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勇  程前 《东南传播》2012,(12):48-51
微博在我国互联网上出现以后,关注公民社会的学者发现,微博为我国公民社会的构建找到了一个突破口。不可否认,微博的出现的确推动了我国社会的发展,但是在对公民社会的建设方面,微博起到的作用还是非常有限的,特别是我国的特定政治体制环境下,不管是从公民社会构建的制度环境还是从微博技术自身的发展层面来看,微博对推动公民社会的建设,促进社会民主化进程等方面都存在阻碍和现实困境。  相似文献   

2.
作为Web2.0技术与思想集中体现的全新产物,微博自登陆我国大陆以来发展迅速,尤其是自2009年7月大型门户网站新浪网开放微博内测以来,大陆微博迎来发展的繁盛时期;另外一方面,建构公民社会的呼唤自上世纪80年代起便在学界发出,随着中国大陆经济社会的进步,公民社会的雏形已然显现,但仍有待发展。本文试图通过对大陆微博特征和传播优势的分析,结合公民社会的内涵与基本特征,探讨微博对于公民社会建构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3.
郑婧伶 《传媒》2012,(6):73-74
微博在社会化管理中被广泛运用,公安微博改变了宣传工作对传统媒体的依赖性。该文对公安微博的功能与角色定位,以及如何运用微博推动实际工作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4.
2011年中国政务微博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务微博对于我国政府社会管理和行政运作具有重要意义,尽管我国政务微博已颇具规模,但与当下网民对各级、各地政府的信息需求相比,仍存在差距.为此对我国政务微博运作提出如下建议:重视政务微博的规范化,提升政务人员的媒介素养;提高政务微博的内容质量;提升政务微博的互动功能;重视政务微博的服务功能;加强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信息传播及沟通交流;与微博运营商充分合作,强化认证机制.  相似文献   

5.
胡艳  刘晶 《云南档案》2013,(6):17-19
本文通过对档案馆官方微博的好友关系进行分析,阐述了档案馆官方微博的运行现状,以及好友结构与档案馆功能定位的关系。最后从档案馆功能定位角度,为官方微博的好友维护提出了建议。对微博"关系"的研究也为档案馆微博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思路,为今后档案馆官方微博的维护和自身功能规划提供了有效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微博传播作为网络新闻传播的中坚力量,因其特有的传播特点对越来越多的社会公共事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选取"小悦悦事件"在微博上引起的热议为例,通过对新浪微博的样本分析,着重阐述微博在不同发展阶段对此事件关注重点的变化,以及微博对提升公民社会道德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微博在全球迅速崛起并发展迅猛,我国公共图书馆积极引进和利用微博开展服务。文章从轰动社会的"杭州图书馆微博事件"谈起,说明微博力量的强大,并分析了微博在公共图书馆中的社会效用,主要表现在:公共图书馆借力微博扩大社会影响;改善社会服务内容与方式;实现社会公众舆情监测以及打造新型参考咨询服务模式等。  相似文献   

8.
微博信息可信度分析研究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简述微博信息可信度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并对微博信息可信度分析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对微博信息可信度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指出这些研究的不足,并认为微博信息可信度分析的关键问题是微博信息特征的提取和可信度分析方法的设计;结合微博信息的特点及已有研究成果,指出微博信息可信度分析的核心技术包括自然语言处理、社会网络分析、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等;最后总结全文,对微博信息可信度分析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李小龙 《新闻知识》2012,(10):107-108,68
近年来国内微博用户群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微博在社会发展、大众传播以及个人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微博传播中"把关人"角色的缺失,微博也成了虚假信息肆意传播的平台。2011年底,北京市公布将实行微博实名制的信息,再一次将关于微博社会功能的探讨拉进人们的视野。本文将从若干微博事件入手,对匿名制和实名制下微博发挥的社会功能进行比较,探讨当下实施微博实名制将要面对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田飞  王海龙 《报刊之友》2010,(9):124-125
微博的"即时性"和"碎片化语言"是对传统博客和即时通讯的补充,本文通过对微博本身进行社会文化传统分析,微博通过自身的特点和规则构建了本身的社会文化现实,在这种文化存在的基础上,形成了微博和微博用户的身份认同,身份的构建导致了微博群体的分割。微博本身的文化环境决定了其所具有的社会意义和新闻资讯功能。  相似文献   

