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刘扬林 《大众科技》2009,(7):103-104,60
光催化应用于环境污染物的治理已经成为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半导体TiO2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光催化材料,可将许多有机物完全降解为CO2和H2O,且成本低廉,不造成二次污染,使其在废水处理、空气净化、杀菌以及自清洁和太阳能转化等方面有着十分诱人的前景。文章分析了纳米TiO2薄膜的自清洁和光诱导亲水性原理,探讨了纳米TiO2薄膜自清洁性能的影响因素和改善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钛酸丁酯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2粉末。利用X射线衍射谱、拉曼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分别研究了Ce/TiO2粉末的微结构、形貌与紫外光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e的掺杂抑制了TiO2的相变,同时发现Ce掺杂量为0.3%、煅烧温度为675k时制备的锐钛矿型Ce/TiO2粉末对甲基橙的紫外光光催化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3.
以钛酸丁酯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2粉末。利用X射线衍射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分别研完了焙烧温度对TiO2粉末的微结构、形貌与紫外光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TiO2粉末发生了锐钛矿到金红石结构的相变。相变温度大约在625K-675K,且等轴状颗粒的尺寸逐渐增加。同时发现锐铁矿结构的TiO2粉末对甲基橙的紫外光光催化活性最高,而无定形及金红石结构的粉末不利于粉末的紫外光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稀土元素(La3+、Ce3+)掺杂TiO2光催化剂,利用XRD、SEM、EDS、IR 进行表征,并以亚甲基蓝为光降解反应对象,进行光催化降解实验,考察了掺杂稀土元素对TiO2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a3+和Ce3+掺杂TiO2使得光催化剂的活性提高;煅烧温度为400℃时,掺杂La3+和Ce3+的TiO2光催化活性分别最佳,最佳掺杂量分别为1.0%和1.5%;0.5h光照后,二者降解率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化工行业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的衣、食、住、行都与化工行业产生千丝万缕的关系。本文先简单分析了PT/TiO2复合粒子,然后从材料制备、试验、结果分析三个方面重点探讨了PT/TiO2复合粒子在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中的性能。  相似文献   

6.
成果简介:一种制备氮、铋共掺杂TiO2薄膜的方法,本发明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氮、铋共掺杂TiO2溶胶,再采用浸渍提拉法在基片上制得一定厚度的预制膜,预制膜在一定温度焙烧后得到氮、铋共掺杂TiO2薄膜。本发明具有工艺独特、操作方便,掺杂元素易控制,性能可调控的特点。通过掺杂金属三价离子铋和非金属负三价元素氮,掺杂  相似文献   

7.
以钛酸丁酯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2粉末.利用X射线衍射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紫外 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分别研究了焙烧温度对TiO2粉末的微结构、形貌与紫外光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TiO2粉末发生了锐钛矿到金红石结构的相变,相变温度大约在623 K-673 K.且等轴状颗粒的尺寸逐新增加.同时发现锐钛矿结构的TiO2粉末对甲基橙的紫外光光催化活性最高,而无定形及金红石结构的粉末不利于粉末的紫外光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8.
微乳液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及其光催化降解苯酚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以TiCl4为原料,在CTAB/正丁醇/环己烷/水组成的微乳液体系中制备了纳米TiO2粉末。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光衍射仪等对粉体的粒径、物相、形貌和热稳定性等进行了表征。通过粉体对苯酚的降解情况对其光催化活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TiO2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TiO2的表面敏化及利用TiO2掺杂改性从而提高TiO2光催化的活性.  相似文献   

10.
张一兵 《科技通报》2011,27(6):833-836
以TiCl3溶液为原料,用水解法在玻璃基板上制备了TiO2,采用SEM和XRD技术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影响产物形成的因素.结果表明:生成的TiO2晶体为金红石型.生成的TiO2微米球直径为2-3 μm,它由TiO2纳米棒自组装而成.生成的TiO2薄膜均匀、致密,厚1~2 μm,它由TiO2纳米棒阵列而成.TiO2纳...  相似文献   

