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平行"是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的内容.为了了解学生在学习平行之前有什么样的经验和基础.我们选择了三年级学生作为调研的对象.对于三年级学生,除了在认识平行四边形时,间接认识平行(从未对学生介绍过什么样的线之间是平行的)外,他们对"平行"这个概念几乎是一无所知.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编排了一节实践活动课"打电话".这是学生在四年级认识怎样合理安排时间后又一次认识运筹思想.教材借助"打电话"的背景素材,引发学生在探究不同解决问题策略的过程中寻找最优方案,并在分析最优方案过程中发现规律.  相似文献   

3.
"图形的周长"是新思维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它有别于老教材当中的"周长".没有将周长的认识与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放在一起学习.有别于目前其他教材当中的"周长".更侧重于"图形周长"的深层剖析.教材安排整整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来认识周长.并安排了描一描、画一画、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等活动.安排这样一系列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实际的观察、操作中.大胆猜想、推测.充分感受"图形周长"的含义.积累基本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4.
<时分的认识>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学期的教学任务,主要内容是从钟表上认读时间.学生对钟表这种日常事物已经熟悉,近三分之一能够看懂时间,但大部分同学对时间的认识比较模糊.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容易接受具体直观的事物和现象.  相似文献   

5.
从一年级的认识钟表到三年级的时间的计算,似乎学生对时间有了完整的认识,其实不然。学生对时间的认识还局限在表面的、单纯的数字计算上,应用在生活中,解决实际的问题时,还有很多的不足。  相似文献   

6.
设计背景:"倍的认识"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中的内容,是学生接触"倍"的概念的第一节课,目的是让学生经历"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涵义,初步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维,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7.
从一年级的“认识钟表”到三年级的“时间的计算”,似乎学生对时间有了完整的认识,其实不然。学生对时间的认识还局限在表面的、单纯的数字计算上,应用在生活中,解决实际的问题时,还有很多的不足。  相似文献   

8.
"可能性"的学习足概率知识学习的基础,小学三、四年级学生在"认识可能性"方面,在"比较可能性大小"时,所有学生都使用还不涉及比例和简单模型的说理方法,判断某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设计可能性"的能力水平比较低,大部分小学生缺乏对"可能性"进行定性与定量描述的一种逆向思维;"寻找可能性"的能力水平比较高,但所举例子在独特性方面比较差.整体来看,两个年级的学生对"可能性"的理解水平都比较低,而三年级的水平明显好于四年级.  相似文献   

9.
小学学习"小数"分两个阶段进行.一是三年级小数的初步认识,二是四年级小数的意义.在教学实践中,三年级的老师经常抱怨:"小数的初步认识"不知道怎么上,上得太深,怕上成"小数的意义",上得太浅又感觉即使不学习学生也知道"3.25元表示3元2角5分,或者3元2角5分可以写成3.25元",不知道如何把握教学的"度",有"深一脚浅一脚"的感觉.  相似文献   

10.
"认识公顷"是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的内容,既是学生对面积单位认识的一次拓展,也是学生空间观念上的一次飞跃.为了帮助学生较好地建构1公顷的表象,我们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  相似文献   

11.
认识"整时"是人教版第一册的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对整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由于时间和时刻都是比较抽象的概念,而又根据一年级学生好奇、好玩、好动的天性,我的教学想  相似文献   

12.
[教学片段] 听学校一个老师执教北师大版教材二年级下册"认识角"一课.执教老师通过多种活动引导学生认识角后,出示了三组角,让学习比较大小.  相似文献   

13.
小学数学第一册在5的认识和计算后,安排了"0"的认识与计算.学生对其中的"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比较容易接受,但对"0"表示起点,并且是一个数,就比较难于认识.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启发学生初步认识"0"以后,出示一幅青蛙跳远比赛的活动卡片图:  相似文献   

14.
2008年11月,我有幸参加了<教育科研论坛>全国理事单位新课程课堂教学比武活动.我上的这一节课是小学新课标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认识时分".教材的编排思路是先借助情境--上学的时间,让学生产生要知道时间就要学会看钟表的学习需求.  相似文献   

15.
"小数的意义"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是基于"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今后学习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6.
"多种多样的社区"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第二课的内容,是对第一课社区知识的进一步拓展与延伸.认识社区是认识社会、进行生活的起点.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从认识身边熟悉的社区开始,逐步了解更多更广泛的区域,发现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认识社区丰富多彩的生活,融入其中,激发他们建设美好社区的愿望.  相似文献   

17.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实验装置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教材方法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127页"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中.设置了"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演示实验、该实验能够让学生获得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直观而感性的认识,对学生理解绿色植物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一、调查目的一年级的数学教学是从教"1"开始的.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要化半学期时间,而这部份内容是与幼儿园的计算教学重复的.现在城市小学一年级新生大部受过幼儿教育,开始半个学期的数学教学是"炒冷饭",学生不感兴趣.但是幼儿园的计算教学只是一种早期渗透性的教学,没有作业练习和考试制度,幼儿掌握的程度怎样?另外,一年级新生中尚有少数儿童未进过幼儿园,这些儿童的数学知识基础如何?为了弄清楚这些问题,确切了解刚进入小学一年级儿童的数学基础,以便针对学生实际,正确掌握一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的起点,解决小学与幼儿园知识的衔接问题,提高教学效益,故进行这项调查.  相似文献   

19.
一、背景   "图形的旋转"是新世纪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图形的变换"单元第一课时.学生的学习基础是已经初步认识了"平移与旋转"这两种运动方式.……  相似文献   

20.
"小数的意义"是小学数学的一节经典课,北师大版教材和人教版教材都安排在四年级下册学习,虽然编排体系不同,但都是在"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我尝试结合两个版本教材的不同编排体系,对这节课重新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