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史剑辉 《池州师专学报》2010,(4):105-106,135
文章从考察影像传播起源出发,界定影像传播形态分析影像传播特性,进而对DV影像传播从:作为影像传播工具的DV,作为大众影像话语权的DV,作为大众影像文化的DV等三个方面,对其特性及表现形态进行了深入解析。  相似文献   

2.
走向媒介文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大众传媒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媒介文化已成为当代文化的新景观或新现实。在正面当下问题意识和借鉴西来学术的基础上 ,要把“媒介研究”提升为“文化研究” ,走向“媒介文化研究”。由此初步解析当下流行的“媒介文化”概念 ,探讨媒介文化作为新型生活方式的特点 ,追寻当代中国媒介文化研究和批判的可能性及其限度  相似文献   

3.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我们常常能在校园里见到一群手持DV记录生活的身影,在校园晚会上也出现了许多妙趣横生的DV节目。DV已经成为了新一代中学生记录生活、表达思想、诠释情感的一种全新的工具,正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精彩。  相似文献   

4.
DV与媒介素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首先针对目前国内出现的DV热现象,对DV这一事物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媒介素养教育在我国的开展,论述DV与媒介素养教育的关系,提出利用DV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杨志华  龙菲菲 《考试周刊》2013,(29):172-173
如今,DV短片已经遍布于大学校园,大学生成为DV短片的主要创作者。然而,大学生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DV短片创作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以一个大学生的视点分析校园DV创作存在的缺陷,并提出了一些优化的方式。  相似文献   

6.
巴特对媒介文化的符号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特是上世纪法国著名的符号学大师。结构主义文学批评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运用语言学与符号学方面的专门知识 ,对媒介文化 ,特别是流行服饰杂志作了独到而深刻的分析 ,其中包含的“解神话”理论的一些思想 ,对于当今开展传播学研究 ,无疑提供了一个独到而崭新的视角 ,对于当下的服饰媒介及相关话语天空 ,更具有直接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手机媒介文化的内涵侧重于手机媒介在当代社会所引发的信息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它是融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于一体的大众媒介文化,也是一种视觉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手机文化的缺失现象越来越明显,对此,我们应当坚持我国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本原则,制定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与政策,倡导媒介自律,提高大众媒介素养,以构建健康和谐的手机媒介文化.  相似文献   

8.
大众媒介文化是新闻系的一门与流行文化结合非常紧密的富有创新性、实践性、跨学科性的必修课程,在教学组织形式上适宜采用理论解读、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主体间性的授课方式有利于鼓励学生参与和创新;多元化的视角方便引导学生认识与反思主流文化与青年亚文化的关系;这门课程的现实意义体现在能够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为学生成长为合格的媒体人奠定理论和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9.
解读手机媒介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手机媒介文化的特征:随时、随地、随手、随身。指出了手机媒介文化缺失的具体表现:技术不完善制约媒介文化发展;媒介文化的形成尚处于起步阶段;政治、经济和文化力量等外部因素的制约。提出了解决措施:加强与传统媒体的合作,开发新的媒体利用形式;尽快形成和培育特色媒介文化、坚持“内容为王”原则,为用户提供丰富的信息资讯、加快产业价值链的培育,实现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英国学者迈克.费瑟斯通(Mike Featherstone)把消费文化归纳为三个层次:物的消费、身份象征、心理满足。当代社会无疑已经进入了消费文化的范畴之内,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简单的物的消费,而是在寻求精神上得到快乐和梦幻的所谓实现。符号制造与消费塑造着社会的形态与人们的精神世界,但这种欲望未必对社会的发展是一件好事,需要理解与控制它的张扬与懈怠。  相似文献   

