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学记》有言:"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夸美纽斯也认为:"学生不仅可以从教师那里获得知识,而且还可以通过别的学生获取知识";在《课程标准》中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越来越多的物理教师在教学中设计并运用这一教学策略.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师生交流、生生互动为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它把教学建立在更广阔的交流背景之上.合作学习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而  相似文献   

2.
合作学习更多的是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的,小组成员的搭配质量直接影响合作学习的效果。因此,学生的能力水平、人格品质、语言技能等,这些都要加以考虑。合作小组不宜随机分组,可把各种能力水平的同学混合分组。例如:一位语言表达能力强但其他能力一般的学生;一位合群、性格开朗但能力一般的学生;一位害羞、不善交际但能力中上的学生,他们三个人共同组成一个合作学习小组。在一个刚刚建立的合作小组中,教师可以作为一名合作参与讨论、学习。  相似文献   

3.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又称为“小组学习”、“团队学习”,是指教师将班上学生进行分组,以组为活动单位.各组在教师指导下对学习的内容进行讨论,教师对讨论巾的难题进行指导,从而使学生高效、快速、自主地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教学形式。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合作学习”它不仅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意识。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下面笔者结合职业中学英语教学来淡谈对“合作学习”的体会。  相似文献   

4.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作为新课改所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现在,很多语文教师,  相似文献   

5.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数学新课程标准》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一种社会性的学习方式,是以学生分组讨论为基础,通过相互质疑、争论、相互合作,最终达成共识形成新知的过程.合作学习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建立起长久的学习内趋机制,是引导学生从被动的表层式学习向主动深层式学习的有效途径.随着新课程的逐步深入,合作学习在中小学数学课堂上“大放异彩”,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教学中设计并运用这一教学策略.但部分教师视合作学习为时尚,盲目从众,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内容不切实际,步入教学误区.[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合作学习已成为中小学课堂的一大“亮点”.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教学中设计并运用这一教学策略.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师生交流、生生互动为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它把教学建立在了更加广阔的交流背景之上.合作学习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而且能增进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真正让每个学生在数学上都有不同的发展.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黄芳 《甘肃教育》2005,(1):86-87
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力求在课堂中通过合作学习这一环节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各抒己见,取长补短,促进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可是,在我们低年级的课堂中,常会见到这样一幕:当老师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学生有的东张西望,有的趁机做小动作,有的不读给别人听,有的不听别人读,各做各的。没有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那么,如何组织低年级小组合作学习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郑继 《今日教育》2007,(11S):44-44
教师在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时.有必要关注学生合作意识、关注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的有机结合、关注小组的分工。下面以《三角形的面积》的一个教学片断为例,说一说是怎样组织合作学习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合作学习通过营造宽松、和谐、自由的学习环境,尽可能使每一位学生学习自主性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张扬,确实能起到课堂教学效率的作用。但是,纵观现状,不少教师在运用“合作学习”方式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尝试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合作学习是新课改以来极为推崇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相对于传统的学习方式确实有新颖、独到之处。从学习习惯上,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激发交流欲望,因为这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从教育理念上看,它承认学生是可互相为师的,“兵教兵”有时可能比“将教兵”的效果更好一些。它可以促进个体与群体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1.
所谓合作学习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逐渐被采用,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张扬个性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使学生感到学习有信心;也有助于囚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位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如何进行“合作学习”笔者谈儿点粗浅的认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合作学习”是改革课堂教学,贯彻新教学理念的重要手段之一。它不但能提高教学效率,将带来深远的教育效益。这越来越成为一线教师的共识。但课堂“合作学习”出现的不同程度的“乱哄哄”现象也在困扰着许多老师。这种“乱哄哄”现象具体表现为:讲话、争论声音大,下位走动,无序提问等。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更容易出现“混乱”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因此,对小组合作学习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而,“小组合作学习”这一课题被我们广大教育者研究和探索,并在课堂教学中尝试、运用。作为一线教师的我,对“小组合作学习”这一课题也颇感兴趣,并不断尝试,虽也走了不少弯路,但也有一些体会,与大家共勉。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而,“小组合作学习”这一课题被我们广大教育者研究和探索,并在课堂教学中尝试、运用。作为一线教师的我,对“小组合作学习”这一课题也颇感兴趣,并不断尝试,虽也走了不少弯路,但也有一些体会,与大家共勉。  相似文献   

16.
【主题】有效“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案例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对教学模式的不断探索,“小组合作学习”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  相似文献   

17.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合作学习”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为广大教师所倡导和运用,但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却出现了诸多“不良症状”。重形式轻内容[症状]在一些课堂上,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境头:课桌拼起来,学生围坐成马蹄形或圆形(大多数学生是侧着  相似文献   

18.
走进课堂,无论什么样的课,教师或多或少都会采用分组的方式让学生讨论、合作。讨论时学生各抒己见,有的高谈阔论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有的小组则将任务推来推去,有的搭上便车干脆“随大流”,没有经过认真思考,讨论结束后教师让学生发言后活动就此结束。从表面看,课堂气氛很是活跃,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却不敢恭维,任务的解决很多以不深不透而告终。  相似文献   

19.
汤林 《现代教学》2010,(7):141-142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各因素之间的互动,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它是在教师主导下,群体研讨,协作交流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可以提高单位时间内学生学习、交往、表达的频度与效率,优势互补,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学生交际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合作式”学习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和课程的学习任务把班级的同学划分成若干小组,小组的成员通过师生、生生合作,有组织地进行自学、讨论、交流和操作等形式,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小组学习以其在教育的广泛性、充分性和个体性等方面的优势,成为美术教学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