11.
纳米TiO_2对染料敏化纳米薄膜太阳电池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染料敏化纳米薄膜太阳电池中 ,纳米TiO2 是重要的组成物质之一 .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纳米TiO2 的过程中 ,为了控制纳米TiO2 的大小及晶型采用了一系列方法 .主要介绍热处理方法及实验结果 .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 ,纳米TiO2 的晶粒度随着长大 .而且当水解pH~1 ,热处理温度达到 2 70℃时就已经有 43 %的金红石相纳米TiO2 出现 .通过计算发现 ,其中金红石相纳米TiO2 比锐钛矿相纳米TiO2 的晶粒度大得多 .将制备的纳米TiO2 应用于染料电池 ,通过太阳电池的测试实验证实 ,合适的热处理温度可得到较好的光电转换效率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将以TiO2光催化材料为主要研究对象,以TiO2光催化材料的相关概述作为研究基础,通过分析TiO2光催化材料的反应机理、具体改性以及固定化特性,分别从TiO2光催化材料处理有机污染物、水微污染物、无机污染物等角度出发,着重分析研究TiO2光催化材料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在光催化领域扮演重要角色的TiO2的制备方法很多。本文对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粉体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浅析。本文采用单一变量发法对反应物浓度、应物的量及乙醇分相剂的加入等因素进行实验,得出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粉体与反应物浓度、分相剂的加入等因素有关,与反应物的量等因素无关。对制备TiO2粉体工艺的优化有利于制备催化性好的TiO2。  相似文献   

14.
概述了一维纳米TiO2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对比分析了几种结构的一维纳米TiO2的制备技术及形成机理,评述了近年来一维纳米TiO2在各个方面的应用,尤其是在污染控制领域中应用特点,讨论了目前一维纳米TiO2的制备及应用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综述近年来有关以TiO2在可见光照射下对污染物进行光催化降解作用的研究进展,阐述了TiO2的光催化机制和提高光催化能力的途径,扼要介绍了近年来TiO2光催化反应的研究进展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纳米TiO2对染料敏化纳米薄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染料敏化纳米薄膜太阳电池中,纳米TiO2是重要的组成物质之一.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TiO2的过程中,为了控制纳米TiO2的大小及晶型采用了一系列方法.主要介绍热处理方法及实验结果.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纳米TiO2的晶粒度随着长大.而且当水解pH~ 1,热处理温度达到270℃时就已经有43%的金红石相纳米TiO2出现.通过计算发现,其中金红石相纳米TiO2比锐钛矿相纳米TiO2的晶粒度大得多.将制备的纳米TiO2应用于染料电池,通过太阳电池的测试实验证实,合适的热处理温度可得到较好的光电转换效率.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国内TiO2光催化技术的知识产权现状,掌握专业领域的发展动向,预见其技术市场的发展趋势,对截止到2012年的TiO2光催化技术的国内专利文献进行检索统计,并从专利申请量、时间地区分布、申请人、专利技术构成等角度剖析了国内TiO2光催化技术的技术状况.建议国内企业充分依托科研机构,开展TiO2光催化技术产业化的研究,扩大其应用领域,发展具备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TiO2光催化技术布局.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讲述了TiO2的一些常用制备方法。致力于提高纳米TiO2的光催化活性、揭示掺杂改性的作用机理。针对目前光催化技术应用中存在的诸如TiO2光催化量子效率低、吸收利用波长范围有限等问题,使用过渡金属离子和稀土元素通过湿溶液浸渍法对纳米TiO2进行了掺杂改性研究,采用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测试手段对各种改性纳米TiO2进行物性表征。通过掺杂离子降解溶液中的染料罗丹明B的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1):I0010-I0010
据国外媒体报道,一支国际天文学家小组利用位于美国和法国的射电望远镜,在“大犬座VY”恒星所在的区域发现了氧化钛(TiO)和二氧化钛(TiO2)。这是研究小组第一次在射电波段观测到TiO和TiO2。实际上,这是首次在太空中发现钛的氧化物。  相似文献   

20.
纳米流体脉动热管的性能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脉动热管的可视化实验台,对以体积分数为1%的TiO2/H2O和CuO/H2O纳米流体及基流体为工质,55%充液率的脉动热管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工质静止时,纳米颗粒在脉动热管中会发生沉淀,但工质的运动能够使沉淀纳米颗粒再次悬浮,随着温度的升高,纳米颗粒悬浮性稳定减弱;与基流体工质相比,纳米流体脉动热管的最小启动功率低,启动时间较短,工作温度低,传热热阻小,温度波动振幅小、频率高;纳米流体能大幅提高脉动热管的传热性能,工作温度为110℃时,蒸馏水、TiO2/H2O及CuO/H2O脉动热管的传热热阻分别为0.23℃/W,0.11℃/W和0.13℃/W;两种纳米流体脉动热管的传热性能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