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北地区制造业集聚及其对区域经济的增长效应——以甘肃省为例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甘肃省2000~2006年制造业①中20个行业的时间序列数据,对甘肃省制造业集聚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西北地区20个制造业行业中多数行业发展对集聚度的变动高度敏感,以重工业最为显著。同时,部分行业的集聚度明显偏低,严重阻碍了该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何颖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3,(3):117-118
大学城高校图书馆联盟可以将更多的资源,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进行整合。通过对长安大学城内各图书馆的特点分析,提出了建立长安大学城图书馆联盟的可行性以及大学城高校图书馆联盟建设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比较Segal模型和新模型,实证分析了城市集聚效应因素与内蒙古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扩展模型分析了城市集聚效应和区域集聚效应的差异。结果表明:劳动力规模每翻一番,生产率就提高约7.74%;内蒙古的城市集聚效应不如其区域集聚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4.
航空航天设备制造业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带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揭示其集聚发展的规律对于引导其健康快速成长并带动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运用EG指数等集聚指标测度中国航空航天设备制造业1996年到2014年的产业集聚水平,实证分析产业集聚对产业产出和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及其集聚度变动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航空航天设备制造业的集聚水平呈“W”型趋势,其集聚度对产业产出和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都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是产业集聚下降的主要原因,FDI与行业技术密集度的提升对产业集聚度的上升有显著作用,企业进出壁垒下降是地区集聚上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从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到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再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体现了我国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重要转变.运用集聚经济理论,以欠发达地区甘肃省为例,分析了其产业集聚效应及其变化.最后,就欠发达地区如何通过产业集聚,形成具有持续竞争力的特色产业群落,推动欠发达地区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以及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问题提出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我国科技人才的集聚规模不断扩大,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也在逐渐深入。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技人才集聚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科技人才集聚开始出现一些负面效应,如科技人才集聚过程中的人才冲突、人才集聚陷阱等。因此,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人才集聚规模的不断扩大,有必要对国内外科技人才集聚模式和机理进行梳理和对比研究,找出其规律,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提升的空间外溢效应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对广东省的产业发展和金融聚集的空间效应进行分析与实证。选取指数首先确定2003–2012年十年间广东省产业结构和金融聚集是否存在空间相关性,而后运用散点图分析描述广东省21个各地级市的金融聚集与产业结构的空间相关关系,实证结果显示,以珠三角为主的金融集聚程度高的地区对周边地区的产业结构有明显的空间外溢效应。为进一步弄清金融集聚对第二、三产业的不同溢出效应,运用模型进行检验,结果显示:金融集聚对于第三产业的推动作用大于对第二产业的推动作用,且第三产业的空间外溢效应要大于第二产业的空间外溢效应。同时,金融集聚和信息化的结合更有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9.
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性作用。本文分析了辽宁省盘锦市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成因,并进一步提出解决对策,从而为其他地区经济发展实践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0.
发展需要人才,实现跨越式发展更需要科技创新型人才的支撑。福建省将各方面力量汇聚到加快建设人才强省的行动中,推进闽台科技人才交流互动,增强海峡两岸科技创新型人才区域集聚效应,进一步开创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11.
科技人力资源区域集聚效应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影响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要素的分析,构建了基于科技人力资源区域集聚指数的知识生产模型,提出科技人力资源区域集聚效应可以利用单位经费投入产出来度量,并通过近四年的数据分析了不同区域的科技人力资源的集聚效应。 相似文献
12.
13.
14.
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大中城市辐射效应,在测算大中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采用调节效应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研究专业化、多样化集聚外部性和基础设施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专业化集聚与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U形的非线性关系,多样化集聚与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呈正向线性关系;基础设施会强化专业化集聚的U形影响和多样化集聚的正向影响;专业化和多样化集聚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以基础设施为门槛的双重门槛效应,影响趋势随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呈现负向作用逐渐减弱以及由负转正和正向作用逐渐增强的效果,且分别进行区域和城市规模异质性分析发现,在不同区域和城市规模之间专业化、多样化集聚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存在显著差异。政府在积极释放和扩大集聚外部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需要综合考虑城市产业发展优势和定位以及资源承载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充分发挥集聚外部性和基础设施的关联效应,助力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产业集聚外部性出发结合产业发展周期理论,借助2008-2015年73个PM2.5重点监测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产业集聚对雾霾污染的门槛效应,研究发现:(1)产业集聚对雾霾污染具有显著双重门槛效应,当产业集聚水平位于第一、第三区间时,产业集聚具有显著正外部性;当产业集聚水平位于第二门槛区间时,产业集聚对雾霾污染表现为正向影响,但并不显著。(2)环境规制力度与雾霾污染显著负相关。进而提出注重产业集聚动态演进变化,动态调整产业集聚水平;制定严苛环境规制政策,引导产业绿色转型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17.
18.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升级的速度不断加快,各类人才频繁流动呈现集聚态势,集聚效应日益突显.在回顾已有文献资料基础上,利用江苏的1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科技人才集聚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溢出效应,并提出了相关结论建议. 相似文献
19.
要素集聚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绩效的黑箱解构———基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门槛效应分析 《科学学研究》2021,39(11):1960-1969
本文剖析基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素集聚对高新技术产业绩效的影响机制黑箱,构建门槛效应模型,收集2004-2018年我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高新技术产业的要素集聚、创新绩效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数据,测度并比较不同要素集聚效应大小。运用Arcgis软件对其进行空间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1)要素集聚对高新技术产业绩效存在正向边际递减影响。(2)相对于研发人员,研发资金的集聚效应更大。(3)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正向调节创新要素集聚对高新技术产业绩效的提升作用,且其调节效应边际递增。(4)创新要素集聚及经济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地区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研发资金集聚度低等水平地区较多。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绩效的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自由资本模型的理论框架基础上,构建了包含金融结构的空间经济学模型,推导出金融结构最优时产业集聚状态亦最佳,进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等结论。随之采用2005-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从全国层面和四大区域的视角实证分析了金融结构、产业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第一,证明了金融结构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正的相关关系,但是当分区域看,发现了东部地区金融结构与该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负的相关关系;第二,就全国范围内而言,金融结构对多样化产业集聚与专业化产业集聚的作用存在差异性。第三,就全国整体层面上,金融结构指标未超过0.7366时,产业专业化集聚对经济发展质量的作用较大,当越过门槛值0.7366时,产业专业化集聚对经济发展质量的作用将会有所衰减。文章的扩展性分析也基本支撑了前述相应结论。最后指出合理调整金融结构、加强多样化产业集聚治理、进一步提高专业化产业集聚水平及积极探索金融结构调整与产业集聚互动机制等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