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日,一位年轻记者向人倾诉:他最近采写什么,什么都难采写好,时常有“掉链子”的感觉,与自己以前相比,简直是判若两人,有时候写稿甚至像挤牙膏一样,一点一点往外挤,越想挤就越挤不出来,越挤就越痛苦不堪。  相似文献   

2.
3.
路上,记者常常会突然碰到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有的稍纵即逝,记者紧盯不放地把它抓拍下来,有时还要顺着线索穷追不舍,偷天换日地赶出新闻。这种情况下采写出来的新闻,姑且称作“路撞新闻”。  相似文献   

4.
在新闻采访过程中,很多记者都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得到一些线索往往都是别人采访过的,或者是被别人写得不能再写的东西。面对着一些老话题、老毛病、老现象,一些记者很难再推陈出新。笔者认为在新闻采写过程中,记者应学会“翻新”,面对“旧闻”要不断努力地尝试着新的发现,寻找新的不同的切入点,使“旧闻”变“新闻”。在哈尔滨,提起哈尔滨电业局客户服务中心的李庆长,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李庆长坚持几十年如一日地为群众排忧解难,不管遇到什么情况,不管工作岗位怎样变动,他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让顾客满意”的服务宗旨,李庆长的…  相似文献   

5.
在新闻采访过程中,很多记者都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得到一些线索往往都是别人采访过的,或者是被别人写得不能再写的东西。面对着一些老话题、老毛病、老问题、老现象,一些记者很难再推陈出新。笔者认为,在新闻采写过程中,记者应学会“翻新”,面对“旧闻”要不断努力地尝试着新的发现,寻找新的不同的切入点,使“旧闻”变“新闻”。  相似文献   

6.
7.
作为一名经常参加会议的政务报道记者,很少有时间深入一线采访,还能不能写出“鲜活”的新闻呢?我的切身体会是:只要做个有心人,同样能采写出鲜活新闻。这里关键是看你有没有高度的新闻敏感性。“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就像闪光的金子往往隐藏在粗糙的沙子里面,好新  相似文献   

8.
薛亚利 《新闻知识》2001,(12):48-48,34,47
我是1975年开始从事新闻工作的。从学写第一篇新闻稿到获得100多个全国、省、市奖,并出版两部专著的成长经历,我深深体会到,一个新闻工作者只有将自己的事业同祖国和人民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才有可能做出一些成绩,他的付出和努力也才会得到社会的肯定和支持,成才的路子也才会越走越宽广。我的体会有以下四点。一、明确自己的发展和研究方向。方向是目标,是动力,是灯塔。一个记者要力争有较大作为,必须尽早确定自己的发展和研究方向,并制定高远的追求目标。正如我国名记者、人民日报副总编梁衡所说:"只会写几百字的‘本报讯'",…  相似文献   

9.
陈建飞  钱增 《新闻实践》2011,(11):45-47
“我渴望当记者,这工作好做,可以天天在家带小孩,上上网”。这是一句调侃当下记者的话,却道出了一个值得媒体人深思的话题——记者采写新闻过度依赖网络。  相似文献   

10.
做记者的常常会碰到这样的难题:一件很有报道价值的事件,获知时已是“昨日黄花”,报之无据,不报又不甘心。在这种情况下,有的记者不得不忍痛割爱,但高明的记者往往会剑走偏锋,略施小计,使“咸鱼翻身”。  相似文献   

11.
在北京军区某旅报道组,当看到该部报道员陆苍松那厚厚的五大本刊稿剪贴和那一摞鲜红的荣誉证书时,一股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在1990年那个雨雪纷飞的冬季,高考落榜的陆苍松从四川中部那遥远的小山村,来到北国军营,寻找他曾经失落的梦。每有闲暇,他便捧书苦读,也信笔写些聊以自慰的诗歌、散文之类的文字,投给部队办的一份《绿地》小报,每每有文章发表,他便如同过节一般高兴。1992年7月,陆苍松凭着扎实的文化功底,考取了北京防化学院士官队。在院校,他一面学习专业知识,一面利用自己写作特长,为学院所办《化院报》投稿。为提高写作水平,他报读了…  相似文献   

12.
在新闻实践中,新闻从业人员必须具备很强的新闻敏感。 一名新闻从业人员新闻敏感的强弱,直接影响新闻采写的数量和质量。新闻敏感强,就能抓住让人眼睛一亮的东西,就能摸到“活鱼”,就能写出上乘的作品。从这个方面说,新闻敏感的强弱甚至会决定一位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命运。所以每个新闻从业人员,特别是年轻的记者、编辑必须增强新闻敏感,从而能够准确、快速地捕捉到新闻。  相似文献   

13.
社会新闻没有鲜明的行业特点,却涉及社会领域的方方面面,内容丰富多彩,深为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其原因之一,笔者认为,就在于社会新闻在发挥其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独特审美和教育功能中熔铸了浓浓的真情。真情,是鲜活的社会新闻的支撑点。  相似文献   

14.
刘飞锋 《今传媒》2006,(7X):40-41
会议是一座新闻的富矿。但一些跑会记对按部就班地写作程序式会议新闻、完成“规定动作”得心应手,却不知如何搞好“自选动作”、如何从会海里“淘”出最有新闻价值的上好新闻。  相似文献   

15.
饶鹏飞 《新闻窗》2009,(3):34-35
地方记者通常按部就班采访,四平八稳写稿,欣赏慢工细活。一旦出现突发性新闻,往往手忙脚乱,无所适从。如何应对突发性新闻采写,始终是我们值得探究的一门学问。  相似文献   

16.
目前,县级电视台新闻部人员大多数是年轻人,年轻人精力充沛,头脑机敏,手脚勤快,但也存在好玩好动、心浮气躁、社交活动多、坐不住的毛病。对于学  相似文献   

17.
“原创”新闻的说法源于网络,意为非转载的自采新闻。在此,笔者将其定义为:本报记者率先发现采写、抢先发出、有创见、有影响的报道。它是融入记者创造性思维写出的报道,是与众不同的特色报道。  相似文献   

18.
北京现代商报创刊于2002年5月15日,是北京第一张商务日报。商报的诞生是京城报业市场细分的结果,它的目标读者是从事商务活动和关注商务活动的社会主流人群。读者具有分众化、小众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20.
受众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新闻背后未曾引起人们重视的,或由热点、焦点而衍生出题材之外的称之为“冰点”新闻。相对于“热点”新闻而言,“冰点”新闻的采写报道要求记者具有更敏锐的嗅觉。一些看似不起眼的无新闻眼可抓的事件,却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公众未来所关注的热点的“冰山一角”。可见,只要找准新闻的信息点,一次偶然的不经意的撞见或许会成为一则深度新闻的背景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