和解答。溯本正源首先从一些作者认为具有代表性的关于国学的误解开始,作者用独到的视角为我们进行了关于这些国学误解的解读。谈到孔子,大多数的儒家文化研究者认为“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而作者却认为“仁不是孔子的核心思想。从孔子的代表作《易大传》考察,  相似文献   

16.
小考集(二)     
止庵 《出版广角》2006,(9):44-45
而且这小小的一部书,如果懂得原文的拿来比较一下,就晓得他是怎样地费了力气,他一面译一面老是说:‘唉,这本书实在不容易翻。”也可以见得,就是这样小小的一本童话,他也一样的认真,绝没有骗骗孩子的心思。  相似文献   

17.
邂逅阎宗临     
"阎宗临作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一近年来很少读中国人写的世界史著作,这一方面是因为大部分时间都泡在国外了,而那里能看到的中国书就很少;另一方面也是感到中国人写的世界史著作耐读的不多。里面缺乏真正能打动你的东西。但最近发现,后一理由多少有点片面。前些天朋友寄来一套广西师大出版社的"阎宗临作品",含《世界古代中世纪史》、《欧洲文化史论》、《中西交通史》三种。"阎宗临"。何许人也?随手拿起书翻了翻。没想到这一翻就久久放不下,直至粗粗细细地把三本书浏览完一遍,才长舒一口气。  相似文献   

18.
译者的境界     
张亮 《中国图书评论》2007,(10):124-127
十多年前,网络还没有进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因此,对那时一个因伤病不能到处溜达的大学男生来说,有趣、有益而又能打发时光的消遣方式就只有泡图书馆了.我记得自己当时挑了一种偷懒的读书方式:在阅览室按分类号一本本地往后翻.所以,那一年多的时间,我杂七杂八地读了很多书.  相似文献   

19.
很久没看到一本让我很激动的书.怀着复杂的心情一字一句读完了此书。这不是写的我们自己的父亲.而是写用自己的生命换取留给别的男人后代的尊严的父亲们。而我们却遗忘了这段历史60多年,那片战场.那些名族最坚强的脊梁,为了不让这些老人在人们的冷漠中孤独终老,  相似文献   

20.
说到读书的问题,给大家介绍一本名著《如何阅读一本书》。作者是大名鼎鼎的艾德勒,曾任《大英百科全书》第十五版的总编辑。这本书将读书分为两种,第一种是你从阅读里面获得一些和原先熟知的事物相类似的新资讯,这并不困难。一个人如果对美国历史有所了解,他只要随便翻一些相关内容的书,对他来讲都很容易理解,只是增加了新的资料,那些资料并没有动摇原来理解事物的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