11.
大众媒介的消极文化倾向与媒介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传播社会价值观念、塑造人们的行为方式、反映社会生活方式的大众媒介,也必然对社会文化产生深刻的影响。媒介管理的任务就是根据媒介传播的特点使之趋利避害,对社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传媒时代,现代媒介已然开启知识的生产、消费与接受的新路径。现代性进程既是书写发展、进步与增益的文明史,也是书写过度、剩余、废弃物以及废弃物处理的荒野史。大规模的媒介文化生产也意味着废弃主义时代的来临,媒介技术缺陷、传播主观色彩、讯息光缆拥塞与他择性传播接受等都是媒介废弃物生产的致命隐患。对现代媒介的废弃论分析,旨在检阅与反思现代传媒及其背后的文化状态,以期诊断媒介文化的废弃假象以及救赎我们对媒介文化的理解力。  相似文献   

13.
新媒介导致美术传播由广播领域转向自我传播和人际传播等领域,此即美术的传播转向,本文就美术教育如何适应这一新的媒介文化情境,做了较为全面深入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4.
姜伊昌 《文教资料》2010,(17):63-65
牡丹文化源远流长,约有3000年的历史,在全国有广泛影响。它以中原为传播的主要范围,辐射全国,在海外也有一定的影响。在牡丹文化的起源、发展、繁荣中,古代文人的佳作和药物学著作、近代以来的文学作品、报纸与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介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对信息时代媒介文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正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的信息高速公路作出文化性思考已迫在眉睫,信息高速公路作为信息时的媒介文化已渗透到人类社会各个领域,它带来人类社会经济的一体化、政治文化的多元化、信息文化的增值及受众主体性的弘扬;同时,它也使人类社会人际关系淡化、传播失控等等。研究和探索这些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从媒介文化的角度来考察网络传播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新问题,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穿越”文化是当今社会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其背后不仅有着复杂的社会动因,更隐匿着极强的媒介逻辑。对于“穿越”文化的思考,不仅要和媒介的发展密切相连,更要具有“穿越”媒介的反思精神。  相似文献   

17.
谌兵 《江苏高教》2015,(2):86-88
"媒介即讯息",数字媒介正潜移默化而又快速深刻地重构着大学课堂文化:突破封闭的课堂文化交互空间,将其拓展至无远弗届;解构课堂教学着力培养的逻辑、线性和理性思维方式,促使学生思想呈现出碎片化、非线性和无深度特征;裹挟学生向教师和课本的权威与中心地位发起挑战,建构自由、开放和多元的课堂文化精神。对此,我们既要坚决反对"技术决定论",又不能简单地去建立"无手机课堂",而应在与数字媒介的互动共生中去建设课堂文化。  相似文献   

18.
媒介素养是现代信息社会对人的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能够提升大学文化的品位、丰富大学文化的内涵、拓展大学文化的功能。把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大学文化建设体系是应对媒体全球化趋势给大学文化建设带来的新挑战的创新之举,也是大学文化建设不断发展的重要生长点。  相似文献   

19.
媒介文化是近年文化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它不仅突破了传统文化的范畴,也是穿凿人类经济、政治、文化和日常生活领域的轴心势力。涉及到了包括文学艺术、价值体系、制度建设在内的诸多边界,甚至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媒介文化的话语也从公共领域转向私人领域、从精英阶层转向普通大众、从社会政治经济转向日常生活、从严肃价值观念的推广和道德的教化转向审美体验甚至功能的快感。可以说,媒体文化已成为当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着人类当下的生存境遇,改变着人类的生存状态和文化形态。  相似文献   

20.
地方博物馆作为一种媒介,其媒介属性表现为弥合传播与传承的缝隙以及重组了地域、空间与时间。随着社会发展和相关建设的持续推进,地方博物馆在地方集体记忆书写、地方文化自觉提升和地方社会治理参与等领域的影响不断加强。与此同时,现实挑战也随之而来,既有建设同质化导致传播效力低下的问题也有技术与商业的大举入侵带来的文化困境。对此,有必要重返“文化现场”,重视对原生文化土壤的保护;积极融入“后喻时代”,建设参与式博物馆;重塑“人文精神”以推动地方博物馆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