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章根据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原理,界定了编辑主体和编辑客体的内涵;同时指出,个别论对编辑主体的认识存在“扩大化”,对编辑客体的认识具有局限性。编辑的主体性是指实践活动中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它又主要体现在编辑的选择性和创造性上;而编辑的客体性主要表现在对编辑主体的决定性和制约性上。章也据理反驳了贬低或夸大编辑主体性、忽视或片面理解编辑客体性的错误观点。  相似文献   

2.
编辑活动是主体与客体的双向对象化过程 ;从方法论的角度论证编辑活动是社会文化活动与生产产品的物化过程的辩证统一 ,具有精神价值和物质价值双重选择 ,其产品———出版物 ,既是物质产品又是精神产品。  相似文献   

3.
论教学主客体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在分析我国教学主客体关系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采用协同学理论研究了教学主客体关系,提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客体.基于此,把教学过程分为被组织和自组织两个阶段.当教学过程处于被组织阶段时,教师起主导作用,是教学过程的决定性因素;当教学过程进入从被组织向自组织转变的临界区域时,学生起主导作用,成为教学过程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4.
编辑主体论     
针对文化产品缺少个性及“无错不成书”的现象,文章提出,应该确立并贯彻编辑主体论。编辑主体论坚持编辑主体在编辑活动中的重要作用,重视发扬编辑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一方面,编辑主体通过编辑活动,充当了文化设计师的角色;另一方面,编辑通过学术建树来证实自己的生命价值和社会存在。确立并贯彻编辑主体论,在当前有着极为深远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教师是“教”的主体 ,学生是“学”的主体 ;“教”的客体是所教的对象(学生 )和所教的内容 (知识 ) ,“学”的客体是所学的亦即教师所传播的知识内容。教学质量的提高 ,素质教育的实施 ,主要应靠教师的主观努力  相似文献   

6.
在整个编辑活动中,编辑主体同编辑客体之间的关系,构成了编辑活动的外在的具体形态。编辑社会关系,即主体同作者、读者之间的关系,构成了编辑活动同在的隐形形态。两种形态在整个编辑活动过程中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及相互交织的影响,体现了编辑活动双重形态的作用和意义,为我们从整体意义上认识和理解编辑活动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体育教学中教师与教材、教师与学生、教师和学生与教材、学生与教材的主客体关系进行深入的分析,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教育主客体关系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之间发生的相互作用的功能关系。教育主客体关系不是预成的,而是依一定的条件发生或形成的,教育主客体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依一定的条件发展、演变的。在这一形成、发展和演变过程中,教育主客体之间呈现出从初级水平向高一级水平变化的动态关系,而当教育主客体关系依一定条件达到某一水平状态时,如果条件不发生变化,教育主客体关系就相对静止地处于这一水平状态。教育主客体之间既存在着动态关系又存在着静态关系,因此,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谁为教育主体,谁为教育客体,只能在他们所形成的教育主客体关系水平中去认识和把握。  相似文献   

9.
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与客体在哲学和其他领域有其不同的涵义,不同历史时期对主体与客体关系有不同的观点。尽管各种观点的理论的合法性与解释力值得肯定,但仅停留在抽象思辩的层次上。要真正揭示教学活动中的真实内涵,应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认识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0.
论编辑导向     
编辑生产活动是一种对象化的实践活动,编辑主体对客体的活动是为了编辑客体的实现,使不确定的个体价值转化为社会价值。同样,读者的精神需求若不是编辑通过生产出版物来满足和引导,也无法得到实现和提高。可见,为了维持编辑出版生产的正常运转,编辑在发挥中介作用的同时,更要注重发挥导向和改造作用。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主客体存在着隶属、依存和职能关系。要构建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主客体的平衡关系,必须把握统筹规划、良性互动,遵循逻辑、繁荣学术、公正平等、动态平衡的协调原则。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主体通过它的另外一类认识和改造时象——精神客体,即政策、法规、规划、预算等对高等教育实行领导。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认识论角度对人权教育主客体进行了深入分析,阐明人权教育主体的广泛性、复合性、社会性,客体的抽象性、多样性,主客体之间的渗透性、统一性;同时剖析了人权教育主体的外在社会构成和内在意识结构、客体的外在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3.
新视角下探讨教育主客体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分阶段讨论学生不同发展阶段教育过程的主客体关系,避免了采用一种观点所造成的对学生发展阶段性特点的忽视,从而提醒广大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做到"因材施教",还要注意"因时施教"。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科技美学的角度对主体及其属性、客体及其属性之哲学规定和人与自然的主客体关系进行了具体的论述。  相似文献   

15.
谈师生的主客体关系与主体性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生主客体的地位及其关系的确定问题 ,目前在我国教育界还没有一致的结论。但是 ,正确地理解和运用主客体概念 ,对于澄清师生主客体关系研究中的混乱 ,使其沿着科学的轨道深化与发展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从体育教学中教师与教材、教师与学生、教师和学生与教材、学生与教材的主客体关系进行深入的分析,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关于教育过程的主客体关系问题的争论已持续了近30年,争论的持久性更充分说明了对这一问题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一种新的视角出发,依据旨在培养人的主体性的教育目的,提出“主体域”的概念,阐述了教育过程实际上是教师不断提高学生主体性,扩展学生“主体域”的过程,避免了采用一种静止的观点所造成的对教育主客体关系认识的绝对化。从而,使广大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做到“因材施教”,还要注意“因时施教”。  相似文献   

18.
谈师生的主客体关系与主体性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生主客体的地位及其关系的确定问题,目前在我国教育界还没有一致的结论。但是,正确地理解和运用主客体概念,对于澄清师生主客体关系研究中的混乱,使其沿着科学的轨道深化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教育过程主客体关系的主要观点及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过程的主客体关系问题的争论已持续很久,从上个世纪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派的“教师中心说”和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派的“学生中心论”而进行的关于教师和学生地位的争论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争论的持久性更充分说明了对这一问题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助于对教育本质的认识和正确理解,有助于揭示教育发生和发展的规律。文章首先介绍教育过程主客体关系研究现有的主要观点,以更好地理解这一问题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接着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的方法进行反思,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对进一步的发展方向做出预测,指出主客体在关系中生成也应在关系中把握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编辑主体的创造性思维与审美意识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本质意义上来说编辑活动就是编辑主体的复杂的思维活动,而创造性思维是其突出的特征。创造性思维是现代编辑主体必备和追求的思维,它贯穿于编辑活动的始终,在编辑活动的各个环节中都不可或缺。编辑主体的创造性思维具有多维性、发散性、灵活性、超前性、批判性等特点;对精美的精神产品发现和加工的过程必然要求编辑主体具有较高的审美意识和艺术气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