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学生为中心”,简单地说,包括二层含义:第—层含义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第二层含义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其中“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是基础和前提“;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是归宿和目的。众所周知,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知识经济时代是“高频信息”的时代。而信息量的急剧增加则标志着现代学习化社会已悄然而至。综合当代国际、国内的时代要求,我们不难发现:在现代学习化社会里,我国的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深化教育改革,培养能适应现代学习化社会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人才,需要我们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转变…  相似文献   

2.
“以学为中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学习本身,即让学习在课堂上真实地发生;二是指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即让学生在课堂上实现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交流、主动分享。“以学为中心”理念可以培养学生的计划能力、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物理学习的有效性。文章从“以学为中心”理念的内涵入手,对高中物理教学践行“以学为中心”的难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遵循“以学为中心”理念提高物理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倡导“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改变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使教师的“教学”转变为“导学”。本从《电大英语)导学实践入手,探讨如何引导学生选择有效学习方法、学习媒体进行学习,增强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以适应二十一世纪学习化社会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目前 ,世界经济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经济增长直接依赖于知识信息的生产、传播、利用 ,知识与智慧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杠杆。知识更新的周期急剧加快 ,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社会需要创造型、复合型、协作型人才。生物教育如何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如何围绕创新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是生物教学改革中的重要问题。学习化社会带来了学习的革命 ,从而对生物学的学习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教会学生学习”已成为国际教育改革的大目标。学会学习是人获得自由发展的可能 ,是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 ,也是学校教育实现…  相似文献   

5.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学习化社会的到来,“终身学习”已成为21世纪全球教育发展的三大必然趋势之一,因此让学生尽快尽早地具备自主学习能力,以适应信息化、社会化的要求。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需要,在这个倡导以人为本、尊崇个性的时代,具有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已成为学生在学习方式上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面对知识高速更新、科技迅猛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已不适应时代的需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预测,“21世纪是创新教育的世纪”;国际教育界认为,“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主题是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因此,世界各国都在进行教育教学改革,都在实施创新教育。那么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应如何适应时代的需要呢?笔者认为,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贯彻执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思想,即以德育为中心,坚持教会学生学习,坚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一、以德育为中心面对时代的要求,我国的…  相似文献   

7.
终身教育思想认为教育不应限定在人生的某一特定阶段、固定在某一特定场所、只采用某一特定形式:主张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形成学习化社会,能够为社会每个成员从出生到终老随时提供他所需要的教育机会;强调现行教育应当从以教育、教师为中心向以学习、学生为中心转变。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的提速和职业转换的加快,使任何学校都不可能一次性地把一个人终身需要的,构建并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体系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8.
能否抓住并迎接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以网络技术为主导的信息化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是我国高校教育改革和发展所面临的核心问题。综观发达国家高校教育改革的发展动态,尤其是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如何与此发展相适应并在科教兴国战略中如发挥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进行与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我国高校教育改革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时代呼唤教育的创新,教育的创新要适应时代的发展。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主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它将是教育和学习起核心作用的时代。面对时代的挑战,我国刚启动的“新课程计划”和新颁布的“教学大纲”,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因而如何在教育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实施主体性教育,已成为我们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0.
王见颖 《现代语文》2006,(11):71-72
学会学习是知识经济时代和学习化社会的基本培养目标。小学语教学,应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这也已成为广大小学语教师的共识。因此,在小学语教学中,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已成为现代语课堂教学的主流。  相似文献   

11.
现代教育技术与21世纪的电大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我国教育领域必须进行深刻变革,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改革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电大远程教育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克服自身的局限性,在教育观念上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模式上步入“技术导向”、“效果导向”的轨道。  相似文献   

12.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时代的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信息时代。那么,为适应知识经济对教育的要求,现代社会的教育目的就是要“培养会自主学习、会自主创造、会自主教育、会自主健身的,具有科学思维头脑和个体发展优势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满足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信息社会对现代人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殷艺芳 《教师》2011,(27):85-85
现代社会日益发展,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历史教学如何改变学生被动学习、被动思考的状况,变“教”学为“导”学,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每一个历史教师值得思考和重视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敦促学生善于思考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4.
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的哲学思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理念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的形成和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现代社会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要求人们终身学习;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促使人们接受终身教育;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生活方式的变革要求人们必须终身学习。  相似文献   

15.
研究性学习与人格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陆军 《教育探索》2005,(5):22-23
研究性学习是《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所规定的我国从小学到高中全体学生的必修课程。人格教育则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他“以发展学生的健全人格为目标导向和价值追求”.“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宗旨”。研究性学习的人格教育价值是,有利于学生身心诸因素的和谐发展;有利于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充分发展。按照未来社会对人格发展的要求,为了更大程度地获得研究性学习的人格教育价值,必须做到科学素质与人精神的统一、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统一和基本要求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人类已处于21世纪,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学习化社会。一个国家和民族能否兴旺发达,归根到底取决于国民整体是否具有现代化的高素质。因此,素质教育是兴国之本、强国之路,是目前我国深化教育改革及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根本途径和中心任务。那么,怎样实施素质教育呢?笔者认为必须首先认清和解决以下两个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17.
对研究性学习的含义,从广义理解,它是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可以贯穿在各科各类学习中。它要求学生改变学习方式,要求教师改变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事实上,这也是我国教育面对未来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在确定发展战略时的必然选择。就“研究性学习”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体现,本文略谈几点,与同行切磋。  相似文献   

18.
教育的目的是“学”而不是“教”。“以学为中心”,回归教育本质,让学生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培养其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培养终身学习能力的必经之路。以学为中心的理念只有落实到课程中,才真正落到实处。基于泰勒原理,从目标、内容、过程、评价四重维度进行课程设计,聚焦学生的学习,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最终实现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学会思考。  相似文献   

19.
李奕 《双语学习》2007,(10M):98-99,100
随着创新教育改革的发展,研究型学习的兴起,多媒体、因特网学习资源的迅速膨胀,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被广泛认同,教师培训从课件的制作和应用为中心转向信息化教学设计为中心,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各类信息资源来辅助学生的自主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在学校的应用逐步成为教学活动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浅谈成人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人素质教育是为了适应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注重开发成人受教育的潜能,促进成人学生能力全面发展的教育。成人素质教育的推行是当前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知识经济时代需要“通才”,“通才”是具有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学校要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学习,改进教育方法,更新教学手段,注重和加强情商的培养,从而推进成人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