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上古汉语复合词的界定问题一直是汉语史研究的难点。今文《尚书》正处于单音词向复音词演变的重要阶段。今文《尚书》中的复合词主要有五个界定标准:意义标准、结构标准、语法标准、修辞标准和文化标准,这些标准的确立和运用对汉语复合词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今文《尚书》所反映的语言类型时期应该属于上古汉语的后期,它的研究对于上古汉语复音词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就语音学构词法和句法学构词法两方面对今文《尚书》复音形容词的构词研究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沈丹蕾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7(3):31-35
今《尚书》是我国最早的政史资料汇编。它的语言诘屈聱牙,古奥难懂且多用口语,语气丰富而独具特色,今《尚书》语气传达的语法形式包括疑问代词、语气词、副词和叹词,将今《尚书》与商代甲骨、西周金和《左传》的语气传达进行比较,就可以知道,从殷商、西周至《左传》成书年代,句末语气词从少到多,使语气由早期的单纯、直露变得较为复杂、委婉。疑问代词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形成了完整的疑问代词系统,使得汉语和疑问语气早已由早期的无标志形式或疑问代词表达发展为用疑问代词和句末语气词相配合来表达。由于篇幅和记载内容特点的限制,今《尚书》中出现的叹词就可基本反映上古汉语叹词的独特面貌。 相似文献
5.
今文《尚书》中存在有数量众多的歧义结构,这些岐义结构是造成本书难读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就全面讨论了今文《尚书》的岐义结构,认为岐义结构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六:词义理解不同、谓词性成分是否名词化、是不是定语、有无省略、是宾语还是主语、是不是宾语前置等。 相似文献
6.
沈丹蕾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Z2)
今文《尚书》中共出现了十个叹词。数量之多,是上古典籍中罕见的。本文拟对这十个叹词的用法作详细的研究。文中断句与句意主要依据清·阮元刻《十三经注疏》孔安国的传,孔颖达的疏(下文简称《孔传》、《孔疏》)和宋·蔡沈的《书集传》(下文简称《蔡传》)。 相似文献
7.
今文《尚书》中否定副词的用法比甲骨文有所发展,同后世文献相比,又有所不同。通过对今文《尚书》中的5个常用否定副词作穷尽性的研究,对它们的用法进行了详尽地描写,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尚书》时期,“不”和“弗”、“勿”和“无”之间的分布无明显的对立现象;“弗”和“勿”的用法同后世有所不同,其及物动词后都以带宾语为常;“非”字用于判断句还不是最常见的用法。在汉语史发展过程中,《尚书》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王大年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6)
《尚书》研究的新突破──评《今文尚书语言研究》王大年《尚书》语言古奥,诘讪聱牙,是先秦古籍中最难通读的一种,一般研究工作者往往望而生畏,不敢问津。自先师周秉钩先生的《尚书易解》问世以来,文化湘军中研读《尚书》者日渐增多,而卓有成就者,则有钱君宗武等人... 相似文献
9.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6,(5)
《尚书》作为我国最早的政事史料汇编,是学习研究我国上古历史和古代文化的重要文献。以《尚书》单音节反义词词义为研究对象,力求为上古汉语词义研究做出有价值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萧红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1)
探讨了《洛阳伽蓝记》中除“是”字判断句以外的五种判断句式:1主语+(者)+谓语+也;2主语+副词等谓语修饰成分+谓语+也;3主语+(者)+谓语;4主语+副词等谓语修饰语+谓语;5主语+为+谓语,并与《孟子》、唐张《游仙窟》中的同类形式作比较,对《洛》继承旧有形式的情况和旧有形式的历史发展概况有一定了解,发现1、2式逐步衰落,3、4式反而呈略上升趋势,这说明旧有的形式并非一味地衰落,有时还存在局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刘丽华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3):98-99,102
广告英语作为一种应用语言,因其所具有的特殊功效,在句型方面与普通英语有着许多差异。文章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分析广告英语常用的几种句型,旨在帮助广告撰写者创造更有效的广告。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变换分析法,通过对述结式在把字句与其他相关句式之间变换合理性的分析和各自独特的表达功能的描写,揭示了必须结合结构义和句式义来把握组配成分对于句子生成的限制,从而概括总结述结式进入句式的条件。 相似文献
13.
李宗阳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27(2):137-139
现代句法学将英语一元谓语句分为非作格句和非宾格句两类,这两类句式看似相近,实则不同。通过两类句式从句法语义关系和生成推导过程两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可看出最简方案对语言中句式生成的高度概括性和解释力。 相似文献
14.
兼语句是现代汉语的一种特殊句式,对它的研究,早在王力的《中国现代语法》就已开始了,而且主要涉及到兼语句的结构特点及扩缩存废问题。本着重从兼语句的结构特征、语义特征与其他句式结构的比较中区别出这一句式的特征来。 相似文献
15.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6):101-105
在CCL语料库中检索"V不V"结构,借助黄廖本《现代汉语》8大类动词分类,对检索到的语料进行详细分析。结果发现,有7大类动词的单个动词形式可进入"V不V"结构中,其分布很不均衡;有6类动词性词组可进入该结构并存在形式上的变化;表示判断的动词在"V不V"结构中的分布最广,其次是表示能愿的动词,两者共占该结构总数的约4/5。 相似文献
16.
彭茹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0(2):55-58
从名词移位理论出发,认为NPb是后结构主语,即NPb=简单句、动结式和得字式中由动词(动词词组)或结构决定可以自由后移并再次前移的谓语的主语NP;以及动结式中由结构决定可以强制或自由后移并再次前移的补语的主语NP. 相似文献
17.
18.
从语义的角度分析了维吾尔语转移句的要素,即转移的作用者TA,转移的内容TC,转移内容的接受者TB,转移的起点TB1,转移的终点TB3,转移的途径或中转点TB2,并总结转移句的类型、句式及其规律特点。 相似文献
19.
文章考察了短时副词在事件句和非事件句,陈述句(肯定、否定)和非陈述句中的分布规律和语法功能,文章提出:短时副词几乎可以用于各种疑问句、祈使句、标题句和从属句中,不能用于惯常句中。由于受到否定句类的句法语义要求和否定词否定“辖域”的制约,短时副词并不能自由地用于否定词是“不”“没(有)”的否定句中,多数情况下短时副词是出现在否定词后面的。 相似文献
20.
苏艳飞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4):84-89
双宾语句作为一种独立句式,在壮侗语中大量存在,但综观壮侗语研究,该句式尚未见专题成果。通过对壮侗语双宾语句句型、句法特征等的探讨,来揭示壮侗语双宾语句在语序、句法、韵律等方面的一些规律,并指出一些有待深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