11.
田飞  王海龙 《今传媒》2010,18(9):124-125
微博的"即时性"和"碎片化语言"是对传统博客和即时通讯的补充,本文通过对微博本身进行社会文化传统分析,微博通过自身的特点和规则构建了本身的社会文化现实,在这种文化存在的基础上,形成了微博和微博用户的身份认同,身份的构建导致了微博群体的分割。微博本身的文化环境决定了其所具有的社会意义和新闻资讯功能。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微博作为一个交互式的社交平台,出现了井喷式发展,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媒介的使用等方面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尝试通过对微博内容进行分类描述与分析,挖掘微博的各种价值及社会功用。  相似文献   

13.
笔者首先简单介绍微博的起源以及特点,然后通过分析得出微博传播力对当代社会的各个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应当有效利用、正确引导微博的发展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4.
在web2.0时代,微博作为一个新兴的媒体,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发展迅速。文章认为,微博的发展对人类社会具有两面性,要利用好微博的优势同时加强微博监管,减少对社会的不利影响,让这个新兴的传播平台更好的为社会服务,传递更多的信息,给传播、广告、营销等带来更多的好处。  相似文献   

15.
数字时代背景下,微博,以其方便、快捷、简练的特点成为群体传播的重要渠道,而微博中的影像构建,也因其鲜活而充满冲击力的图像力量,在因微博而起的社会参与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试图通过对一组相关典型案例的个案解析,通过层次化、逻辑化的梳理在说明微博强大社会传播能力的同时,提出微博影像传播现状中存在的问题,以期提供有益思考并为微博更好的发展提供相关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6.
微博的勃兴为微博"粉丝"的发展创造了平台,微博"粉丝"与传统"粉丝"有着相当程度的一致性,也有自身松散无组织、稳定性不足等特点。本文在分析微博"粉丝"主体特征的基础上,认为其形成的内在机制是"粉丝"自身对微博的使用与满足,以及社会互动的心理基础的影响。微博"粉丝"借助微博实现利益与情感的表达诉求,有助于实现社会文化的多元发展,但是其存在的攻击性引发的微博暴力同样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罗文伯 《今传媒》2013,(2):108-109
微博自诞生之日起到现在仍然方兴未艾,作为一种自媒体在舆论的大环境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微博这种新媒体的产生给社会网络分析带来了新的平台,国内外学者也对此进行了诸多研究。本文以社会网络分析为视角,对近年来学者对微博这种新媒体的研究分别以关系群体和微博应用功能为导向作出综述。以此为基础,探讨未来社会网络视角下微博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社会网络视角来研究微博媒体,通过构建微博社会网络与现实社会网络的融合模型,并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进一步分析基于模型的微博社会网络对现实社会网络在社会网络联结、结构洞、社会资本积累、社会网络信息传递等方面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出了虚拟社会网络与现实社会网络的融合模型。  相似文献   

19.
玄玉 《今传媒》2012,(12):56-57
随着信息时代的深入发展,微博的影响在不断地扩大,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大学生的思想既受到微博的影响,也通过微博影响着社会,大学生微博道德失范现象一旦产生会对社会产生诸多不利的影响,我们必须重视这一现象,并且要着手解决此问题。  相似文献   

20.
郑慧 《新闻世界》2013,(8):178-180
自媒体时代,记者从微博获取新闻源、发布新闻,并通过微博原创或转发新闻。本文从微博用户数据、典型个例、记者微博的专业优势等方面展开分析,重点阐述了记者微博的社会责任问题,以期更多记者微博的规范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